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調整事項通常包括:(1)資產負債表日后訴訟案件結案,法院判決證實了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現實義務,需要調整原先確認的與該訴訟案件相關的預計負債。(2)資產負債表日后取得確鑿證據,表明某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發生了減值或者需要調整該項資產原先的確認的減值金額。(3)資產負債表日后進一步確定了資產負債表日前購入資產的成本或售出資產的收入。(4)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現了財務報表舞弊和差錯。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概念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有利或不利的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期間自資產負債表起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止的一段時間。
二、資產負責表日后事項的分類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包括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事項兩種。
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事項是指表明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的情況的事項。雖然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事項與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狀況沒有聯系,但對財務報表有重大影響,要在報表附注中充分披露。非調整事項事項包括:(1)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重大訴訟,仲裁,承諾。(2)資產負債表日后資產價格,稅收政策,外匯匯率發生重大變化。(3)資產負債表日后因自然災害導致資產發生重大損失。(4)資產負債表日后發行的股票和債券以及其他巨額舉債。(5)資產負債表日后資本公積轉增資本。(6)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巨額虧損。(7)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企業合并或處置子公司。
三、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會計核算
(一)調整事項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前
例1:A公司2008年銷售給B公司一批商品,銷售收入為400萬元,增值稅發票注明增值稅為68萬元。A公司發出商品后確認銷售收入,并結轉銷售成本300萬元,2008年12月31日,該筆貨款尚未收到,該公司對此項應收帳款計提了10萬元的壞賬準備。2009年1月18日,由于該批商品出現了質量問題,該商品被退回。假設本年度除應收B公司帳款計提壞帳準備外,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A公司于2009年2月28日完成所得稅匯算清繳,A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
分析:
本例中A公司因售出的商品發生質量問題被要求退貨,A公司銷售退回發生在2009年1月18日,發生在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至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前,因此A公司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扣除銷售退回所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A公司應作如下的會計處理:
(1)2009年1月18日,調整商品銷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00000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80000
貸:應收賬款—B公司4680000
(2)調整壞賬準備余額
借:壞賬準備10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00000
(3)調整銷售成本
借:庫存商品300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000000
(4)調整應繳納所得額=(4000000—3000000)×25%=250000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25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50000
(5)調整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100000×25%=25000元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500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25000
(6)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余額轉入利潤分配:4000000—3000000—250000+25000=775000元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775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775000
(7)調整盈余公積:775000×10%=77500元
借:盈余公積775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77500
(二)調整事項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后
例2:承例1假設A公司銷售商品退回發生是在2009年3月5日,而A公司于2009年2月28日完成所得稅匯算清繳,銷售商品退回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后,A公司應作為本年度納稅調整。
A公司應作如下會計處理:
(1)2009年3月5日,調整商品銷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00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80000
貸:應收賬款—B公司4680000
(2)調整壞賬準備余額
借:壞賬準備10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00000
(3)調整銷售成本
借:庫存商品300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000000
(4)調整所得稅費用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250000
貸:所得稅費用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