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為建筑工程提供第一手資料,是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的首要工序,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起橋梁和紐帶作用,它為各工序確保施工質量提供重要依據。由于工程測量貫穿整個施工過程,因此其速度的快慢、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工程施工進度。因此,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測量的速度,無論是對于降低工程成本還是實現現代化的高速建設都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工程測量工作的重要性
1、工程測量有助于設計人員對施工現場周邊的工程項目進行了解,明確施工范圍內是否存在地下管線以及這些管線是否會對建設過程造成影響。工程測量為工程設計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如果沒有工程測量,那么工程設計就無從談起。
2、由于工藝流程和用途的不同,建筑物各個部分對精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有些相差還比較懸殊,因此,工程建設的第一步就是對建筑物進行實地定位放樣。但如果對定位精度要求過于寬松,就容易造成質量事故;如果要求過嚴,則會給施工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這就需要通過工程測量來制定出合理的定位精度要求。
3、工程測量還能幫助施工管理人員選擇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方法,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消耗,降低施工成本。
二、提高測量速度的途徑
1、最大程度避免誤差的出現
工程測量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誤差,這些誤差有些是被允許的,而有些則會給整個工程的建設質量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必須進行重新測量予以消除,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工程測量的速度,進而拖慢整個項目的進程。因此,最大程度避免誤差的出現就成了提高測量速度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①合理安置測量儀器
在安放測量儀器時應選擇那些地勢平坦、通視效果好的地段,注意避開車流和人流,如果因條件限制確實無法避開,至少要保證地面的堅實。不要將儀器架設在井蓋或過于光滑的地面上,在大風天氣要注意將儀器放低,在冬季作業(yè)時應預先將附近的積雪清除??傊?,只有將測量儀器平穩(wěn)、牢固的安置后方可進行工程測量,從而保證測量精度。
②注意儀器的保養(yǎng)和校正
測量儀器要輕拿輕放,在往三角架上安裝時,應注意將固定螺栓擰緊,以防止儀器脫落摔壞;使用過程中應平穩(wěn)轉動,尤其是對于帶有阻尼功能的儀器,千萬不要劇烈轉動;測量儀器一旦出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做到早發(fā)現早解決,不能積攢,更不能讓儀器“帶病工作”。要派專業(yè)人員對測量儀器進行定期的校正,從而避免因儀器失準而造成的返工或重測。
③注意團隊培養(yǎng)
工程測量是一項集體性的工作,測量質量的好壞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每位測量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無論是記錄員、觀測員、司鏡員還是數據校核人員,無論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會整個工程測量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除了要定期對其進行相關培訓,還要注意保證作業(yè)組組員之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引入新設備
傳統(tǒng)的工程測量主要依靠經緯儀、水準儀等儀器對點的高程和平面坐標進行測量或通過對水平角、豎直角來確定點位,然后再測量人員的計算得出三維坐標,最后經繪圖人員根據這些坐標繪制出圖紙。這樣不僅增加了工程測量工作所需要的時間,還容易出現誤差。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計算機和全站儀在工程測量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測量人員可以將用全站儀搜集到的坐標、角度及高程等資料傳入計算機,通過專業(yè)軟件自動生成地形圖和斷面圖;還可以將相關坐標和高程等數據通過計算機輸入全站儀,從而快速、準確的進行放樣角度和坐標。這大大減少了人工計算的工作量和實際放線過程中由于人為原因而引起的失誤,使工程測量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3、采用新技術
在更新設備的同時,還要積極采用新興的測量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工程測量的質量和效率。下面對現階段應用較為廣泛的新技術進行簡要介紹。
(1)GPS定位技術
GPS定位系統(tǒng)主要由衛(wèi)星和地面監(jiān)控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GPS的用戶設備主要包括GPS接收器、數據處理軟件和終端設備。其中,GPS接收器可以捕獲到根據一定衛(wèi)星高度截止角所選擇的待測衛(wèi)星信號,在跟蹤衛(wèi)星運行的同時對信號進行放大、交換和處理。與此同時,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一個觀測文件,并通過數據處理軟件求出GPS接收器所處位置的三維坐標,最終計算出準確的測量數據。GPS由于其高效率、高精度的特點正在逐步取代傳統(tǒng)的地面定位技術,并且隨著技術的成熟,其定位范圍已經覆蓋從陸地到海洋和宇宙空間的廣闊領域。
(2)RTK技術
RTK技術是在GPS技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能夠實時提供流動站在指定坐標系內的三維坐標,且精度達到了厘米級,是GPS應用的里程碑。它的工作方式是將GPS接收器安放在已知點上對衛(wèi)星進行觀測,并將搜集到的數據調制到基準站電臺的載波上發(fā)射出去。而流動站則同時進行對衛(wèi)星的觀測和對基準站信號的接受,并經過自帶系統(tǒng)的對基準站發(fā)來的載波進行解調得到相位觀測量,最后通過OTF技術計算出流動站的三維坐標。
RTK技術的特點是不需要布設各級控制點,僅需一定數量的基準控制點就可以進行快速、準確的坐標測量,并利用相應的軟件一次性完成野外電子地圖的繪制,同時它還能根據已有的數據成果快速進行施工放樣,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工程的測量工作中。
(3)GIS技術
GI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tǒng))是空間科學、計算機科學、環(huán)境科學、測繪遙感科學與管理科學等學科于一身的新興產物,近年來獲得了迅速的發(fā)展,并且廣泛應用于環(huán)境與資源開發(fā)領域的工程測量當中。
GIS技術以地理空間作為測量基礎,通過對地理模型進行分析得到多種動態(tài)的地理信息,起基本功能是將有關數據轉換成地理圖形顯示出來,同時還可以對顯示結果進行相應的操作和分析。它的應用范圍較廣,能夠滿足從洲際地圖到詳盡的街道地圖的要求。
4、增強對測量人員技術水平
工程測量的主體是人,只有測量人員自身水平提高了,高新技術和設備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效用。因此,工程測量單位應經常組織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并堅持“強化能力、培養(yǎng)人才”的原則,對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重點提高測量人員在進行日常工作時所必須的知識、技能和素質,使其更加符合崗位要求。同時引入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書和技能證書等的考評制度,促使其進行自主學習,以便更好的達到增強測量人員素質、提高工程測量效率的目的。
同時還要注意提倡測量人員進行方式創(chuàng)新,例如: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所有的國家大地點均應以高斯正形投影計算出帶內的平面直角坐標,如果是比例尺大于1:1萬的測圖區(qū),還要加算其在帶內的直角坐標系。這項要求在業(yè)內被稱為“國家統(tǒng)一坐標系統(tǒng)”。但這一系統(tǒng)往往不能滿足實際工程的需要,因此有人提出了獨立坐標系的概念,就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的不同采取與之相適應的坐標系計算方法,待工程測量結束后再將其與“國家統(tǒng)一坐標系統(tǒng)”進行換算,從而在不違反相關法規(guī)的情況下大幅提高了測量效率。
三、結語
近年來,我國工程測量工作的技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從整體來看,仍舊存在著發(fā)展不平衡,無法滿足社會經濟建設發(fā)展要求的問題。因此,工程測量的企業(yè)和相關人員應積極推廣和應用新技術,促進工程測量方法與手段的更新?lián)Q代,將傳統(tǒng)的手工測量轉變?yōu)閿底只?、電子化、自動化的現代化工程測量,同時努力減小測量誤差,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加強對相關學科的研究,拓寬工程測量服務的新領域,從而開創(chuàng)工程測量發(fā)展的新局面,為推動我國工程測量科技進步而奮斗。
參考文獻:
-
張洪濤《GPS在測量工程中的應用》 北京:中國測繪出版社,2007
-
胡友健 羅昀 曾云 《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原理與應用》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3
-
王立峰 《淺談GPS測量與數據處理》 【J】《科技時代》2009.10
[4] 劉娟 《工程測量》[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9
[5] 李朝奎 李愛國 《工程測量學》[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