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中小戶型住宅設計問題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設計時間:瀏覽:

一、前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迅速推進,大量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住宅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中小戶型是針對目前國內房地產業出現的城市房價過高,住宅供應結構不合理,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等一系列問題而提出的。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新老八條、國六條及國十五條,來調控房地產,進一步調整住宅結構,引導合理消費。雖然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已經有經濟適用住房和二手房市場來改善住房供應結構,但其收效并不顯著。在我國當前的房地產總體形勢趨于緊張的情況下,設計中小戶型既降低了購房總價,減少了消費者的經濟壓力,降低了購房門檻,也擴大了消費者的范圍。可以說,大力發展功能完善、舒適度高、建筑而積在90m2以下、總房價較低的中小戶型住宅,是今后一段時期我國住宅發展的主流方向。
二、中小戶型設計方法
(一)適宜的定位
對于房地產開發的商品住宅而言,客戶定位與市場銷售的概念十分重要。在設計中分析用戶的使用要求是十分必要的。使用對象不同,戶型設計的側重點則不同。根據使用對象的不同,中小戶型住宅分為: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老年公寓、舒適型商品房等類型。消費人群的不同決定著住戶的需求不同,這也就要求設計師更大程度的考慮設計方案的個性。
(二) 中小戶型設計手法:
1. 合理的面積分配
因為面積小,所以在設計中應將總面積合理的進行分配,在滿足功能使用的前提下,擠去沒有明確用途的的泡沫面積,減少戶內交通面積,使功能分區既明確又適宜。從居住的適應性而言,三室或者兩室半的戶型功能分區上更合理,除主人房,兒童房外,還可留有一間多功能的用途,可用于待客、書房、娛樂、保姆用房等。雖然房間面積不大,但對于住戶不同生活階段的需要而言,確實能達到分得開、住得下的效果。
2. 使用面積最大化:公共空間緊湊,降低公攤面積,使用率高;擴展使用空間
交通空間面積設計一般要求經濟節約,除了滿足基本的交通功能外,還應滿足設備管線的有效排列、安全維修、底層入口空間結構對齊、方便進入、防止電梯運行噪音等基本要求,建筑設計人員需要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墻面上布置管井、入戶門、采光窗、垃圾暫存間等,使其位置相對集中,占用空間合理緊湊。  
3.細部設計精密化
對于中小戶型而言,在現有戶面積限制的情況下,要合理地分布住宅中各種基本居住空間:臥室、起居室、廚房、衛生間、貯藏室或壁櫥、陽臺或陽光室,在戶型方案設計原則確定之后,細節處理便成為最主要的因素。在進行具體的方案設計時,一般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3.1 功能房間的平面尺寸
各功能房間平面尺寸的確定是中小戶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適宜的開間及進深尺寸有利于室內家具的擺放與布置,對于減少無謂的面積損耗作用頗大。
臥室的設計主要考慮到衣櫥、床、妝臺等家具的布置,主臥室適宜的尺寸為開間3.0~3.3m、進深3.9~4.2m,次臥室開間可為2.4~2.7m,進深可縮至3.0m,這樣均滿足《住宅設計規范》中對臥室面積的要求:雙人臥室不應小于10㎡,單人臥室不應小于6㎡。
餐廳考慮是否結合部分廚房功能而平面尺寸彈性很大,但單純作為餐廳功能時不宜小于2.4m。廚房、衛生間的平面則應配合不同的戶型布置靈活設計。中小戶型中,各功能房間適宜的面積及平面尺寸可以表1為參考。
3.2 戶內交通組織
戶內交通組織不僅是指通向各功能房間的交通流線,還包括各房間內部及公共區域的交通流線組織。在戶內交通組織設計中常利用走廊將各功能空間聯系起來。同時在中小戶型中,也可將交通走廊并入公共空間之中,這種處理手法在空間上獨具優勢,同時由于居住人口有限,對私密性的影響也不大。
房間內部的走道面積在設計中應注意其有效性和可兼用性。以衛臥室的走道為例,在合理開間下雙面使用的走廊更加高效,可兼顧家具使用時的占用空間(如衣櫥開門,梳妝寫字時的椅位等),對小面積房間而言尤為重要。臥室采用三面布置,一面衣柜、一面寫字臺、一面為臥床,既有充分的儲藏空間,又有足夠長度的學習與工作臺面,空間完整,使用的有效性極強。值得注意的是,布置和房間開門的位置密切相關。位置居中的開門設計獲得了完整的三面實墻,與靠一側墻邊的開門相比,空間利用更加完整與方便。由此可見,一個開門位置的細節處理便產生了完全不同的使用效果。
3.3 電氣設備、廚房、衛生間設計
廚房、衛生間在戶型中所占的面積雖少,但其平面布局卻是需要設計人員仔細推敲,充分考慮生活細節,力爭在有限的面積里滿足更多的功能需求。
4. 住宅內部空間的靈活性、可變性
中小戶型住宅由于其需求人群一般為單身人士、新婚夫婦、“丁克家庭”、中低收入家庭,這些不同特征的人群有著各自鮮明的特點。同一時期不同興趣愛好、居住生活方式;不同時期家庭生命周期的演變.這都要求中小戶型住宅應具備良好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其途徑是設計建設能夠調整用途、調整空間的靈活、可變式套型,實現套內可變、同層可變、異層可變等,其方法可通過局部墻體的靈活劃分,以適應房間大小的變化及數量變化的要求:或通過預留門洞的開啟與封閉,以實現房間的分隔與合并等,對中小戶型住宅進行重組,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長其功能循環周期,使其可持續發展。套型的重組是指套型的面積大小、數量、種類等在住宅建設、使用和改造的過程中根據住戶的需求,通過簡單的技術來調整和改變原有套型。以下就結合具體實例從套型內空間的局部重組和套型問空間的相互重組,分析說明中小套型靈活、可變性設計。
4.1 套型內空間的局部重組
目前,在我國對于一般家庭從新婚購置的住宅起,幾乎會在其中度過一生的時間。因此,就要通過套型內空間的局部重組來滿足人們在同一套型中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居住需求變化,以適應家庭周期和家庭生活模式的變化。套內局部重組即套型內廚、衛定位,主體承重結構不變,住戶可通過對套內局部固定的大空間的再分割,使用輕質隔斷、家具隔斷等,充分發揮其對空間限而不定、隔而不斷的作用。
4.2 套型間空間的相互重組
中小戶型住宅需求人群多樣化,并且面積相對較小,為了使其能夠適應家庭結構、生活的不同變化,滿足長期需要,就要在設計階段著眼策劃,使將來套型面積能夠“變大或縮小”,遠近期結合。其方法可以通過相鄰套型之間部分墻體預設門洞的方式使套型間可相互轉化,戶與戶之間相互整合,從而使其中小戶型住宅既適應目前市場的需求,又可為將來居住環境的改善提供方便,使其可持續發展。這種“潛伏設計”不需特殊的結構、材料和復雜的技術,操作起來簡便易行。
三、結束語
中小戶型住宅絕不等同于低標準的簡陋住宅,它應是面積適度,功能合理,設備設施齊全的住宅,并且盡可能應用成熟的但價格適當的先進技術,同時還應密切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習俗的聯系,強調與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建筑文化相結合,從而創造出在品質上為廣大群眾喜愛,在經濟上又能接受的上乘住宅產品。
 
參考文獻:
  1. 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2004年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住宅設計規范(2003年版)GB50096-1999,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02年版)GB50180-93,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潍坊市| 澳门| 肥城市| 乡城县| 江油市| 隆林| 微博| 肃北| 安多县| 宣威市| 和平县| 鱼台县| 灌南县| 乌鲁木齐市| 姚安县| 龙里县| 铁岭市| 华亭县| 南陵县| 霍州市| 霍邱县| 隆子县| 时尚| 讷河市| 万载县| 仙桃市| 无棣县| 枞阳县| 原平市| 新营市| 疏附县| 德阳市| 方城县| 沁源县| 沾化县| 德钦县| 会宁县| 阳信县| 荥阳市|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