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鋼筋混凝土柱的質量控制,重在過程。當出現質量問題后,應查找原因,及時分析處理。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是房屋結構中重要的承重構件之一。框架結構中較多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現澆柱,其質量直接關系到結構安全和使用。加強對現澆鋼筋混凝土柱的質量控制,分源頭把關、工序管理、質量保證體系、問題補救、監督管理、質量檢驗幾方面控制。
一、從源頭把關、控制質量
從源頭把關控制質量非常重要。鋼筋模板工程首先要控制鋼筋進場,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試驗報告,并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 的規定取樣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規定。鋼筋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等,平直無損傷。施工中柱受力筋采用機械連接,按《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規定,全程跟蹤取樣、送試驗室試驗、見證試驗結果,符合規定者才允許采用。
二、注重各道工序管理
控制質量要注重各個工序管理。從受力筋與箍筋的綁扎開始,要求:6肢箍,30根縱筋,對稱配筋,箍筋間距100。采用梅花形綁扎,鉛絲擰緊,保證鋼筋的正確位置。加強質量問題原因分析,針對問題個別處理。如出現: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執棒人員的操作技能不熟練,責任心不強,下料、執棒未嚴格按要求實施,局部出現漏振現象,以及混凝土澆筑時,一次下料厚度過厚,振動棒的插入間距 過大等問題均需及時糾偏。
三、加大現場監督力度
為保障防止質量保證體系運轉,要求現場管理人員管理到位,加大監督力度。
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對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內容包括:a.縱向受力筋的品種、規格、數量和位置;b.鋼筋的連接;c.箍筋品種、規格、間距;d.預埋件規格、數量和位置。重視保護層厚度25±5。拆模后,由業主、監理、施工單位人員對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進行檢查,做記錄,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對缺陷進行處理。
四、發現問題及時補救處理
現澆柱外觀質量缺陷有:露筋(柱內鋼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蜂窩(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漿而形成石子外露)、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長度均超過保護層厚度)、夾渣(混凝土中夾有雜物且深度超過保護層厚度)、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實)、裂縫(縫隙從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內部)、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等)、外表缺陷(構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等)。尺寸允許偏差:軸線位置8;垂直度13,層高±13;截面尺寸+8,-5;表面平整度8;預埋件中心線位置10。發現軸柱混凝土澆筑后出現大面積孔洞、露筋現象,屬嚴重缺陷出現了質量問題。針對此類問題應采取以下處理:先打掉出現問題,已澆筑的混凝土柱。同時編制具體施工處理方案措施,重新立模驗收,合格后再進行混凝土澆筑。
五、加強監督管理、防患于未然
加強監督管理,主要作好以下工作:a.做好混凝土澆筑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做好交底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施工記錄。b.重要特殊部位混凝土澆筑要編制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嚴格按方案施工。c.加強混凝土澆筑過程控制: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以現場測試為準,根據現場需要可適當增大坍落度,但必須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合理組織勞動力,嚴禁疲勞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