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臨床常見的關節炎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其他全身性疾病的關節表現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腫瘤、血液病等。文章發表在《中國醫藥導刊》上,是醫學護理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關節腔沖洗,臭氧,玻璃酸鈉,骨關節炎
目的:觀察關節腔沖洗、低濃度臭氧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215例病人隨機分兩組,治療組(A組):112例,每個膝關節腔沖洗后注射30μg/l的低濃度臭氧10ml,2-3次,玻璃酸鈉2.5ml,共5次;對照組(B組):103人,關節腔注射曲安奈德20mg,玻璃酸鈉2.5ml,共5次。
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8.39%。對照組:總有效率86.41%。結論:關節腔沖洗、低濃度臭氧聯合玻璃酸鈉膝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肯定,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骨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骨關節病,是中老年常見病、多發病,其病因復雜,膝關節又是該病的好發部位之一。筆者采用關節腔沖洗、低濃度臭氧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骨關節炎取得了一定療效,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膝骨關節炎患者215例,女127例,男88例,雙膝受累74例,單膝受累141例,年齡46-79(平均57.2)歲,病程0.5-19(平均8.6)年,均無心腦血管嚴重疾患,肝、腎功能無異常,血糖異常(糖耐量受損者7例,糖尿病患者5例)。隨機分兩組,治療組112例(糖耐量受損者3例,糖尿病者4例),對照組103例(糖耐量受損者4例,糖尿病者1例),病程、年齡、性別均無統計學差異性。
1.2診斷標準:根據美國風濕病學會2001年制定的膝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1],膝關節疼痛患者有下列7項中的3項者即可作出診斷,①年齡≥50歲;②晨僵<30min;③關節活動時有骨擦音;④膝部檢查示骨性肥大;⑤有骨壓痛;⑥無明顯滑膜升溫;⑦放射學檢查有骨贅形成。
1.3方法:
1.3.1治療方法:治療組:患者取仰臥位,選髕骨內外側膝眼處為穿刺點,常規消毒皮膚,鋪無菌洞巾,2%利多可因局部麻醉,20ml注射器穿入關節腔后回抽無血,積液盡可能抽盡,并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方法:50ml注射器抽取20-40ml0.9%氯化鈉溶液注入關節腔,擠壓關節數次后抽盡液體,反復3-5次。)后注入30?g/l的臭氧10ml和玻璃酸鈉2.5ml(貴州益佰醫藥責任有限公司生產),拔除穿刺針壓迫3-5分鐘止血,無菌包扎后臥床30分鐘至1小時可下床適當活動,臭氧注射應用2-3次,玻璃酸鈉共注射5次,每周一次。
對照組:同樣穿刺方法,單用2%利多可因3ml、曲安奈德20mg、玻璃酸鈉2.5ml關節腔注射。(曲安奈德應用不超過四次。)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后,隨訪觀察3個月,觀察疼痛指數、腫脹程度、關節功能和不良反應。
1.3.2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用一條10cm長的直線兩端標以0和10,0表示無疼痛,10表示最痛。讓患者標出其目前疼痛的位置,測量該距離的長度,同時表示疼痛程度。治療前后分別記錄每位患者疼痛評分。
職稱論文發表網站投稿友情提示:《中國醫藥導刊》我國醫藥行業的技術交流和企業及產品的宣傳具有行業主流強勢媒體的功能。多年來,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管理和領導下,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領導的支持和編輯部全體同仁,作者和讀者共同努力下,近10年來《中國醫藥導刊》一直高質量按時出版,2008年6月又被科技部正式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同時,《中國醫藥導刊》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