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關于混凝土應力學論文文獻摘選有哪些?引用參考文獻要選擇典型的文獻,指的是最能夠代表和表現特色的參考文獻,能夠更客觀地反映研究問題的本質,并針對于論文的主題。挑選的文獻必須是真實的,不能是虛構的,這樣才能更好的代表客觀事實,并且該文件是有充分根據的,易于接受和說服。以下是匯總的部分關于混凝土應力學論文文獻摘選,供作者參考。
凍融循環后再生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及損傷模型研究
摘要:本文通過改變凍融循環次數,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和粗骨料取代率100%的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及抗凍性能的影響規律,以抗壓強度損失率,質量損失率和動彈性模量損失率作為損傷變量建立凍融損傷模型,并針對內蒙地區對再生混凝土抗凍性進行壽命預測。研究結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劈裂抗拉強度與凍融循環次數呈反比關系,凍融循環每增加50次,抗壓強度平均下降33.1%,劈裂抗拉強度平均下降33.0%;在凍融前期,普通混凝土與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相差不大,但隨著凍融次數的增加,二者性能均出現劣化且再生混凝土劣化程度大于普通混凝土,根據動彈性模量損失率建立的凍融損傷模型擬合精度更高,凍融損傷模型的建立可以直觀清晰地反映再生混凝土宏觀的力學性能變化。
石粉對高強機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摘要:為了研究玄武巖機制砂的石粉含量對高強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學性能的影響,配制不同石粉質量分數(3%,5%,7%,9%,11%)的C70機制砂混凝土,借助核磁共振(NMR)、差熱-熱重(TG)同步試驗以及場發射掃描電鏡試驗(SEM)研究其力學特性和微觀形態.研究結果表明:利用石粉等質量代替機制砂能夠配制出滿足力學性能要求的高強機制砂混凝土,在保證水膠比不變的情況下,石粉質量分數為5%~7%的混凝土力學性能指標最佳.石粉良好的微集料填充效應與堿性碳酸鈣的生成使水化產物C3S和CaCO3微界面區結構更加密實,而Ca(OH)2在CaCO3表面生成大量晶體,致使Ca(OH)2晶粒細化,從而提高界面黏結作用,使得界面過渡區得到明顯改善;該研究成果可為高強機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石粉的利用提供理論參考.
鋼筋混凝土桁架拱橋承載力加固的力學性能對比分析
摘要:由于設計標準的原因,早期的鋼筋混凝土桁架拱橋不滿足現代交通需求時,需做承載力加固處理。采用粘貼鋼板、全部截面箱型轉換和關鍵截面箱型轉換等3種加固方法,通過Midas/Civil和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軟件建立某桁架拱橋加固前后的計算模型,對比分析其在靜力、動力和穩定性等方面的加固效果。結果表明:全部截面箱型轉換加固在改善結構受力,降低結構下撓變形,提高剛度及穩定性方面優勢明顯;粘貼鋼板加固在提高面外剛度和穩定性方面表現不足;關鍵截面箱型轉換加固由于其結構本身缺陷,加固效果不理想。
推薦閱讀: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論文適合投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