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信息化建設論文介紹了央行業務系統建設面臨的問題,人民銀行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在不斷的推進,其中有一部分系統功能存在不完善和使用頻率較低的問題,還有一部分系統處于閑置狀態,給基層央行的日常維護帶來不便,論文總結了當前業務系統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論文,信息化建設,系統管理,業務系統整合
經過近20年的信息化建設,地市中心支行積累了大量的業務系統。各種業務系統作為國家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對促進國家與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金融發展和便民利民服務作出了突出貢獻。但隨著業務的發展和系統數量的不斷增加,現行業務系統管理模式給基層央行日常維護和使用也帶來不便。筆者對轄區業務系統管理使用現狀進行了調查,并對優化基層央行業務系統管理提出了建議。
一、業務系統建設基本情況
目前人民銀行焦作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人行焦作中支”)共有各類業務系統122個。其中,由總行開發推廣的有94個,占總數的77%;分行開發的有13個,占10.6%;省會中支開發推廣的有11個,占9%;中支開發的有4個,占3.27%。按性質劃分,122個業務系統中,有25個屬于行政管理類系統,由各部門共同使用,有97個為各部門專用業務系統,按業務系統總量計算,各部門平均在用業務系統數量達28個。上述業務系統中,外匯管理有12個專用業務系統已整合為外匯應用服務平臺,實現一個密碼登錄,其余110個均實行分散式管理,占89%。
二、當前業務系統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部分業務系統功能老舊
在業務系統的推廣過程中,一些早期推廣的C/S模式的業務系統,技術架構落后,已經不適應當前形勢,但因上級行要求作為備用系統保留,未明文廢止停用,科技人員還要耗費精力進行維護。例如TBS國庫核算系統,目前作為TCBS國庫集中核算系統的備用系統保留,但兩個系統功能無法兼容。由于TBS服務器操作系統為Win2000Server,微軟公司早已停止服務,不再對該系統安全問題負責,也不再繼續發布相關的漏洞和補丁程序,而現在的服務器硬件已不支持該操作系統的安裝。且TBS系統已運行10余年,設備、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已經老化,難以進行技術支持,目前已無運行必要。
(二)部分系統使用頻率低,長期處于閑置狀態
在現有業務系統中,有15個系統使用頻率較低,占比12.5%;有6個系統每年僅使用1-2次,如反腐倡廉知識測試系統、文明網展示平臺等;有7個系統已停止使用或未使用過,如辦公網電子檔案系統、“三個體系”管理系統及圖書館網站等;個別系統推廣使用僅2年就不再使用,如行風標準化管理系統、行員考核信息系統。
(三)業務系統數量多,且管理分散
目前在用業務系統中,最早的啟用時間為199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會計報表系統)。10多年來,隨著業務發展,系統數量逐步增加,也未進行有效清理或整合。122個系統中,有89%的系統實行分散管理,均需通過各自的登錄界面登錄。由于每個系統操作要求和內控管理不一樣,操作人員登錄時需輸入不同的登錄名或登錄口令。對于一些不常用的系統,操作人員容易混淆或遺忘登錄方式,需要系統管理人員重置密碼,加大了科技人員的維護工作量。這種分散式管理摸式,降低了行政與業務管理效率,制約了系統效能的最佳發揮。
(四)部分系統功能重復或不完善,降低工作效率
如黨風廉政測試系統和在線考試系統、總行集中采購系統和省會中支推廣的集中采購系統、跨境資金流動檢測與分析和外匯檢查分析應用系統等,系統功能重復性較高。又如業務網郵件系統功能不完善,郵箱空間較小,易出現空間已滿無法正常接收文件的情況,不能按文件名檢索,只能逐條查找。
(五)業務系統安全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強化
一是部門推廣運行的業務系統缺少科技人員的參與,運行業務系統的客戶端的安全設置以及網絡的訪問控制策略未能有效配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二是科技人員流動性較快。近年來,隨著人員競聘及崗位交流,科技人員流動性加快,外流現象嚴重。與其他崗位相比,科技崗位人員培養周期相對較長,一般需要3年時間,而人員配備不足、流動過快存在一定安全風險。從縣支行層面看,科技管理人員不足的情況也較普遍,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容易造成較大沖擊。三是重要網絡設備管理不夠嚴格。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個別縣支行機房建設達不到要求,機房與辦公用房未實行嚴格分離,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三、進一步提高業務系統管理效能的建議
(一)建立統一的業務系統立項
制定科技與業務融合發展總體規劃,成立高效統一的開發中心,規范業務系統的立項、推廣等流程。明確界定總行和各基層行業務系統開發邊界,形成總行統一規劃設計開發為主、省級行開發轄內自用系統作為補充的兩級開發體系,地市中心支行原則上不再進行軟件系統開發。在軟件項目開發建設中嚴格遵循總行技術路線,所采用的技術都符合總行《中國人民銀行軟件開發規范》《金融機構編碼規范》。還要強化信息安全管理,符合人民銀行信息安全的相關規定,并經過人民銀行安全漏洞掃描,同時要推廣使用國產密碼加密算法。
(二)建立統一門戶平臺
建議實行統一規劃,做好系統頂層設計,盡可能地統一門戶,避免多頭登錄操作。建議分別建立行政管理、綜合業務、監測分析三大平臺,將現有業務系統整合到平臺中,方便使用,提高效率。降低科技人員的維護工作強度。
(三)建立業務軟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
每年自下而上,定期組織對各在用業務系統功能進行評估和完善,及時合并、升級和取消報廢,完善業務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良性循環。
(四)建設統一高效的數據倉庫
深入推進大數據挖掘工作,建成數據全面、存儲方式靈活、綜合服務的數據倉庫。通過數據下發平臺為基層人民銀行提供準確、詳實的各類業務源數據和分析數據,從根本上形成一個數據豐富、標準統一的數據應用體系。基層央行自主拓展本地個性化的利用和分析來滿足需要,可以有效杜絕多頭開發、浪費低效情形發生。
參考文獻:
[1]賈愛華,李克峰.整合央行業務系統資源探析[J].金融發展研究,2012(8):58-60.
[2]衛文江,鄭福壽,靖文軍.科技如何支撐基層央行業務系統[J].金融電子化,2009(7):72-73.
作者:鄭潤生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焦作市中心支行
推薦閱讀:《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于2002年9月正式創刊,始為季刊,經江蘇省新聞出版局批準,2007年1月正式變更為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