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青山不老樹為本,綠水長流林是源。人受傷時,人會流淚,會有他人去照顧,樹受傷的時候,有誰會去保護?人類是離不開森林的,森林更需要人類的保護,而且森林回報給人類的禮物將遠遠大于人類輕而易舉的貢獻。
關鍵詞:保護;森林資源;思考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識碼:A
建設節約型社會,打造低碳生活,對于林業來說,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要保護好現有的森林資源。雖然我國森林資源總量豐富,但仍是一個貧林國家。開荒毀林、亂砍濫伐的現象屢見不鮮,人類自私的需求欲,破壞的不僅是寶貴的森林資源,更是人類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過度掠奪森林資源,會帶來全球性氣候的威脅、土地沙漠化問題、洪澇災害,而且珍稀的野生動植物也會失去他們僅有的家園。所以,森林資源問題不容小視,保護森林資源,已成為無論國籍、無論地區的每一個人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1 保護森林資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植樹造林,是我們一直以來所傳揚的口號,森林、自然,也是我們一直所向往的綠色家園。所以,造林、護林成為了我國保護森林資源工作的首要任務,但是,在工作的進行中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會存在著一些問題與阻礙。以下是在保護森林資源工作中存在的幾點主要問題。
1.1 造林質量差
造林,不僅僅是挖坑、栽樹苗那么簡單的體力勞動,有很多人都只看重了形式,投入的時間和勞力不少,取得的效果卻不差強人意。產生的原因大多是缺少科學造林的意識,不注重選種、檢查驗收、撫育的過程,受到人類和動物的破壞,造成''植林不出林、在樹不見樹,樹苗成活率低、造林質量差的現象。
1.2 亂砍濫伐
近年來,人類為了個人、單位、當前的經濟利益,不惜亂砍濫伐、破壞植被,這樣的現象屢禁不止。尤其是在偏遠山村,一些村干部法律意識薄弱,帶頭破壞森林資源,為了一己之利,將以后產生危害的影響拋之腦后,毀林開墾、亂占林地、偷砍濫伐、亂采濫挖,漸漸的,我國的森林資源越來越少,越來越珍貴起來。
1.3 火災和病蟲害危害嚴重
危害森林資源最強大的殺手應非火災莫屬,森林火災的發生可謂是防不勝防,有可能是人為火,也有可能是天然火,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火勢兇猛,涉及面積大,撲救起來非常困難。另外,我國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還沒有做到位,森林病蟲害繁殖快、種類多、分布廣,再加上有關部門在監測、預報和防治上的技術落后,危害十分嚴重。
1.4 森林經營水平低
科學的經營管理,林木的生長率才能夠提高,管林要明顯高于造林,反之,森林資源則會增長緩慢。我國森林普遍經營水平偏低,致使造林難以成林,森林只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雖然植樹的數量多,造林面積大,但森林覆蓋率增長卻甚微。
2 保護森林資源工作的方法與建議
2.1 抓好森林防護工作
森林防護工作在保護森林資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火災、病蟲害等不可抗拒的森林災害,只有通過全面、認真的防護措施才能保證森林資源不會急劇的下降。林業有關負責人要加強對森防工作的指揮,要全面實行林防責任制,提前做好森林防護安全措施方案,強化工作安排部署情況,尤其是在節假日,更要提高警惕,防護基礎設施、工具要配備齊全,加大監控力度,制定晝夜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同時還要加強護林人員專業技術培養,調動職工工作的積極性,通過學習與指導,明確崗位的責任,隨時待命、隨時巡查,對排查出的森林隱患及時整改落實。為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生態安全,各級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視森林防護工作,采取隨機抽查、跟蹤訪問等方式,避免大的森林災害發生。
2.2 加強工作管理制度
三分造,七分管。造林再多,若管理制度不到位,植被的覆蓋率也不會加快的。封山植樹、退耕還林的同時要多加進行管理工作,管理制度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才能使森林資源保質保量。林業建設人員應認真編制森林資源規劃方案,既要長遠規劃,又要滿足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充分考慮各級財政的承受能力,要分階段、分年度的實施計劃,制定森林采伐數量標準,加強采伐許可證的管理,使保護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2.3 加大對森林產業的資金投入
森林產業是一項具有社會性質的公益事業,是一項全民行動、人與自然互助的義務事業。加大對森林產業的資金投入,就是要以營林為基礎,加快對森林資源的培育與恢復。在財政、銀行、稅收、群眾中籌集資金,投入到護林道路、交通工具、培植工具、護林監測設備等的基礎設施設備中去,改善護林造林的工作環境,解決基礎設施落后、林業工具不足等問題。考慮到森林產業具有投資周期長、收益慢的特點,國家還要爭取擴大生態公益林的補償范圍,保證林業可靠穩定的資金來源,制定優惠的政策,提高補償標準,鼓勵個人和單位做好保護森林資源的工作,調動人們造林護林的積極性,獎罰分明,力求種活一片林子,帶富一方人民。
2.4 健全林業法制,依法治林
法律,是除惡揚善的有力武器。那些濫砍濫伐、亂排亂放、毀林開荒和亂占林地、耕地、綠地等,使保護森林資源受到威脅的案例都應該受到嚴厲懲治。最近幾年,出臺了許多有關保護森林的法律法規,切實有效的對森林資源進行的防護。依法治林,是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有效保證。用法律的令牌,切實改善生態環境,制定生態建設的發展目標,堅定造林護林觀念,建設和完善林業機構,認真貫徹落實林業政策法規,嚴格依法行政,執法守法,以治標治本的原則,依法維護森林資源安全和林業發展穩定,讓森林資源在法律的屏障下逐漸龐大起來。
3 積極宣傳保護森林資源
隨著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媒體宣傳的力量越來越強大,通過電視、廣播、網站、報紙、標語口號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高舉封山植樹,退耕還林的旗幟,大造輿論,使這項建設家喻戶曉,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增強全民的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體會到林業建設對改善生態環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保護森林資源,是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