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目的了解承德市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為制定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綜合干預策略提供依據。方法采用縣鄉村分層抽樣方法,抽取5個縣區的15個鄉鎮58個居民委員會的鄉鎮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共調查鄉鎮居民1324人,男性689人(52.05%)、女性635人(47.95%)。鄉鎮居民的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為21.44%,健康知識和理念的掌握程度、日常生活方式和行為、所具備的健康知識與技能分別為40.61%、15.98%和31.82%。正確的健康觀念、傳染病防控知識與能力、慢性病防控知識與能力、安全急救常識、科學就醫和獲取健康信息能力分別為34.02%、17.50%、15.53%、26.59%、29.70%和38.18%。25~34歲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25.90%)最高(P<0.05),不同受教育狀況健康知識與能力有差異,碩士及以上受教育狀況者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50.00%)最高(P<0.05);民族、戶籍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承德市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高于全國調查(2013)平均水平,年齡結構和受教育狀況是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的重要影響因子。建議在開展健康促進縣區建設過程中,要針對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特點和影響因素開展綜合干預。
關鍵詞: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影響因子
健康知識與能力是衡量人們在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和資源方面的能力的基礎指標,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這些信息和資源以維護和增進自身健康水平[1-2]。健康知識與能力影響到個人的健康水平[3]。近年來,隨著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展了健康知識與能力項目研究,但每個地區經濟、文化水平存在差異,各地健康知識與能力現狀及問題各有特點。承德處于河北省最北部,燕山山脈腹地,位于華北和內蒙古與東北的連接過渡地帶,經濟欠發達,屬滿、蒙、回、漢等多民族聚集區。
人們健康知識與能力現狀及問題有其獨特的特點,分析其健康知識與能力現狀,并針對現存問題提出針對性改進策略及措施,對于提高該類型人群健康具有現實意義。居民健康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4-5],鄉鎮居民是社會基礎細胞,健康知識與能力越高,自身越健康,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全面發展。課題組在2016年5~12月開展了縣(區)的鄉鎮居民問卷調查,分析了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和影響因子,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6年承德市5個縣區15個鄉鎮58個居委會及行政村1450名居民。
1.2方法
1.2.1抽樣方法
縣鄉村三級分層抽樣,承德市11個縣區抽取5個縣區,每個縣(區)按地理位置抽取3個鄉鎮,被抽鄉鎮再按地理分布抽取4個居民委員會,每個居民委員會沿道路走向抽取25戶,對每戶鄉鎮居民進行問卷調查(1份/戶)。從被調查戶符合條件的15~69歲居民中,每戶抽取1名生日與調查當日日期最近的人員進行調查。
1.2.2問卷調查
采用《全國健康素養監測問卷(2014版)》,先進行入戶調查員培訓,然后入戶。主要內容是健康知識和理念的掌握程度、日常生活方式與行為、所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3方面,涵蓋6類問題,分別是:正確的健康觀念、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慢性病防治知識與技能、安全急救常識、科學就醫、獲取健康信息的能力。
1.2.3結果判定
鄉鎮居民個人健康知識與能力按國家健康知識與能力監測項目所要求的3方面內容和所涵蓋6類問題進行測試。問卷正確率達80%的為具備健康知識與能力,正確率低于80%的為不具備健康知識與能力[6-7]。
1.2.4統計分析
EpiData3.1軟件錄入基本數據資料,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和評價。統計鄉鎮居民人口學統計構成比,健康知識與能力具備情況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基本數據資料
共調查鄉鎮居民1324人,收回健康素養有效問卷1324份。男性689人,占52.04%;女性635人,占47.95%。25~34歲組占35.68%。有高中教育經歷者占47.95%(見表1)。
2.2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總體水平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為21.44%。從年齡分類看,25~34歲組水平最高(見表2)
從受教育狀況分類看,碩士及以上水平最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漢族與其他民族、外地戶口與本地戶口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3鄉鎮居民在3方面的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健康知識和理念的掌握程度、日常生活方式與行為、所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分別為40.61%、15.98%和31.82%。鄉鎮居民對健康知識和理念的掌握程度水平高于日常生活方式和行為及所具備的健康知識與技能水平。
25~34歲組鄉鎮居民健康知識和理念的掌握程度、日常生活方式和行為及所具備的健康知識與技能均高于其他年齡組;受教育狀況較高的居民,其3方面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也較高(P<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3、4)。
2.4鄉鎮居民6類問題理解和掌握狀況
包括正確的健康觀念、傳染病防控知識與能力、慢性病防控知識與能力、安全急救常識、科學就醫和獲取健康信息能力,80分以上的具備類別分別為:34.02%、17.50%、15.53%、26.59%、29.70%和38.18%。獲取健康信息能力和正確科學健康觀念在6類健康問題知識與能力中得分較高,科學就醫和慢性病防控知識與能力得分較低。其中25~34歲鄉鎮居民理解和掌握所涵蓋6類問題80分以上具備類別均高于其他組別(見表5)
受教育狀況較高的鄉鎮居民,其涵蓋6類問題水平較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6)。
3討論
3.1通過調查發現,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為21.44%,明顯高于2013年全國調查平均水平[8]。從年齡分組和受教育狀況分組統計結果看,年齡和受教育狀況都對健康知識與能力有著重要影響[9-10]。①鄉鎮居民25~44歲人群占64.92%(全國調查(2013)平均水平在25~44歲居民占39.1%[11]),承德市健康促進縣(區)鄉鎮居民較全國調查(2013)平均水平低;②本次調查有高中教育經歷的人群占47.95%(全國調查(2013)平均水平調查中有高中教育經歷的人群占29.89%),承德市健康促進縣(區)鄉鎮居民教育程度偏高,承德市健康促進縣(區)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高于全國調查(2013)平均水平。
影響健康知識與能力的重要因子是受教育狀況,調查發現,受大專以上教育的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最高,與其他調查結果相同[12]。鄉鎮居民獲取健康信息能力從而得到健康權利和醫療關照與受教育狀況有很大差異,受教育程度越低越不易解決自己所需求的6類問題和有關的治療與護理。在進行健康知識與能力干預時應嚴重注意受教育狀況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實施干預措施。
3.2本次調查鄉鎮居民3個層次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與全國調查(2013)平均水平規律大體相同,正確的健康觀念基本具備,獲取健康信息的能力較高,但傳染病防控知識與能力和慢性病防控知識與能力較低。提示進行干預措施設計時,應更加重視行為干預,使鄉鎮居民養成良好的健康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為,特別是在提高傳染病和慢性病防控知識與能力方面。
3.3健康知識與能力是衡量和測試鄉鎮居民健康知識與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這個問題關乎鄉鎮居民的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以及幸福感等,與健康知識與能力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國外對健康知識與能力有很深入的研究和實踐[2],2005年第六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提出健康促進的重要目的是提高人們的健康知識與能力這一主題,第八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將健康知識與能力作為重要的會議內容。
新形勢下將實施“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13]策略,加強部門合作,特別是加強與愛衛、民生、環境、醫療等部門的合作,開展社區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活動,開展健康促進縣(區)工作,在設計健康促進指導指南政策性文件時,針對調查中所反映出的薄弱環節和問題開展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的調整與改進,真正實現“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參考文獻
[1]衛生部.健康66條:中國公民健康素養讀本[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4.
[2]李洋,段斯文,王欣月,等.我國健康促進縣(區)企業人群健康素養現狀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6):483-486.
[3]丁賢彬,張春華,沈卓之,等.農村地區開展健康指導員干預對居民健康行為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7):638-643.
[4]宋喜兵.淄博市人力資源開發與產業結構調整關聯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5]戚玉琴,溫金鎖,劉傳耀,等.陜西省寶雞市居民基本健康素養技能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1,27(11):832-834.
[6]聶雪瓊,李英華,李莉.2012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數據統計分析方法[J].中國健康教育,2014,30(2):178-181.
[7]羅智敏,陳瑾,羅偉.2004-2013年我國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文獻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6):591-593.
[8]國家衛生計生委.2013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至9.48%.2014-12-17.
[9]齊良書,余秋梅.社會經濟狀況與健康關系的研究綜述[J].經濟學家,2008,20(2):108-115.
[10]李春玲.社會政治變遷與教育機會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對教育獲得的影響(1940-2001)[J].中國社會科學,2003,24(4):86-98.
[11]石文惠,翟屹,李偉榮,等.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4~6年級兒童健康知識行為的影響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8):723-726.
[12]嚴麗萍,魏南方,解瑞謙,等.我國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2,28(1):8-11.
[13]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14-2020)的通知.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