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審計增值服務的特點有哪些,對于企業中審計建設應用的新條例有哪些呢,應該如何來加強對審計的新改革管理呢?同時現在審計增值服務的影響應用格式有哪些呢?文章選自:《南京審計學院學報》,《南京審計學院學報》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摘要:當前,在建設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中,“跟蹤審計”這種審計模式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涵蓋了從工程可行性研究立項到工程結算初審的各個環節,能夠對建設工程造價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進行全過程控制,合理控制工程造價,及時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造價問題。尤其對于國有投資項目的造價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意義重大。
關鍵詞:審計管理,經濟建設,審計論文發表
一、內部審計增值服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IIA對內部審計的最新定義為“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運營”,其核心是強調內部審計的增值作用。增值服務是內部審計基本功能的拓展和延伸,通過降低企業成本、減少組織風險、提出有價值的建議等方式增加企業的價值,是內部審計發展的新階段。完善的內部審計部門是僅向治理層負責并報告工作的獨立性組織,其地位的超脫性、審計人才的多樣性和專業性、對企業信息掌握的綜合性,為內部審計增值服務領域的開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可靠保證。內部審計增值服務,不僅要求內審人員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要求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對象保持良好的溝通,使審計增值服務適合企業內部發展的環境,能夠為管理人員接受。
二、內部審計增值服務領域的探討及案例
筆者所在公司的審計部門每年會結合公司生產經營情況開展財務審計、專項管理審計、績效審計、工程項目結算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等工作,扮演的角色由最初的“經濟警察”形象逐漸轉變為主動為各部門服務的“保健醫生”。下面就本公司在不同領域開展的內部審計增值服務進行分析和闡述。
(1)以項目為載體開展績效審計,促進企業增值
績效審計的核心就是“3E審計”,即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通過評價資源的使用是否節約及合理,協助管理層改善管理,增加企業價值;通過評價經營活動的投入產出關系,優化業務流程,提高經營活動效率;通過評價經營活動既定目標實現的程度,協助管理層改善經營水平。
筆者所在公司承接了2014年世界杯與2016年奧運會主辦地--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地鐵車輛生產項目,為提高項目整體績效,審計部門在項目生產過程中主動介入,審計人員從項目經濟性(成本控制、項目損益等)、效率性(交貨進度、產品質量等)和效果性(客戶評價、市場開拓等)三方面入手,對項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以及實際執行的成本要素進行分析。
期間發現該項目在方案設計評審時未將成本要素納入評價體系,沒有設計成本指標的約束,造成功能實現和成本管控相脫節。比如本項目制動模塊由T公司和J公司各生產15列份額,其中T公司15列車均使用歐洲進口PARKER品牌EO2型漸進式卡套接頭,而J公司則使用了普通的E0型卡套接頭。進口的EO2型在性能方面優于普通的EO型,但在價格方面要高出約30%,而在制動模塊的技術條件中E0型即可滿足要求。審計人員建議該項目后續車輛上統一采用性價比更高的EO型卡套接頭,避免功能過剩,僅此一個部件就為項目節約成本20萬元。
(2)開展工程項目全過程現場跟蹤審計,合理控制工程造價
筆者所在公司從整體布局角度出發,在湖北省武漢市興建了新的鐵路客車修造基地。審計人員全程參與整個項目的建設,從施工總包合同文本的審核、施工隊伍的選擇、專業暫估工程的分包、材料價格的認定及臨時簽證的現場確認等方面切入,實現全過程跟蹤審計。期間審計人員發現“組裝調試廠房及室外管網工程”中共有10余個專業分包工程,暫估價格總計2000余萬元,資產管理部門在與工程總包方簽訂合同時明確“列入暫估價的項目,由發包人組織專業發包,發包人按照專業發包造價向承包人支付1.5%的配合費”。但該部門針對與承包人共同通過招標定價的專業分包工程,計劃按分包專業工程總價約10%的比例向承包方支付總承包管理費。審計人員查找了2009年開始施行的《湖北省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定額》,并咨詢了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定額站等專業機構的意見,認定該項目的分包工程是由承包方直接與分包方簽訂合同,并非由我公司直接分包,因此應該嚴格遵照合同約定,約10%的管理費和1.5%的配合費都屬于不合理費用支出。審計人員對不合理支出及時予以制止,直接為公司節約成本200余萬元。
(3)強化事前和事中審計,參與商務談判,使公司利益最大化
事后審計作為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審計方式往往受到信息滯后等因素的困擾,缺少對過程的有效監控,面對已經發生的問題和損失只能被動采取補救措施。而事前審計和事中審計能夠有效彌補這一缺陷,在項目開始前或開展過程中介入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最大程度上維護公司利益。
三、結束語
現代企業不斷推廣集團化,對內部審計發揮增值服務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內部審計師應清楚地知道影響特定組織和行業持續發展的各種要素,與時俱進,精通專業技術,清楚認識企業管理需求及其經營目標,應用自身技術防范和降低風險,完善企業管理體系,及時提供具有建設性和全局觀念的審計報告,為企業增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