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最近,一位來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教授在國外一家影響力頗高的期刊上發表了SCI論文。然而,這篇論文中竟然出現了ChatGPT常用的提示詞,這讓很多網友懷疑該教授是否在論文寫作中使用了AI工具,并且沒有妥善地刪除和修改相關內容。值得一提的是,這篇論文所在的期刊影響因子高達6.2以上,發表費用更是達到了236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超過了16000元。
該期刊的出版集團是愛思唯爾,它是一家在全球范圍內享有盛譽的科學和醫學信息服務機構,旗下擁有包括《柳葉刀》和《細胞》在內的2800多種學術期刊。
針對這一事件,中國地質大學的一位工作人員在3月16日回應瀟湘晨報記者時表示,他們對此事并不太了解。記者試圖通過電子郵件聯系這位教授,但截至文章發表前,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回應。通過期刊官網的檢索,我們發現這篇論文是在愛思唯爾旗下的一本名為“表面和界面”的SCI期刊上發表的,收錄在2024年3月的期刊中。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教授劉某某。
論文的開頭部分似乎使用了ChatGPT的常用提示語。不過,目前這篇論文仍然可以正常閱讀。
根據學院官網的介紹,劉教授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材料與工程學院擔任正高級教授。他的論文被署名次數達到了488次,相關論文在學術界總共被引用了1324次。自2006年9月起,他擔任材料工程教研室主任,負責教研室的日常事務、教學組織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建設。在他的現任職務期間,他為主講本科生課程4門,教學效果優秀。他還主講研究生課程2門,合講碩士研究生課程3門。他指導了33名碩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已經畢業了5屆(共118人),其中7人已經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記者還了解到,2023年8月28日,我國提交了一份學位法草案給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該草案對利用人工智能代寫學位論文等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明確指出,使用AI代寫學位論文是一種學術不端行為,如果學生被發現有此類行為,可能會被撤銷學位證書。
推薦閱讀:Sci論文修改數據會被認作學術不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