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建筑外墻聚氨酯防水保溫系統的研究與應用,某工程位于上海市區,是一幢高層住宅樓,采用剪力墻結構體系,外墻為200mm厚的鋼筋混凝土墻。外立面設計為在外墻外保溫的基礎上粘貼面磚飾面。
一、 外墻構造
鋼筋混凝土墻面 →防水涂膜稀漿→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防水涂膜稀漿→纖維增強抗裂膩子(內嵌鋼板網)→柔性面磚粘結劑→外墻面磚
二、 施工材料
(1) 防水涂膜 采用有機高分子聚合物和無機反應型粉劑復合而成的雙組分防水材料,與基層附著力強,且整體性好,成膜后與水泥漿和其它膠粘劑親和性優良。在整個系統中,主要起到防水和界面處理作用,使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與基層有很好的結合,也使系統表面抗裂膩子與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粘結力加強。
(2) 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 是以組合聚醚和異氰酸酯為主要材料的雙組分材料,并通過專用設備噴涂而成,具有優異的保溫性。采用現場噴涂施工,形成一層連續的低吸水性的泡沫體,故防水性能優異。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在整個系統中至關重要,在產品的配方上不僅要考慮到發泡率、抗拉和抗壓強度、導熱系數、吸水率等技術指標,更要在施工過程中能掌握其發泡時間、發泡平整度和厚度,所以對施工設備和施工人員技術要求較高。
(3) 纖維增強抗裂膩子 主要起表面保護和找平作用,它是以固體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無機硅酸鹽材料為主要粘結材料,添加各種助劑、玻璃纖維,在干粉混合設備內高速分散而成。它解決了常規膩子在保溫板表面粘結力差,易產生龜裂的缺陷。
(4) 鋼板網 覆蓋于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外表面,作為整個系統的機械連接加強件。施工時置于抗裂膩子中間,通過錨固件將表面荷載部分傳遞給基層承擔。本工程施工中選用的鋼板網孔徑為10mm*10mm,板厚0.5mm。
(5) 錨固件 錨固鋼板網的鐵件。本工程施工中選用錨固釘,全長80mm,錨入基層約60mm,外露約20mm。
三、 施工工序
(一) 測量、放線、安放錨固件
1、 在建筑外墻大角(陽角、陰角)及其它必要處(如外墻線條、挑窗等)掛垂直基準線。根據基準線的標準,設置硬泡體保溫層界面平整度基準點。在基層上每隔2m,設置不少于一個界面平整度基準點。基準點材料用密度為20-30kg/m3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尺寸為30mm*30mm,用增強抗裂膩子粘貼于墻面上,養護48h以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外墻陰角處附加L形鋼板網,每邊搭接長度不小于50mm,其它構造做法同墻面。
2、 根據后期覆蓋鋼板網的規格進行排板,并在墻面彈出錨栓定位線,同時確保鋼板網搭接處有錨栓固定。
3、 根據定位線,在墻面鉆孔,并安放錨固件。
(二) 噴涂硬質聚氨酯保溫層
1、 滾涂一道防水涂膜稀漿(固相:液相:水=1:1:1)。滾涂時應均勻到位,完全覆蓋,養護24h以上。
2、 分遍噴涂完成硬質聚氨酯層。噴涂厚度滿足設計熱工計算要求。本工程設計厚度要求不小于16mm。
3、 當日施工作業面必須當日連續噴涂完畢,養護24h以上。噴涂時應注意窗、門等構件的保護,如有污染,應立即清理。
(三) 防水層施工
1、 由于對平整度要求不高,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噴涂施工24h后,可用密齒手鋸對噴涂波峰修正找平。
2、 在修整完畢的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表面刷防水涂膜稀漿(固相:液相:水=1:1:1),可適當摻加細砂,增加粗糙度。滾涂時應均勻到位,完全覆蓋基層。不得少涂、露涂。養護24h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 批嵌增強抗裂膩子,掛鋼板網
1、 設置增強抗裂膩子界面平整度基準點,且在墻面上每隔2m應不少于一個。
2、 批嵌第一遍增強抗裂膩子時,厚度以在硬泡體表面找平為準,宜控制在5mm左右,養護24h后進行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