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雷電是自然界的固有現象之一,而我國因遭受雷電襲擊而造成的人員生命財產損失也是巨大的。近年來,隨著我國對于雷電襲擊的高度關注與重視,我國專家已在積極采取相應對策使雷電襲擊對于人們生活與工作的影響降到最低,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防雷技術工作時,找準工作要點。本文從氣象站防雷的概述入手,簡要分析了恩平氣象防雷技術工作要點。
關鍵詞:氣象;防雷技術;氣象防雷;氣象防雷技術
廣東省恩平市年平均暴雨日數為12.7天,屬暴雨多發區,日暴雨平均強度為95.0毫米/天。全年各月有暴雨發生,但主要集中在4至9月。從恩平市的氣象情況,我們不難看出,該地區屬于雷電襲擊多發區域。因此,對于恩平氣象局來說,如何在氣象防雷技術工作中找準要點,從而有效降低雷電襲擊對恩平的危害,是恩平氣象局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1 氣象站防雷技術工作概述
1.1 基本結構。氣象站防雷技術的基本結構主要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一是防護直擊雷,其主要關注的是直接雷在現場的實際情況,即對現場內傳感器避雷針引下線與數據線以及所有金屬設備進行觀測,由于在發生雷電襲擊時,如將引下線擊穿,就會因桿體的本身導電性使信號線被擊穿,另外在長時間風雨雷電的影響下,還會大大增加信號線被擊穿的概率,從而給安全埋下隱患。二是共用接地,由于除觀測現場的所有金屬設備以外,其他地方金屬設備同樣必須與建筑物共用可靠接地方可保證其工作正常、安全。三是防護感應雷工作,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在應用氣象防雷技術的過程中,應對雷電發生信號與防雷信號進行重點關注,同時應確保感應雷能夠安全防護,從而才能將雷電活動的相關信息準確獲得。
1.2 風控措施
1)在易爆易燃現場應具備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及應急處理事故系統,工作人員則應按規范執行工作流程,從而避免發生違章違規情況,除了要對安全防護設備進行定期檢查之外,還應對有靜電及金屬設備的區域加強檢查力度。另外,如地面連接線出現松動的部分也應處理及時。
2)在應用氣象防雷技術時,應加強應用電子信息系統的力度,并按規范操作電子信息系統,特別是在發生雷雨前與發生過程中,更應加大檢查電子設備運行情況的強度,如發生問題,則應對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2 氣象防雷技術工作投入要點研究
首先應要氣象防雷技術工作進行準確定位,應認識到在整個氣象工作中氣象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對于保護國家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性,同時對于非生產部門的氣象防雷檢測機構的定位也應給予充分的重視。目前,在氣象業務體系中,氣象防雷技術已是其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雖然我國在防雷業務建設以及規范管理工作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卻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使得部分防雷預測信息缺失或失真。因此,必須先準確定位氣象防雷工作,才能確保預測信息準確、及時地生成。另外,氣象防雷部門應作為非營利部門的直屬事業單位存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氣象防雷技術工作的準確與高效。其次就是對于氣象防雷工作的投入要點把握。
2.1 加強氣象防雷網絡建設的投入。這方面的投入往往是氣象局需要做好防雷技術工作中投入最大的部分,要使建立的社會管理網絡具備合理性,就必須全面考慮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例,保證在相關部門、氣象防雷預測工作人員以及氣象聯絡工作人員之間形成高效的氣象防雷網絡,一有雷電信息生成,就能夠通過這個高效的網絡將信息傳遞到需要的地方。
2.2 加強氣象防雷技術的規范化。氣象防雷技術工作的規范化能夠使防雷技術工作人員對氣象防雷工作基礎的規章制度進行深入了解,同時嚴格按規程來開展工作,這方面的投入對于預測氣象雷電信息的準確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只有將每個氣象防雷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提高了,才能真正確保工作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2.3 加大氣象雷電檢測預警科研投入。這項投入對于確保信息的高精度、高準確度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有精密、先進的儀器設備才能保證信息的精準性,進而有效減少雷電對于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危害,保證氣象防雷技術工作能夠穩步實施與平穩發展。
2.4 加大氣象防雷技術工作人員培養的投入。氣象防雷技術工作從本質上來說,還是需要工作人員來實施開展的,因此要合理應用氣象防雷技術,就必須由具備堅實專業知識基礎以及突出技能的人才來操作才能保證工作的高效性,對氣象防雷技術人員應進行定期知識培訓與更新。以保證氣象防雷技術工作人員的知識時時得到更新,穩步推進氣象防雷技術的發展。
3 氣象防雷技術工作發展前景分析
3.1 預測預警。由于進行氣象防雷過程中,無論是事中還是事后控制,都比不上事前對于將要發生的雷電襲擊進行合理規避,作為非常重要的事前預測技術工作,氣象防雷在日后的發展中,測報雷電襲擊技術的發展是必然趨勢。
3.2 持續改革創新。應借鑒氣象防雷技術工作以往的不足之處進行持續的改革創新,打破現有成果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推進氣象防雷技術工作的發展。避免以往的錯誤重復出現,在氣象行業實施總體規劃、分層實施、上下協同的措施,保證其不管是從縱向還是橫向上,都能夠確保信度高度統一與流通,還能夠對各方面的資源進行協調,進而真正實現高度配合與工作效率,防止出現因重復工作而導致的浪費問題。
3.3 建設理論結構。目前我國的氣象防雷技術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理論結構上,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缺失,因此在氣象防雷技術工作的發展中,必然向著更為扎實的防雷理論以及建設完善的理論結構的方向發展。在堅實理論基礎的指導之下,才能使氣象防雷技術的實踐與發展應用價值得到體現。4結語綜上所述,對于雷電襲擊頻繁的地區來說,如何穩步推進氣象防雷技術工作,是保證國家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課題。我們應在對氣象防雷技術工作給予充分重視的前提下,把握氣象防雷技術工作的要點,加大投入,使氣象防雷技術工作能夠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與功能。
參考文獻:
[1] 宗鋒,付彥兵.氣象防雷技術工作要點探討研究[J].北京農業,2012.
[2] 宗鋒,姜珊.氣象防雷技術未來發展前景研究[J].科學之友,2012.
[3] 楊恩智,王保成,李漢軍.防雷技術的探索[J].現代物理知識,1998.
[4] 陳建東.非常規防雷技術的探索[J].山東氣象,1997.
[5] 王保應.雷電事故和防雷技術[J].河南氣象,1998.
[6] 胡海洋,曾財興.加強防雷減災管理工作探討[J].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