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廣東深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生態學時間:瀏覽:

  “兩條河變化很大,繼續向好!”日前,生態環境部負責人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19年9月廣東省練江和茅洲河水質情況報告上點贊。

  監測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月,練江、茅洲河干流綜合污染指數分別下降33.5%、37.2%。

生態環境論文

  就在去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廣東期間,該負責人曾親臨練江河畔目睹河水的“黑臭”。如今練江整治取得積極成效。走進練江流域,處處可見環境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的景象。截至今年9月,汕頭10座新建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潮南、潮陽兩區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主體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約8成。揭陽市普寧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污水處理廠(6萬噸/日)實現通水調試,正式運行后將有效解決園區內66家紡織印染企業的生產生活廢水問題。

  從污染“典型”到治污“典范”,兩條河整治是廣東奮力治污攻堅的生動寫照。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同志視察廣東時指出,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深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近一年來,廣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對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把污染防治攻堅戰納入省委“1+1+9”工作部署,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分別擔任第一總指揮和總指揮的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強力推進治污攻堅和生態文明建設,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前三季度,廣東GDP超7.7萬億元;與此同時,全省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大江大河干流水質良好,空氣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

  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力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經濟要增長,環境要改善,生態環境保護何去何從?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如何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年來,廣東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綠色發展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為契機,以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為引領,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省生態環境廳積極配合生態環境部,加緊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標世界一流灣區,努力建設生態環境優美的粵港澳大灣區。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立特事特辦工作機制,充分下放行政審批事權,推進深圳“無廢城市”試點建設。根據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韶關、梅州、清遠、河源、云浮5市確定為北部生態發展區,以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為首要任務。省生態環境廳主動對接做好服務,成立工作專班小組,推進地方生態環境保護,助推綠色發展。

  編制全省生態保護紅線“一張圖”,構筑廣東綠色發展“保護網”。與此同時,全面開展“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編制工作,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建設,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確保省、市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和新興產業項目順利落地建設,實現經濟環境協調發展。

  同飲一江水,共護一江清。一年來,廣東依托“9+2”泛珠三角以及粵港、粵澳聯席會議工作機制,進一步深化同香港、澳門生態環保合作,加強同臨近省份開展污染聯防聯治協作,推動區域污染聯防聯治取得新成效。廣東與廣西、福建、江西等省(區)繼續有效推進跨界河流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實施。目前,廣東省已向上述省(區)撥付跨省流域生態補償資金近10億元,入粵河流跨省界斷面水質持續改善。

  啃下“硬骨頭”: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我小時候還在這條涌里游泳,現在看到河涌重見天日,心情很激動。”廣州天河區珠村公司黨總支書記潘偉坤興奮地說。有著“中國乞巧第一村”之稱的珠村,近日將已經被水泥路面覆蓋20年的深涌中支涌,重新揭蓋復涌。經過截污等綜合整治,珠村再現20多年前嶺南水鄉神韻,讓村民們感受到濃濃的鄉愁和滿滿的獲得感。

  飛槳逐浪,龍舟如箭。今年6月,深圳寶安茅洲河龍舟邀請賽在燕羅街道茅洲河燕羅濕地公園段舉行。“沒想到水這么干凈,河邊這么漂亮。”茅洲河干凈的河水、河畔燕羅濕地公園優美的景色,贏得現場2400多名觀眾的嘖嘖稱贊。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廣東大江大河干流水質優良,但流經城市內河涌及部分城市跨界河流污染較重。面對問題與短板,一年來廣東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基本民生觀,迎難而上、埋頭苦干,以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為目標,以掛圖作戰、系統治水為手段,聚力聚焦水污染防治攻堅。

  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向全省發出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的“一號令”,并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分別牽頭督辦茅洲河、練江這兩個最硬的“骨頭”。省生態環境廳采取“一市一策一專班”精準督導服務,并定期召開茅洲河、廣佛跨界河流、淡水河流域污染整治工作現場協調會。各地協同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散亂污企業整治等工作,全力推進國考斷面達標攻堅。今年1-9月,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為74.6%,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比例為7%,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全省劣V類斷面由9個下降到5個。全省入海河流劣Ⅴ類斷面比例為7.0%,同比下降4.2個百分點。

  群眾的“水缸子”也越來越安全。全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清理整治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問題。目前完成18個地級以上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劃定,清理整治464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供水格局進一步優化。

  碧水之上,廣東的藍天也越來越美。今年1-9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僅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是實施空氣環境質量新標準以來同期最好水平。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比較全國其他區域,在全省空氣質量自2015連續四年整體達標基礎上,廣東藍天保衛戰可謂提前邁入低位減排、深水攻堅階段。哪怕減少1微克/立方米PM2.5,也要付出比當初、比別地多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努力。而且專家指出,廣東全年氣溫較高、日照較長,臭氧污染在這里更易發生。

  一年來,廣東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大力壓減燃煤,加強施工工地和運輸揚塵管理。各地在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中不僅要控制PM2.5,還要推進臭氧協同控制。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省推進重點地區、重點行業VOCs累計減排10.67萬噸。“廣東大氣治理是全國的標桿,要擔負引領中國空氣質量改善的歷史使命。”10月17日召開的第二屆粵港澳生態環境高端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遠航對廣東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充滿信心。

  “我們支持!”7月28日,在韶關樂昌循環經濟環保園(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動工儀式上,項目所在的樂城街道下西村村民現場見證并紛紛表示支持。短短5個月,韶關兩個垃圾焚燒項目完成所有選址、審批等流程順利動工建設,為廣東固廢污染防治又補上一塊短板。停滯多年、去年底開工的茂名市循環經濟示范中心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預計明年6月建成試運行。目前,全省49個固廢和危廢處理重點項目中40個已建成或開工建設,危險廢物焚燒、填埋等無害化處置能力新增加18.59萬噸/年。

  提升環境治理能力:

  建設“法治環保”“數字環保”“全民環保”

  “無人機飛低些,找找有沒有垃圾和排污口。”今年8月,在揭陽普寧市南切圍溝,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執法人員組織廣東電視臺記者一同暗訪。這一幕,近一年來,已經成為常態。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一年來,廣東進一步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法治環保”建設走在全國前列。今年1至9月,全省出動執法人員11.9萬人次,檢查企業6.8萬家次,處罰環境違法案件1.15萬宗,罰沒金額10.8億元。省生態環境廳被評為廣東省2019年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先進單位。通過嚴格執法、有效普法,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環境,推動企業和行業綠色發展。

  深入推進廣東“數字環保”和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顆粒物組分網等先進監測體系建設,建設全省水環境信息管理與應用集成系統,實現全省水環境信息“一張圖,一張表”。以“互聯網+監管”為重點,推動業務與信息化深度融合,集監管、監控、預警等一體等生態環境智慧云平臺初顯雛形。大力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加快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強大合力。

  推薦閱讀:環境專業有多少期刊是核心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盐津县| 上林县| 马尔康县| 弥勒县| 互助| 大新县| 宝兴县| 和平县| 无为县| 陈巴尔虎旗| 绥宁县| 延吉市| 方城县| 鹿泉市| 永寿县| 武宁县| 宜州市| 伊春市| 望江县| 临夏县| 开原市| 五华县| 浦县| 石棉县| 仙游县| 大渡口区| 姜堰市| 成安县| 惠东县| 义乌市| 睢宁县| 黔西| 类乌齐县| 财经| 清远市| 宁南县| 石台县| 太和县| 洛扎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