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內部審計已經成為現代企業內部監督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需要加強內部審計,以促進企業更加穩固地發展。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審計職稱論文: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管理與運行,供大家閱讀參考。
一、前言
作為現代企業重要的監管部門,內部審計通過評價、監管和咨詢,規范單位的經營活動;發現存在的問題,確保國有資產安全;約束國有企業干部的經營管理、執行政策、決策等行為,促使干部廉潔,預防腐敗;及時提出切實可操作的措施進行整改,提高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但是,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改進,增強風險防范。
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風險的原因
1.內部審計定位不準確,獨立性欠缺
目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定位存在兩種:服務主導、監督主導。依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應當從“監督主導”轉變為“服務主導”。但是政府對國企內部審計干預,極易使內部對其抵觸。由于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定位不準確,造成審計人員受到各方面利益的牽制,無法展開客觀的經濟評價與監管工作,從而獨立性較差,不能確保審計質量以及有效避開風險。
2.內部審計內容與對象的復雜化
國有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愈來愈復雜,重組和改制是國企發展的重要方向,從而內部審計的內容和對象逐漸復雜。審計對象復雜化必然增加內部審計的困難與風險。此外,內部審計的內容也發生巨大改變,不單單是傳統的財務審計,還包括經營風險審計、管理審計、投資審計等內容審計,從而審計難度增加的同時,風險也增大。
3.內部審計手段落后
由于內部審計在我國起步發展較晚,加之內審人員的計算機水平還在初級階段,因此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不高。許多內部審計人員還以傳統手工查賬的方式為主,與信息技術要求相差甚遠,并且我國的審計軟件還處在初級階段,尚未構建一整套完整、系統、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審計體系,但是,被審計單位的GRP或者ERP(管理信息系統)已經快速發展并普及,滯后的審計軟件更加難以順利準確展開內審,進而增加審計風險。此外,“抽樣審”方法和現實必然有差距,讓審計結果存在偏差。
三、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1.構建和完善相關機制,保證內部審計的權威和獨立
一是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立。把內部審計部門從其他管理部門獨立出來,直接受到企業最高領導層的管理,同時獨立展開審計,充當國企最高決策層的助手與參謀,并且經過學習和宣傳,提升最高決策層的企業經營管理意識,讓其充分理解和認識內部審計的作用和本質屬性,將內部審計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關鍵部分;二是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國企招聘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公正公開公平選拔人才,構建一支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和技術技能過硬的人才隊伍,完善相關的考核體系;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提高綜合素養,完善其知識體系,改革人事制度。三是構建和認真執行內部審計的規避制度。結合人事特點,建立嚴格的規避制度,不僅能保護內部審計人員的合法權益,而且能增強審計評價的公正性。
2.強化內部審計的制度化信息化建設
國企應當重視內審制度化建設,規范業務工作流程,確保內審評價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減少人為錯誤;加強信息化系統的構建,配齊完善的電子辦公設備,并且強化內審人員的考核和培訓,充分利用網絡和現代審計方法應對日益發展的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改進對策,提高內審質量和效率,降低人為主觀錯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高內部審計的利用效率
審計報告是內審部門的勞動果實,總結審計項目的書面規范形式,經領導批準后應該送至被審計部門,被審計部門應當認真執行,國企高層應該充分尊重審計報告,不可姑息遷就,對企業存在的違紀違規的行為必須堅決查處,為內審部門營造一個良好的審計氛圍。
4.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的法律體系
完善國企的內部審計不單單需要企業努力,還需要國家法律支持,為國企營造一個良好的審計氛圍。國家應當建立健全內審法律體系,從法律高度確保內審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維護審計人員的合法權益;規范內部審計的工作流程,確保內部審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內部審計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規范國內內審工作,構建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模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現代企業監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內部審計需要強化風險管理,注重內部審計的質量。只有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才更加有利于為企業經營活動服務,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企業經營者的重要管理手段。同時,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內容比較復雜多樣,盡管不可以徹底消除,但是盡量防范以及最小化風險發生后的損失。但是審計質量和風險是息息相關的,經過上述措施,肯定能夠提高風險防范能力,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讓其更加服務于企業。
參考文獻:
[1]周紅霞.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5,(06):15-16.
[2]高輝.提高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研究[J].管理觀察,2011,(6):28-29
相關閱讀:審計論文發表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