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交通建設高速發展,T型變截面連續梁技術在大型交通橋梁建設中使用越來越廣泛,本文發表在《硬質合金》上,是刊發工程師職稱論文范文,文章以東臺市東進橋擴建工程56mT型變截面連續梁施工建設為例,同大家交流交流56mT型變截面連續梁施工技術。
關鍵詞:56mT型變截面連續梁;施工技術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T-type uniform continuous beam technology in a large traffic bridge construction more widely used, I Dongtai Dongjin Bridge expansion project 56mT uniform continuous beam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for example, the same people continuous girder the AC 56mT type variable cross-section.
Keywords: 56mT type uniform continuous be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隨著交通建設高速發展,T型變截面連續梁技術在大型交通橋梁建設中使用越來越廣泛,本人以東臺市東進橋擴建工程56mT型變截面連續梁施工建設為例,同大家交流交流56mT型變截面連續梁施工技術。
東臺市東進橋擴建工程橋梁部分總長160m,主體為三跨五片變截面預應力連續梁總長130m:分11次澆筑張拉,橋總跨(10+37+56+37+20=160m),西邊跨為20m預制T形梁(7片),東邊跨為10m現澆T形梁,基礎為灌注樁。
現澆T型梁為后張變截面連續梁,是該工程的重點和難點。其主要施工程序為:支架搭設→預壓→鋪設底模(支座安裝)→安裝梁身鋼筋(波紋管)→支側模→安裝翼板鋼筋(波紋管)→分段澆筑→預應力張拉(流水作業)。
1.支架搭設
T型連續梁澆筑支架采用滿堂鋼支架。擬在中孔設24m跨通航孔,上部貝雷架梁,底高程為▽7.2m。在通航孔處設6根臨時灌注樁,通航孔每側設3根,每側灌注樁橫橋向中心間距5m,樁頂設置砼墩帽,長度為11m,頂高程為▽7.2m,臨時樁拆除時在樁外套一直徑2m的鋼護筒,鋼護筒用30T振拔錘振埋,埋入后,采用水泵排除護筒內積水和滲水。積水排除后,采用空壓機鑿除樁頂至河底沖刷線以下,人工清理拆除垃圾,鋼筋用氧炔氣割設備割除,拆除物由機動車輛運出場外。
在通航孔臨時灌注樁頂預埋鐵件,在順橋向架設20片長24m及40片長16m貝雷片,16m長貝雷片支架兩端支承在中墩砼承臺上。
在通航孔兩側以外現澆連續T梁段下橫向布設鋼管樁基礎,橫橋向排間距離2 m,縱橋向排間距1.5m,鋼管樁直徑Φ45cm,壁厚1cm,第一排鋼管樁中心距中墩墩中線3m,鋼管樁頂高程打至▽1.5m,底高程從▽7.5m~▽4.5m(詳見支架布置圖)。每排鋼管樁上端橫向擱置兩根35a槽鋼,槽鋼上縱向按鋼管腳手步距擱置20a槽鋼,上面再用腳手鋼管搭設連續T梁現澆支架。為便于高度調節鋼管上端裝有升降調節螺桿(上端升降螺桿裝有托盤),以調節支架高度和卸落支架之用。
2.預壓
支架搭好后,即進行預壓,支架預壓按T型梁自重乘以1.2倍安全系數用水袋置于支架之上進行預壓,水袋為不透水土工布縫制,內襯一層防水薄膜,以消除沉降及支架變形。
預壓期間,技術人員每日跟蹤定時觀測支架頂部和底部的沉降值,即時繪制沉降曲線圖,供支架計算之用,沉降穩定后再預壓1天再卸載,觀測時按每2m一個斷面進行觀測。
支架卸載后,繼續觀測一次支架頂部和底部的變形值,繪制在沉降曲線圖上,進行比較,并由此計算出地基的非彈性變形,支架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
根據計算數據進行支架調節,支架計算時考慮支架的彈性變形、支架桿件接頭的擠壓變形以及T型梁底模的預拱度數值等,支架調節用頂部升降螺桿來實現。
3.模板鋪設
支架調節好后即進行模板鋪設工作。
現澆T型梁對外觀要求較高,為保證外觀的光潔,美觀,T梁底模采用5cm厚木模上鋪設寶麗板。底模寬度與梁底等寬兩側釘小橡膠管,使之與側模連接密實不漏漿。側模為組合鋼模板,內側貼寶麗板,為了使寶麗板與鋼模板間粘貼密實,每隔2m沿豎向在鋼模間加一木楞,用小鐵釘將寶麗板釘在木楞上,現澆T型梁每一分段按圖紙的分縫要求模板一次成型,特殊異形部位用木模內貼寶麗板的方式。
為保證拆模后砼的表面光潔、平整,模板接縫齊平,木模縫口用海綿條夾緊,兩寶麗板接頭用膠帶紙粘貼。同時為卸模方便選用優質隔離劑。
因為分段澆筑,所以分縫處的模板根據不同部位的尺寸而制作,同時預留鋼筋波紋管等的位置,與側模、底模、接縫嚴密,用海綿條加螺栓夾緊,保證了不漏漿。
4.鋼筋、波紋管安裝
T型梁鋼筋分兩步制安, 鋼筋在加工場制作成型后現場綁扎,底模鋪好后進行梁身段的鋼筋綁扎,整板鋼筋等側模支好后再行綁扎,鋼筋保護層用5cm塑料保護墊塊控制。鋼筋在分縫處的接頭,按規范進行綁條焊。
波紋管用井字型鋼筋定位架固定在箍筋或主筋上,間距為30cm,先用扎絲按設計位置綁扎好后焊接牢固。
波紋管的連接用大一號的管道套接,并用膠帶包纏連接好,防止漏漿。
為防止砼振搗時振搗碰壞波紋管而導致鋼絲束無法穿入,事先在管內穿入略小于波紋管內徑的塑料管,并在波紋管端用膠帶包纏,以防砼漏入管內堵管。澆筑結束兩小時后,拉出塑料管,并將波紋管端頭用蛇皮布包住木栓塞住,以防止異物進入。
5.砼澆筑
T型梁模板、鋼筋骨架施工結束,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澆筑砼。
T型梁砼施工按圖紙要求分段進行,每一段一次澆筑成型。砼的水平及垂直運輸采用一臺HBT-60砼泵泵送。為增加砼和易性以適應砼泵泵送要求,在砼中摻入緩凝型減水劑,并經試驗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批準,每段澆筑時間控制在6~8小時完成。
連續T型梁的砼澆筑程序嚴格按施工技術規范和設計圖紙要求進行, 縱向分段、水平分層,平衡澆筑,各段間的接縫嚴格按施工縫處理好,保證新老砼結合良好。
砼按水平分層澆筑法施工,在梁體下部側模上安裝附著式振動器,分層密實,上部用插入式振搗密實,砼表面人工磨毛,分縫處槽木板做成垂直斷面,待第一期砼澆完后拆除木板,鑿毛接觸面,確保新老砼的結合。
6.T梁張拉
張拉順序為:高強鋼絲下料、編束、穿束→T梁達到規范要求強度→上錨具→ 預拉→T梁張拉→伸長量與張拉控制應力復核合格后錨固→封錨→灌漿→砼封頭。
待一段梁砼達到設計強度后,開始進行預應力張拉施工。根據該工程的特點選用YC-60A錐錨式千斤頂,2B4-500型油泵具體張拉施工。步驟如下:
a.首先將張拉機具送到監理工程師認可的檢測單位進行校驗,每張拉100次后再校驗一次。檢查制作好的鋼絲束綁扎是否牢固,總長度是否符合張拉要求,以及鋼絲束兩端有無彎折現象等。
b.將鋼絲束的鋼絲順序編號,在一端打齊并套上穿束器。將穿束器的引線穿入孔道,逐漸將鋼絲拉出到另一端。
c.安裝錨固端的錨具。將錨具套在鋼絲束外邊,然后放入錨塞,鋼絲按編號順序均勻分布在錨塞周圍。
d.安裝張拉端的錐錨式千斤頂。用鋼管搭設一個可移動的支架,用手拉葫蘆控制千斤頂的高度,將鋼絲按編號順序放進千斤端部的槽口內,注意鋼絲不得交錯,再將鋼絲卡入千斤頂外圈卡環的槽口里,用楔塊卡住,初步固定,拉動手拉葫蘆,使千斤頂與錨環端面成垂直狀態,用手錘初步敲緊楔塊。
e. 張拉。先開動高壓油泵,使千斤頂大缸進油,同時拉動手拉葫蘆稍稍放松千斤頂,在張拉力的作用下,由千斤頂自然調整位置與孔道軸線垂直;并檢查每根鋼絲是否達到長度一致,如發現有不一致時,退下楔塊進行調整,然后再打緊楔塊。預拉后繼續張拉,到達初應力(一般為張拉控制應力的15%)時暫停張拉,用鋼尺量出千斤頂活塞長度,到張拉控制應力的30%時,再用鋼尺量出千斤頂活塞長度,作為計算初應力以下伸長值的依據。
f.由于采用的是低松馳的鋼絲,張拉時僅考慮錨具的摩阻損失和錨具與錨墊板間的壓縮而引起的應力損失,不考慮超張拉影響,在達到張拉控制應力時,持荷3分鐘后錨固。
g.根據測出的鋼絲束的伸長量,與理論伸長值比較,如實際伸長值在理論伸長值的±6%范圍內,則頂壓錨塞。頂壓錨塞的力不低于張拉力的60%。
壓漿工作應完全密封連續操作,灌漿壓力最大為0.7Mpa的恒壓,灰漿自管道的一端注入,直到另一端出漿后,用木塞塞住出漿孔,繼續加壓,至流出清水結束壓漿。
隨著T型變截面連續梁在工程上的不斷應用,以及對基性能的不斷深入研究、工程實踐經驗的積累,T型變截面連續梁將會更好地滿足交通設計的各項要求,從而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論文發表期刊簡介:《硬質合金》是由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主管,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有色加工工業硬質合金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硬質合金信息網主辦的我國硬質合金行業的權威性科技刊物,創刊于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