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論建筑施工中多專業交叉配合的協調管理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工程時間:瀏覽:

  摘要:房屋建筑需要多專業、多工種、多單位密切配合、共同創造的,只有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證工程建設質量,才能確保工程的順利完成。本文擬從加強合同管理,優化設計,建立現場快速處置機制和運用科學的PDCA管理體系等方面入手,闡述施工中多專業交叉配合的協調管理。

  關鍵詞:交叉施工管理,PDCA管理體系

  建筑產品的復雜性、多樣性、各異性的特點,決定了建筑施工需要多工種、多專業、多單位各盡職責、緊密配合,才能建造出具有“經濟、適用、安全、美觀”等優點的房屋建筑。

  由于房屋建筑施工周期長,工序繁雜,各方在交叉配合上有時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地方,有的造成返工,有的影響房屋建筑使用功能,嚴重的甚至帶來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因此,如何協調好施工管理過程的交叉配合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本文擬從加強合同管理和優化設計,建立現場處置機制和科學的管理體系等方面入手,闡述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對各工種交叉配合工作進行協調管理。

  1 加強合同管理,是交叉施工管理的前提保證

  目前建筑市場專業分工愈加細致,專業分包現象普遍存在。各參建單位在工作范圍的界定上很難做到十分明確,且受利益的驅使,各參建單位都想少付出多收益,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遺漏等問題產生,這些人為因素帶來的問題,增加了協調管理的復雜性。因此,要從承包合同上給予完善、規范,特別是應在合同中明確各承包單位在整個工程項目中的責權利,針對各工種、各專業可能出現的交叉配合等方面的問題,在合同中明確具體的制約措施,并充分運用經濟杠桿,制定科學的獎懲制度,為項目的規范化管理提供前提保障。

  2 運用專業技術優化設計,為施工交叉管理打好基礎

  由于各專業設計都有各自的設計原則和處置辦法,通常是各自為政,自成章法,很少考慮在同一張平面圖上疊加其他專業的設計成果,這就導致了不同專業在后續施工中交叉作業,爭搶同一工作面,影響后續施工,甚至埋下安全、質量隱患,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以建筑專業為主,結構、水電、暖通等專業為輔,采用CAD圖層疊加技術,將各自的設計成果(如:管線、設備等)在各層平面圖上疊加,發現交錯、重疊的,應重點分析、逐一排除,消滅管線打架現象。對于集中走廊等位置的管線,應提供管線布置剖面圖,便于不同專業交底排查。

  3 建立快速處置機制,為施工交叉管理提供有效手段

  實際工作中,各專業、各工種、多工序的交叉沖突難以避免,因此,平時應按規范、規程的要求,不斷收集、總結、更新可借鑒的經驗,編制《快速處置技術手冊》,讓管理層到操作層統一意識。當出現相互交叉擠占同一空間等沖突問題時,能快速、妥善得以解決。

  現將管理實踐中較為常用的一般處置機制歸納如下:

  3.1 遵循“操作員對班組負責,班組對專業隊伍負責,總承包、監理、設計對業主負責”的機制,實現化整為零,分工明確,避免無序管理。

  3.2 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設備,先主體后圍護,先結構后裝修,先主體后附屬”的機制,避免工序、流程倒置,管理混亂。

  3.3 先布置管徑較大的管線,后布置管徑較小的管線,遇管線交叉時,應小管避讓大管。因小管所占空間位置較小,造價相對較低且易于安裝。

  3.4 壓力流管道避讓重力流管道。管線交叉時,應將重力流管道對標高的要求作為首要條件給予滿足。

  3.5 各種管線在同一處垂直方向布置時,線槽或電纜在上水管在下,熱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風管在上水管在下,且盡可能使管線呈直線,相互平行不交叉。

  通過建立上述處置機制,實現各專業、各工種、多工序的“和平共處”,使后序施工順利實施。

  4 應用PDCA管理體系,為施工交叉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施工過程的各專業、各工種、多工序的交叉沖突,存在點多面廣,情況復雜的特點。需要有“PDCA管理技術”這樣的科學管理方法來解決交叉沖突,優化施工管理。

  4.1 PDCA管理體系的實質

  PDCA管理體系又稱為“戴明環”,是由Edward Deming提出來的科學管理方法,通過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fON) 4個階段、8個步驟循環完成的一種管理體系。PDCA管理體系中各環節緊密聯系,每次循環都有新的目標和內容。每循環一次,就實現一定的質量目標,解決一定的問題,通過不停地轉動,使質量水平不斷的得以提高。

  4.2 應用PDCA管理機制,提升交叉管理水平

  PDCA管理實質是提升優化管理的過程,施工過程的各專業、各工種、多工序的交叉沖突事件,較為常見。這里就以“墻角管道先行安裝,影響墻角粉刷質量”的問題為例,闡述PDCA管理在在具體實踐中的運用。

  4.2.1 計劃階段,也稱P階段

  這也是PDCA體系中最基礎、最關鍵的一環。它主要包括制定計劃,研究問題,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擬定對策和措施等,概括起來包括4個步驟。

  4.2.1.1 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

  一般可通過設計排查、現場巡查等方式,收集、分析、統計以往工程原始記錄,總結經驗;也可通過與標準、規范、規定對照等方式,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現多專業、多工種間的交叉、沖突點。

  一些在施工管理實踐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通過這一工作步驟,就能及時被發現。例如:墻角粉刷與管道安裝交叉施工,出現粉刷施工難操作,導致粉刷質量差等問題。這就為下一步驟的工作提供了研究的對象。

  4.2.1.2 分析影響施工問題產生的原因

  如上例,通過分析,發現影響墻角粉刷質量的原因是由于“操作空間小,施工組織無序,缺乏溝通”等因素造成。由此可見,以第一步驟工作為切入點,從工序質量、施工質量、安全隱患等方面,深化分析,查找、甄別產生問題的原因,能夠分析出影響研究對象的多方面因素,有利于下一步驟的工作開展。

  4.2.1.3 找出影響施工問題的主要因素

  通過進一步分析,就能得出結論,顯然“施工組織無序”是影響墻角粉刷質量的主要因素。但在現實管理中,影響施工問題的原因可能多種各樣,情況復雜,難以一眼找出主要矛盾。這就要求管理者熟練掌握合同、規范、規程的要求,加強專業間的溝通,這樣才能高效、準確地確定矛盾的主要因素,才能為在擬定對策環節找到有效突破口。

  4.2.1.4 擬定對策和措施

  針對 “施工組織無序”的問題,管理者擬定“先局部粉刷,后管道安裝”的原則,并制定出“先將管道后陰角部位500mm左右寬的墻體粉刷(留施工縫),再進行管道安裝,最后進行大面積的抹灰”的施工方案指導施工。

  由此可知,這一環節是PDCA管理最為重要的部分,對策制定的可操作性、合理性、科學性,將直接影響后續三個階段的工作效果。因此在制定對策過程要反復考慮對策制定的原因、目的,實施的時間、地點、人員和方法等6個方面的問題。要做到事事有依、事后有據、切實可行,否則將影響這一循環的實際效果。

  4 結論

  總之,一項優質的房屋建筑是集多專業、多工種、多單位密切配合、共同創造的智慧結晶。為保質、保量、如期完工,施工交叉的協調管理不容忽視。只有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運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解決多工種交叉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確保工程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規范C,B/TS0326—20o1[s].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1

  2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3

  3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8.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合山市| 双鸭山市| 饶河县| 天祝| 辛集市| 秦皇岛市| 长子县| 禹城市| 胶南市| 南皮县| 贡山| 临颍县| 松溪县| 志丹县| 荥经县| 河源市| 铜山县| 枣庄市| 紫金县| 唐河县| 咸宁市| 浏阳市| 石门县| 蒙阴县| 城市| 康乐县| 府谷县| 涟源市| 武平县| 周至县| 建始县| 商南县| 永安市| 平安县| 西宁市| 兰西县| 梅州市| 六盘水市| 房山区|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