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城市交通的日益便捷,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市政道路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從在道路施工過程中對一些質量控制要點進行分析和探討,并對如何挺高市政道路施工提出了一些見解。
關鍵詞: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現場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關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城市市容市貌,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市政道路工程在質量方面有了質的飛躍,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影響城市道路工程的質量因素很多,較難控制,大多數城市(特別是中、小城市)道路工程在質量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1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1制定合理的設計方案
市政道路多為政府財政籌集資金,在確定質量、進度、投資目標時有可能產生較大的隨意性。另外,市政道路設計時要結合本城市的近期規劃和長遠期規劃,綜合考慮與給排水、電力、燃氣及通信等管線的平面布置和交叉,避免發生大幅調整路線和管線布置沖突等現象。因此,建設單位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要與設計單位保持良好溝通和聯系,協調好各個管線單位間的關系,盡可能讓設計單位交出高水平的設計方案。
1.2提高質量意識,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施工管理人員是工程施工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更是質量的創造者。因此,要提高施工質量就要提高施工參與人員的質量意識,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以人為本,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增強責任感。另外,施工單位要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明確質量崗位職責且責任到人,制定和完善崗位責任制和工程質量考核辦法。對交付監理簽認的工程,施工單位要建立質量責任和大型結構物施工檔案以明確質量責任。
1.3加強施工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程的質量和壽命,所以材料的使用應遵循嚴格的審批程序。項目質量監管部門對工程材料的監管,應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的全過程。施工單位應建立嚴格的質量檢驗體系,質檢員若發現質量問題及時糾正。監管工程師也要嚴格控制材料的供應來源,對進場的材料進行檢查、抽樣測試和復試,以保證用于施工的材料的質量。
1.4充分發揮工程監理作用
在市政建設項目中實行工程監理制度對規范施工行為及保證工程質量具有重大的意義。建設單位應在合同中明確監理工程師的職權和責任,使監理工程師能科學、公正、獨立的開展工作,按圖監理。除此以外,現場監理工程師要做好質量監控,準確確定質量控制點,保證工程的總體質量,做好施工過程的旁站監理,若發現施工單位有不規范施工行為時,必須及時制止并發出整改通知書。
2 抓好工作銜接
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在施工現場解決實際問題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牢固樹立全局意識,抓好工作銜接。一是要做好道路與周邊環境的銜接,如結合交通管理合理設置無障礙坡道位置,結合周邊規劃合理預留路口和預埋管道共同溝等。二是要做好道路施工和綠化、管線等施工的銜接,要總體把握,加強溝通協調,避免相互扯皮和因綠化、管線施工造成的路面破損。三是要做好道路施工自身各工序的銜接,要縝密安排,確保道路施工各工序之間環環相扣、順利推進,避免因計劃不周全、材料準備不充分造成工期延誤甚至產生負面影響。四是抓好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的銜接,對于設計采用的一些路面新技術、新工藝,有關部門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組織專門力量從施工設備、技術水平、材料選擇等方面充分論證,并進行相關實驗分析,做好新技術、新工藝的培訓和消化吸收,確保實際應用能達到設計預期效果,真正把好事辦好、辦實,決不能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盲目實施。
3 嚴格把好設計施工質量關
3.1抓好設計質量管理
3.1.1是加強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杜絕設計漏洞;
3.1.2是要求設計單位在重點工程施工現場派駐設計代表,隨時掌握施工現場情況,解決設計的有關問題;
3.1.3是設計單位要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道路類別、級別和紅線寬度,橫斷面類型,地面控制標高,地上桿線與地下管線布置,以及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主要構筑物的技術要求等進行道路設計,設計中要認真執行設計規范,不得擅自更改設計標準;
3.1.4是重點抓好施工期間變更設計文件的質量;
3.1.5是應加大設計深度,詳細至每一處細部;
3.1.6是設計工作要有前瞻性,做好過路涵溝等的預留,預防性地減少將來破挖道路的次數。
3.2抓好施工質量管理
3.2.1是要加強對原材料的控制與檢測,對應用到工程的材料,按規定應實行招標的進行招標采購,送達工地現場的材料必須與中標樣品相符合。其他材料按合同約定進行采購,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應按規范要求進行嚴格檢查,從料源選擇、采購驗收、庫存保管、發放使用等方面加以預防。所有原材料進場前一律經過取樣檢驗,必須由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進場,對不合格材料及時清除出場,防止誤用。
3.2.2是對特殊工藝在招標時提出對承包商投入的機械設備要求,承包商必須要按照投標文件及合同要求投入技術人員及機械設備。
3.2.3是加強試驗檢測,按要求提供適應工程需要的試驗設備,按規范要求進行原材料、各種配比及各項技術指標檢測,用準備可靠的數據指導施工;工程試驗不僅能夠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提高經濟效益,也能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測控制以及工程質量評定提供依據。
3.2.4是加大自檢力度,各分項工程完工后,按規范要求的檢測頻率對已完工序的各項技術指標進行檢測,相應規范、標準進行全面自檢評定,提出自檢報告或轉序意見,并經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意。經檢測合格的工序方可轉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2.5是重點部位,重點控制。對出現問題的頻率較大、重點部位確定為質量控制點,針對工程可能出現的各種質量問題要制定好預控辦法,使問題消除于萌芽狀態。
3.2.6是要解決好進度與質量、效益與質量的矛盾。對因搶進度有可能影響質量的工序,以質量為核心安排生產,專人落實。堅決不能盲目地追求進度面忽略了質量。
4 采取合理措施加強現場施工質量管理
在經濟社會,質量管理理所當然地要和經濟掛鉤,但這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千萬不能本末倒置。質量管理措施要強硬有力,不能講人情,質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質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該換的要換,不得力的施工隊該清退的要清退,決不能心慈手軟,否則會給工程質量帶來隱患。質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過高過低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現在,指揮部對項目經理、項目經理部對施工隊都有了質量管理目標責任狀,光有這些大目標還不夠,還要具體細化,并確定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一些質量管理小目標。在實踐中我們總結出這樣的經驗,即是工程質量管理按月進行考核評比,在每月的月底召開質量會議,由各施工隊的質保人員參加,評述當月工程在質量方面的優劣,找出問題,提出改進意見,互相交流在質量管理方面的經驗。
結語: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過程中,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當動員各方面的力量,進行綜合化的管理,保障市政道路工程高質量地完成。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問題將會逐步得到解決,取得令人滿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胡向前.市政工程監理現場規范化管理的困境與對策[J].山西建筑,2008年
[2] 李明,黃升平.市政工程施工測量監理探討[J].地礦測繪,2009年
[3] 溫金祥,《淺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廣東科技》,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