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對于農業氣象科學管理應用的新發展措施有哪些呢?有關現在農業技術的新方式有哪些呢?不同的農業科技管理氣象有什么影響及作用呢?文章從氣象環境對農業的種植管理上做了相應的介紹。文章選自:《干旱氣象》,《干旱氣象》Arid Meteorology(雙月刊)曾用刊名:甘肅氣象,1958年創刊,主要刊載干旱氣象及相關領域學科有一定創造性的學術論文、研究綜述、簡評,國內外干旱氣象發展動態綜合評述、學術爭鳴以及相關學術活動。具體包括:國內外重大干旱事件分析、全球及干旱區氣候變化、干旱氣象災害評估及對策研究、水文與水資源、生態與環境、農業與氣象、可再生能源開發與利用、地理信息與遙感技術的應用等。本刊還免費刊載干旱氣象研究成果、研究報道、學術活動、會議消息等。
摘要:農業主要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生產活動。光、熱、水、氣的某種組合對某項生產有利,形成有效的農業自然資源;另一種不同的組合對農業生產有害,構成農業自然災害。農業氣象學的基本任務就在于研究這些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自然災害的時空分布規律,為農業的區劃和規劃、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調節小氣候和農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務,還開展農業氣象預報和情報服務,對農業生產提供咨詢和建議,以合理利用氣候資源,規避不利氣象因素,采取適當的農業措施,促進農業豐產,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農業氣象,農業科技,農業論文發表
1 實驗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針對性
1. 1 壓縮驗證性實驗教學內容
依據實驗課程教學大綱應開設的實驗有太陽輻射的觀測、空氣溫度和土壤溫度的觀測、空氣濕度的觀測與查算、氣壓和風的觀測、蒸發和降水的觀測、農業小氣候的觀測及地面氣象觀測資料整理等。除農業小氣候的觀測以外,基本上都屬于驗證性實驗。為盡可能地壓縮驗證性實驗,給學生增加設計性與探索性實驗的機會,將實驗四、五壓縮合并為一個實驗,取消了氣壓的觀測,對風的觀測內容進行了縮減,只講小氣候觀測儀器的使用,氣象站使用的儀器只要求學生了解。資料整理中農業界限溫度起止日期的確定和積溫的求算,將原來的多種方法,如界限溫度求算中的五日滑動平均法、偏差法、日平均法等壓縮為前一種,其余由學生自學。
1. 2 注重設計性實驗教學內容
農業氣象學實驗課程的設計性實驗主要是讓學生自己根據社會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按照教師的要求自行設計方案,并組織實施,有計劃、有目的地解決這些問題。在驗證性實驗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注重增加設計性實驗內容。
1. 2. 1 增加農業氣象調查實驗
通過調查方案的設計、調查過程的組織實施、調查資料的整理、調查報告的撰寫等,使學生學會從實踐出發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1. 2. 2 增加農業氣象試驗設計
開設一部分設計性實驗,比如農田(果園、溫室、菜地)溫光因子的觀測方案設計、農業害蟲生育進程、危害期的起始溫度和積溫研究的方案設計等。結合這些方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組織實施。這樣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對通過查閱圖書資料或向專業教師咨詢等各種方式得來的多方面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設計出科學的方案。這一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又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知識,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
1. 3 增加探索性實驗教學內容
在實驗課程教學中,依據學生的專業和興趣,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探索實驗結果。在太陽光照度和日照時間的觀測中,植保專業學生對光對昆蟲的影響這一內容比較感興趣,就引導他們嘗試做一些這方面的實驗,如不同的昆蟲對光照度感受的能力及指標、同一昆蟲不同生育期對光照度的感受能力與指標等;園藝專業的學生對光與園藝植物的關系應用方面感興趣,就引導他們做通過改變光照時間的長短來控制花期的實驗,并對不同的花卉控制指標進行探索。學生通過做這些探索性實驗,并進行討論,可以總結自己實驗設計方案的優劣,既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2 實驗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2. 1 實驗教材的改革
以前實驗教材主要是驗證性實驗,而且內容與形式不利于學生自學和預習。因此,必須對實驗原理、儀器原理和儀器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驟、注意事項、數據處理方法等進行改革,做到重點突出,并在每個實驗中加入“預習思考題”和“技術關鍵”兩項內容。設置“預習思考題”是為了讓學生對此次實驗有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在實驗過程中能夠得心應手,掌握主動權。在實驗中增加“技術關鍵”是為了讓學生在實驗中掌握重點、難點,另外還設置了多種思路和問題,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拓展思路去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2. 2 實驗講授方式的改革
改革后的實驗講授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提問與討論階段,提前通知學生實驗內容,讓學生提前預習,對實驗內容、實驗過程等有初步的了解,避免學生在實驗中的盲目性,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處于主動地位。二是講授與模擬階段,根據學生的提問及學生的討論情況,在講授時只針對學生的問題及本次實驗的重點、難點進行講授,對實驗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進行簡單模擬與演示,強調技術的關鍵,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便能夠掌握整個實驗的內容與技術。通過這兩個講授過程,保證了實驗的順利進展,并能很好地降低實驗物品的損耗率。
2. 3 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
2. 3. 1 開放實驗室
讓學生自行安排實驗順序,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實驗順序,首選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并允許學生按教學計劃要求提前完成自己的實驗任務。2. 3. 2 提供知識咨詢由于增加了探索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學生在學習、實驗或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較短的實驗課堂上不能夠完全加以解決,必須在課外時間進行。這就強化了教師的咨詢作用,要求教師及時給予學生幫助,知識咨詢的內容以評判方案、提供有關的儀器或資料、解答問題為主。
2. 3. 3 組織興趣小組
結合學生的專業,向學生提出不同的實驗課題和讓學生進行調查等形式去實實在在感受農業氣象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可設實驗課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使自己的興趣得以激發,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能力得到發展,知識得到拓展,還能增強團隊意識。
3 實驗課程考核方法改革的督促性
實驗考核主要從學生預習、實驗的操作過程、實驗態度、實驗報告等幾方面綜合評定。其中,預習占考核成績的30%,主要從預習與實驗課有關的理論內容、熟悉有關儀器的使用方法、查閱實驗中所用儀器的性能參數或額定值及與農作物有關的指標、能夠設計有關的觀測實驗方案、寫出預習報告等幾方面來衡量。實際操作占考核成績的50%,主要從正確使用各種常用儀器與器皿和準確讀數、按照實驗的具體要求正確操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驗并寫出實驗報告、不損壞儀器和浪費實驗材料、實驗完成后的整理情況及物歸原處等幾方面考核。實驗報告占考核成績的20%,主要從根據要求整理實驗數據繪制相應的曲線或圖表、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記錄和討論實驗中發現的問題與解決辦法、正確回答農業氣象學實驗課程中提出的問題、報告語言通順、條理清晰等方面進行考核。同時學生還可以提出提高實驗效果的改進建議,對一些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還要求附有實驗設計的方案,以培養學生科學實驗的能力和完整、準確、科學表達自己觀點和思路的方法。這樣,通過對學生實驗課程實行全程管理、全程考核,讓學生對每一個實驗、每一個環節都加以重視,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充分體現實驗考核的督促作用。
4 結語
根據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要求,省屬高等農林及農林職業技術院校的大學畢業生多數都面向農業生產基層工作第一線的實際,通過十多年來對農業氣象學理論和實驗課程教學過程每一環節的親身經歷,在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具體實施的前提下,寫出此文,以期同行們參考并懇請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