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正確認識孕婦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對母嬰產生的影響,以及如何來預防和治療這方面的病癥呢?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新生兒一旦感染 GBS可表現為腦膜炎、肺炎、敗血癥等其他并發癥,死亡率較高,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健康。目前,婦女泌尿系統和生殖道發生GBS感染明顯增多,臨床上多表現為圍生期感染。
摘要:目的 探討孕婦B族溶血性鏈球菌(GBS)感染對母嬰的影響。方法 200例定期孕檢并分娩的孕婦,根據有無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將其分為觀察組55例(B 族溶血性鏈球菌陽性)和對照組145例(B 族溶血性鏈球菌陰性),觀察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對母嬰的影響。結果 兩組孕婦流產、早產、胎膜早破、產褥感染的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肺炎、新生兒上呼吸道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分娩前B族溶血性鏈球菌陽性感染對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要做好孕婦產生B族溶血性鏈球菌的預防工作,一旦發生感染要及時治療并嚴格控制。
關鍵詞:B族溶血性鏈球菌,母嬰,影響,感染,醫學論文范例
B 族溶血性鏈球菌臨床上簡稱為GBS,這種致病菌為革蘭陽性球菌,一般寄存在人類泌尿生殖道和消化道,孕婦發生感染的可能性較高。據有關調查顯示,我國臨床上發生B族溶血性鏈球菌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數量每年都在遞增。尤其是處于圍生期的產婦發生感染的幾率更為突出。西方國家認為B族溶血性鏈球菌是圍生期嚴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該疾病的感染可引起胎膜早破、早產、產褥感染及新生兒血癥和腦膜炎等不良結局,嚴重時會造成新生兒產生休克和死亡。現對2012年12月~2014年11月在本院進行定期孕檢并分娩的孕婦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對母嬰的影響情況報告如下。
醫學論文:《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1979年創刊,是高級綜合性醫學學術性期刊,主要報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預防醫學、生物醫學等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工作進展和動態,旨在促進醫學信息交流,提高醫學學術水平。經過近30年的努力,本刊已辦成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學術影響的高級綜合性、學術性生物醫學期刊。
一、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1月在本院進行定期孕檢并分娩的孕婦200例,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29.3±3.8)歲;選取孕周為12~28周的妊娠中期和28周以后的妊娠晚期孕婦進行GBS帶菌狀況篩查,所有孕婦孕周均經過早期B超檢查進行確認和核對。在短時間內沒有使用過抗生素,孕婦了解整個研究過程并在自愿的情況下進行,產婦出現胎膜早破12 h后還沒有出現分娩癥狀注射抗生素,產后未出現特殊不良癥狀則不需要注射抗生素,異常情況主要包括:①陰道分娩不順或受阻而進行剖宮產;②生產過程中需要借助產鉗或胎吸;③羊水發生重度污染。根據有無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將其分為觀察組55例(B 族溶血性鏈球菌陽性)和對照組145例(B 族溶血性鏈球菌陰性)。兩組年齡、孕周及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都屬于單胎懷孕;②在妊娠早期都進行B超等相關檢查仔細確診;③排除心臟、肝和腎等主要器官出現異常的患者;④未發生精神異常或精神疾病;⑤無法正常溝通或意識不清晰的除外。
1. 3 方法 所有產科醫生都經過嚴格的培訓,用消毒液對孕婦外陰進行消毒,待干燥后,在陰道中放入窺陰器,在陰道下段或肛門處進行無菌棉簽取樣放入無菌試管,30 min內進行檢驗。在愛德華培養基中進行樣品培養12 h,之后涂于哥倫比亞血瓊脂平板進行二次培養。另外使用無菌接種環進行分區劃線后放入孵育培養箱,溫度保持37℃,24 h后看結果,如未發現可疑菌落繼續培養至72 h后,無可疑菌生長時發陰性報告;發現可疑菌落時作革蘭染色并轉種血平板作進一步分純培養,采用產自法國的ATB Expression1200細菌鑒定儀和接種M-H血平板分別進行細菌鑒定和藥物敏感試驗。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 1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的流產率7.27%(4/55)、早產率34.55%(19/55)、胎膜早破率40.00%(22/55)、產褥感染率3.64%(2/55)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胎兒窘迫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新生兒預后比較 兩組新生兒窒息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新生兒肺炎發生率5.45%(3/55)、新生兒上呼吸道感染率29.09%(16/55)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三、討論
GBS臨床上主要發生于產科,該疾病的發生率比較圍生期的其他感染疾病要低,其感染力強,危害性極大,GBS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感染人群會因為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其所攜帶的致病菌不一樣,其中懷孕的女性攜帶GBS病菌的可能性大于其他群體,級率最高達到了32.4%,GBS破壞性極強,它可以通過孕婦的產道對子宮和胎膜進行直接感染,從而造成孕婦在妊娠中期或晚期發生一些嚴重的敗血癥、早產、胎膜早破等并發癥或炎癥感染,嚴重的甚至發生流產,在妊娠晚期該疾病可通過母體傳染給腹中的胎兒。
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調查顯示:美國1年當中平均發生GBS感染的新生兒至少有8000例,其中有5%的新生兒發生死亡。未來預防和減少新生兒發生GBS感染,美國從 2002年開始對妊娠晚期的孕婦進行常規篩查后注射抗生素,之后新生兒發生其他并發癥感染的幾率降低到0.02%,效果顯著,然而,我國對GBS感染和危害的認識還不夠,也沒有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2]。通過研究得出,觀察組孕婦發生并發癥感染的幾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包括肺炎和呼吸道感染,因此,要提高產科質量還要從根本上對GBS進行有效預防。據報道,發生GBS嚴重感染的主要人群是新生兒,它也是造成母嬰發生感染的主要原因,有關學者對我國105例新生兒死亡的肺組織石蠟標本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其中65%出現了GBS,進一步證實了GBS是造成新生兒肺炎死亡的主要病菌[3]。
綜上所述 ,分娩前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對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危害性較大,一旦發生感染要及時治療并嚴格控制,產前GBS檢測對保證母嬰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