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廣州珠江新城F1-1地塊單體設計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設計時間:瀏覽:

  引言:

  二零零九年初,公司作為中方設計顧問與美國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 LLP (SOM)公司啟動了廣州珠江新城F1-1地塊項目單體的設計與開發工作,本人作為建筑設計團隊中的一員參與了本項目的方案設計階段與技術設計階段的工作。下文中就該項目單體方案與技術設計進行相關介紹。

  1 總體規劃設計

  1.1 區位分析

  珠江新城F1-1項目用地位于廣州市新城市中心區--珠江新城中軸線西側,為新的城市中心商務區CBD的核心組成部分,珠江新城將發展成為推動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集國際金融、商貿、文化活動、行政和居住等城市功能設施為一體的基地。

  1.2 用地現狀分析

  F1-1地塊位于珠江新城中央綠化景觀軸的西側,已經建成的西塔北面,總用地面積17580平方米,整個地塊東西向相對較寬,南北向相對較短,地塊呈近似方形;用地西、北兩邊臨城市主要道路,東、南兩邊為次級道路,用地北鄰金穗路,東側為珠江大道西,南側為規劃華明路,西鄰華夏路;用地交通組織便捷,可達性強;東側緊鄰珠江新城中軸線中央綠化帶,享有高質量景觀及區位優勢。基地地勢平坦,場地平整,無現狀建筑物及大型構建物。

  1.3 規劃原則和總體構思

  F1-1地塊規劃建筑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位于用地西北部分總高度200米的主塔樓及其南側裙樓;位于用地東半部總高度65米的附樓及其裙樓。規劃空間格局嚴格執行珠江新城總體規劃要求,與所處城市空間環境及東面中央綠化公園形成和諧統一的關系。西側主塔樓建筑功能為某集團總部辦公樓,其裙樓主要功能為銀行營業廳;依照總體規劃要求,建筑在東、南、北三面設有架空公共連廊分別與君悅酒店、全球通大廈、煙草大廈相連,形成統一的城市步行系統。

  1.4 交通規劃

  地面車流組織:地面機動車流主要在用地北面及南面結合辦公和酒店出入口組織,在場地北側道路及南側小區路各設一個對外的機動車出入口。在用地內北側出入口兩側各設有一個地下車庫出入坡道,并結合主塔樓與商業裙樓相連接大雨蓬內的上落客區,形成內部環形機動車道,合理組織機動車流;第三個地下車庫出入口坡道位于用地南側道路中段結合酒店附樓臨時上落客停車區布置;同時在西側結合主塔樓的辦公人流設一個環形交通疏散道;后勤服務使用的大型機動車輛通過北入口東側坡道下至地下一層。

  地面消防車流線: 位于用地西部的主塔樓及裙樓設環形應急消防車道;位于用地東部的附樓及其裙樓在北、東、南三面設置應急消防車道。

  1.5 綠地系統規劃

  珠江新城F1-1地塊綠地主要分為兩部分:布置于用地邊界內東面、西面及北面的帶狀綠地,主要以沿街樹木為主;位于用地中央向南面敞開的集中綠地,集中綠化景觀主要以樹木和水景為主,結合辦公樓及商業的入口大廳營造舒適休閑的氣氛。建筑的二層平臺及位于商業裙樓五層的屋頂設置平臺綠化和屋頂花園;同時附樓東西主立面外墻每層設置花池形成立體綠化。

  2 建筑設計概念

  2.1根據場地特性所形成的建筑特點:

  在主要的中央公園建立連接。大樓必須聯系于中央公園,成為街道上注目的魅力景觀。

  主樓位于地塊的西北角,與北面的雅居樂大廈形成門戶。 確定建筑朝向使用戶獲得最佳的景致—低層的用戶主要面向東面的中央公園, 位于高出東面凱悅酒店建筑高度的高層住戶可以面向城市的不同方向。這種幾何形狀也將視線從鄰里建筑的表面移開,提供了公園和城市的遠景。

  酒店的布置沿中央公園一側形成了街道,同時酒店還面向地塊內的庭院,為使用者最大限度的提供了景致和安靜的環境。

  創建了一個綠化茂盛的可持續性內部花園,聯合鄰里綠色空間,聯合整個地塊內的人流,使之成為新城大型城市構造的一部分。

  地塊規劃將城市發展原理、環境問題及功能要求結合在一起,創造出空間的流動感,為城市創建了特殊的生活體驗。

  2.2 建筑功能與開發

  2.2.1 項目的高度和面積:

  F1-1項目為集團總部辦公大樓,包括227.7米高的45層辦公樓,一個75米高的酒店,以及一幢4層的包含銀行大廳/辦公、商業和餐廳的裙樓建筑。總地上面積152,496.94平方米,地下面積56,759平方米。227.7米高的塔樓包括面積約4,764.62平方米的銀行辦公空間,從5層到15層;以及面積為51 ,796平方米從16-40層的可出租辦公空間,8,736平方米從41層至45層的某集團總部辦公空間。設備層位于4層, 31層及屋頂。裙房包括4,581平方米的銀行大廳/辦公室,14,271.82平方米的商業/餐廳。酒店位于5-17層,總計319套單元和輔助設施,地上總面積34,053平方米。

  2.2.2 地下層:

  該建筑共有地下室4層。地下一層包括裝卸區域,消防指揮中心,員工餐廳,銀行金庫,機械、電氣和電話設備空間以及大樓主要進線服務。地下二層至地下四層部分包括停車庫和冷卻器機房,給排水空間等。

  2.2.3 地上層

  首層:首層主要包括辦公樓主大堂、某集團總部大堂,主銀行大廳,零售和酒店入口大堂。2層至4層:2-4層包括銀行大廳及其輔助辦公空間、某集團總部上層大堂、零售、餐廳、廚房和水療中心。裙樓與鄰里建筑/公園通過北面、南面、東北角和東南角的連橋相連。

  2.3 建筑設計手法

  2.3.1 理念:

  建筑形式的生成來源于周邊環境的影響。它旨在通過呼應并充分利用環境的自然力量,來達到其基地區域內的平衡與和諧。設計以高新科技體現了對當地環境的認知和重視,為21世紀的新城開發和未來發展創造了一種建筑語言和符號。高性能隨此概念應運而生:一個與環境相協調、能自身持續發展、具有高效率高性能的未來智能化建筑的范例。

  2.3.2 建筑形式:

  塔樓的建筑形式是根據非常有效的矩形建筑平面及弧形水平遮陽裝置帶片狀拐角生成的--與城市周邊環境呼應。與建筑底部相對比,堅固的裙房底部足以支撐起整幢建筑。酒店本身是一個輕質玻璃盒,玻璃盒后面內置木屏層,創建了動態分層形象。

  外部弧形遮陽裝置的流暢建筑造型代表了富有活力的形象,在日間不同時間產生動態陰影 - 修長的結構線條更加深了人們的印象。建筑的形式展示了性能與美觀的平衡。

  2.3.3 建筑性能:

  大樓優化了建筑性能,旨在成為LEED認證項目。通過高性能玻璃幕墻系統與高效遮陽裝置來減少太陽輻射增熱。在透明的區域采用帶有高性能Low-E涂層的透明中空玻璃。在不透明的樓層窗間墻位置處結合單元式玻璃幕墻安裝石材外包面的水平遮陽裝置,并包括帶有保溫襯板的開口接合系統。額外的內部百葉可以提供遮陽并獲得最大日光。

  2.3.4 剖面設計

  a、地下部分層高:

  地下一層:6.0米、局部7.07米、4.5米;

  地下二層:4.0米;

  地下三層:3.5米;

  地下四層:4.7米(不含地面墊層厚度0.30米)。

  b、地上部分層高:

  主樓: 裙房:

  一層為6.5米;

  二、三層為5.0米;

  四層為7.0米;

  辦公:辦公為4.2米;頂層8.5米;

  附樓:裙樓:

  一層、二層、三層、四層為5.0米;

  五層為4.5米;

  酒店:酒店標準層為3.2米;

  3 結構設計

  廣州珠江新城項目的結構體系由一幢高層辦公塔樓,一棟鄰近的銀行裙房,兩幢中高層多重功能的住宅/商業裙房(結構上為一棟),及連接地面建筑和遍及場地范圍地下機電/停車庫的地下室所組成。項目地上建筑面積約15萬平米,地下約6萬平米。

  3.1 地上部分:

  廣州珠江新城項目的高層辦公塔樓,高227.7米(屋頂樓蓋高200.0米),其結構系統為一高效的其結構系統為一高效的框架-核心筒組合, 充分結合利用了中心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及其外圍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水平和豎向傳力能力。同時,外圍鋼筋混凝土框架具有本身固有的穩固性及吸收能量的延展韌性。這一組合使建筑所承受的風力降至最低,并消散了地震能量。

  3.2 地下部分:

  地下結構將包括四個地下層。上部結構的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系統及于主要軸線上的外圍框架鋼筋混凝土柱將埋入深至地下層。基坑支護系統為1,200mm大直徑人工開挖鋼筋混凝土灌注排樁并于頂部使用支護連梁及鉆孔錨桿嵌固。在沒有地下層的地方,最低層將會是鋼筋混凝土地坪,其下為隔氣層及壓實回填土的粒狀填土。最低的地下層和管道設施將有鋪面板及排水系統。

  4、消防設計

  4.1 總平面消防設計

  本工程用地近似長方形,四周均與城市道路貼鄰,并利用周邊市政道路作為消防環形通道,在主塔樓與附樓裙房之間設有貫穿用地南北的消防通道;用地內建筑與其周圍相鄰建筑的防火間距滿足消防規范要求。

  用地內227.7米高的主塔樓周邊設環形消防車道,其道路最窄處不小于4米,滿足《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4.3.1以及其條文解釋的要求;并在主樓西北側設置15米寬消防施救登高場地,其長度大于主體建筑1/4周長,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直接落地,滿足《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4.1.7 的要求。

  用地內沿東側布置65米高的酒店附樓,在北、東、西三面設應急消防車道,其道路寬度不小于4米, 并利用東側和南側市政道路及與建筑物之間的人行道作為消防登高撲救通道,滿足其長度大于主體建筑1/4周長,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直接落地的規范要求。

  4.2 塔樓部分建筑消防設計

  4.2.1 辦公主塔樓的防火分區與安全疏散:

  4層至45層為開放式、半開放式辦公室,每層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辦公層凈面積不超過2000平方米;每層設兩部疏散樓梯和兩部消防電梯,疏散距離符合室內最遠一點到房門的疏散距離均不超過15米的要求,房間門到最近的疏散樓梯間均符合高規6.1.5的要求。

  標準辦公層疏散人數的確定,依照國內類似建筑做法和國際認可的標準規范(國際建筑規范-IBC),按9平方米/人的標準計算,得出最大層辦公人數為222人,需要疏散總寬度2.22米;塔樓內設計樓梯凈寬為1.25米,樓梯總寬度為2.5米,滿足疏散要求。

  4.2.2 辦公塔樓避難層的設置:

  在4、16、31層分別設避難層,避難區與設備區、辦公區采用防火墻分隔,需連通處采用甲級防火門,避難層的凈面積按5.00人/平方米計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互助| 孝昌县| 盘山县| 汶上县| 璧山县| 修武县| 晋江市| 日土县| 抚顺市| 巴林左旗| 内江市| 开江县| 仲巴县| 陈巴尔虎旗| 尼勒克县| 佛山市| 大港区| 武定县| 桂平市| 琼中| 那曲县| 承德市| 蓬安县| 丰原市| 临江市| 云和县| 禹州市| 榕江县| 东方市| 县级市| 桂东县| 耒阳市| 沁阳市| 河东区| 沁源县| 合江县| 肇东市| 武胜县| 九龙城区| 大埔县| 定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