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變電站工程施工實踐中,必須樹立和堅持一個最基本的工程管理原則,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進度。
關鍵詞:進度控制,質量預防控制
進度控制:采用科學的方法確定進度目標,編制進度計劃與資源供應計劃,進行進度控制,在與質量、費用、安全目標協調的基礎上,實現工期目標。
質量控制:為達到工程創優質量要求所采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稱為質量控制。這就是說,質量控制是為了通過監視質量形成過程,消除質量環節上所有階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滿意效果的因素。
一、進度控制:為了促進變電站工程施工進度和保證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做好質量控制克服由建設單位進行質量控制的片面性和放任弊端;使得保證每項指標滿足質量保證體系。達到施工質量控制和進度控制的均衡、協調是保證建設工程如期、保質完成的最有效的手段。如果做不好合理有效工期計劃,必然使工期難以控制,產生各類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如有些工程邊施工、邊出圖、邊估算,邊采取措施,雖可以控制眼前出現的問題,但這是一種盲目的工作方法,達不到工期控制目標。還會因工期計劃不周,無法合理組織施工,造成工期延誤。在施工現場,通常運用以下兩種方式實現工期進度控制:根據工程工期計劃、工程量以及工序流程編制《工程施工橫道圖進度計劃》和《工程施工進度網絡圖計劃》,根據進度計劃合理投入和配置施工技術力量、設備物資等資源。
一是利用橫道圖計劃建成施工進度。將報送業主、監理工程審批后的進度計劃編制出月(旬)作業計劃和施工任務書,安排落實到班組,布置到位,調配好人力、物質和資金。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檢查、記錄和發現影響進度的問題,掌握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并采取適當的積水和組織措施,做好協調工作,排除施工中出現的矛盾,實現動態平衡,保證工程項目施工嚴格按照計劃進度進行。
二是建立網絡圖計劃施工進度。進度計劃和調整施工進度計劃的控制和其他管理活動一樣,也是一種周期性的循環,及編制進度計劃、執行進度計劃、建成計劃執行的情況,最后是采取措施正和調整偏差,然后再進入下一個循環,即“PDCA”循環,又稱“戴明環”。再進度控制中,一般是利用網絡計劃的方法對進度計劃的執行進行糾偏調整,較為有效的一種方法是采用“工期成本”優化原理,也就試當發現施工進度泄后于計劃時,要充分考慮趕工成本和工期壓縮可能性后,有計劃地琢次壓縮工費最低的工序。針對建設項目進展的全過程,對計劃進度與實際進度發生偏離,無論是進度加快、進度泄后都會對施工組織設計產生影響,只有積極、認真、嚴肅地把握和執行施工工序,才能對無法預測的施工質量問題,做到事前控制,避免施工質量問題的擴大,造成返工等損失,工程質量是在工序產生的,工序控制對工程質量起決定因素。當切實把工序納入嚴格的管理,才能及時掌握工程質量及資料統計、現場查驗,目標控制實現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保證工期進度。
二、質量預防控制:在變電站土建施工中,一個良好的工程質量是在施工過程中一步一步做出來的,精心管理出來的,而不是靠最后檢驗出來的。為了把好工程質量應該從帶有誤導性的事后檢查把關轉向事前控制,真正做到“策劃在先、樣板先行、預防為主”的目的,分析找出每道施工工序常見的問題,認真研究對策,提出合理處理辦法,從而提高每道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
工程《項目管理實施規劃》是項目部編制變電站對施工全過程的組織管理、技術、安全、質量、經濟、進度等的綜合性指導文件,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部各專業人員根據每個項目的工程特點認真編寫,并做好相關審核批準手續,必須按照審批后的文件嚴格在工程施工執行與落實。
工程開工前,由項目總工或技術負責人組織對整個變電站土建工程施工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同時認真組織學習項目6大主要管理性文件(項目管理實施規劃、創優實施細則、安全實施細則、亮點策劃方案、強制性條文、工程質量通病)等,在各分項工程施工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向參加該項目施工的所有施工隊班組和配合工種進行詳細技術交底,交底的內容包括圖紙交底、分項工程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等,通過技術交底讓每個分項班組明確知道變電站工程的基本情況,總體的布置,各個間隔設備基礎軸線、尺寸、標高、預留孔洞、預埋件、材料規格及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藝等技術要求,明確工序搭接、工種配合,施工方法、進度等施工安排,明確對質量、安全采取的措施和要求。
例如:一是測量放線控制。常規變電站工程占地面積均非常之大,設備基礎非常多,測量放線控制難度大,常見有放錯線、定錯位的問題,變電站工程土建施工對定位及標高要求高、精度準,定位及標高的錯位將直接影響到安裝及安全問題,這是土建施工要重點控制的方向,正確做法是對勘察測量單位給定的原始座標點進行有效復核,復核無誤后,方可根據這些座標點引測到變電站內,在站內建立至少三個可通視的永久性座標樁,對座標樁做好復核工作,經審核批準后,才能根據此永久座標樁進行測量放線,根據座標樁放出場地平面控制網、各間隔軸設備基礎、主控制樓、配電室、主變基礎等軸線,做好測量記錄,各軸線的樁必須牢固的固定好,用鋼管進行維護,標識清楚,嚴禁人為擾動。
測量復核所有放出的定位軸線,必須由其他技術人員進行復核,引測的永久座標點應不一樣,以防止放線測量的人和復核測量的人犯同樣的錯誤,基礎開挖完畢后,還須對軸線樁進行復核,檢查是否在土方開挖的過程中對軸線樁進行了擾動。當軸線樁準確無誤后方可進行基礎施工。
二是構、支架基礎施工質量控制。一般比較常見的問題有:定位偏差大,標高偏差大,混凝土澆筑時杯芯模位移浮起,拆模時芯模難拆、混凝土漏漿、蜂窩、麻面、工藝不美觀、成品保護不到位等。
具體控制辦法是當基坑開挖完畢后,對基坑底定位、修邊、抄平,待符合圖紙要求后方可進行模板安裝,在澆筑完畢后再次檢查基礎軸線,基礎面抹平后再次復核基礎面標高,杯芯木模要固定牢固,杯芯木模要用整塊復合板做模板,四角拼縫刨光壓緊,芯模外表面涂脫模劑,底部盡量不設置封底板,由于封底板在拆除時非常難拆除,這樣會導致在拆模時對澆筑完成后的設備基礎造成破壞,不設置封底板利用在澆筑混凝土至杯口模下口邊緣時,利用裝滿砂子的蛇皮袋填滿杯口,這樣會避免杯口模板浮起而造成杯口內的標高,同時給拆模帶來非常大的方便,在澆筑混凝土時,要在芯模四周均衡下料和振搗,待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約20~30分鐘時進行二次振搗,這樣會避免混凝土澆筑出現蜂窩、麻面等質量缺陷,在澆筑過程中必須派專人進行看模,注意觀察芯模是否有位移并作及時調整,在混凝土達到初凝時杯芯模拆除采用2個千斤頂首先進行松動,利用手動葫蘆或人工進行拆除,杯口模板可以繼續利用,這樣提高施工進度同時也節約了施工成本。在構支架基礎拆模時,一定要注意成品的保護,根據構支架的尺寸定制成品保護套進行棱角成品保護。
目前,隨著國家電網建設的不斷發展,工程質量的重要性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工期質量的好壞已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要搞好質量管理和控制必須根據“人員、設備、材料、工藝、環境”五項指標來做出合理的計劃安排,根據項目的不同特征,建立健全系統的質量管理標準和管理體系,質量控制在建設工程中起關鍵作用,是形成工程建設公民實體的階段,也是形成最終產品的質量的階段。所以,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是工程建設的根基,也是施工合理完成的重要因素;在工程建設項目形成的全過程中,對可行研究、項目、決策、工程設計、工程施工、竣工驗收五個階段各個環節影響工程質量的主導因素要進行嚴格有效地控制、預防、減少或消除質量缺陷,因此項目部應建立自檢體系,加強施工過程的自檢、交接檢和專職質檢員的專檢。
要對工程施工環節進行嚴格的動態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動控制,施工中認真檢查,施工后嚴格把關。搖加強施工單位內部管理,項目經理、質檢員、特種祖業人員要達到全部持證上崗。嚴格執行“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精心施工,滿足施工工藝的規范標準和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環保的條件和要求。做到對項工程頂目負責,對社會負責,建造人員滿意的建造產品。
面對日益激烈競爭的電網建設市場,變電站工程施工質量就是企業形象和生命,,我們要站在企業在變電站施工項目管理中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施工質量的重大意義,堅持以“質量取勝、信譽取勝”的經營施工戰略,以科學管理、規范施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思想和部署,抓好施工進度,確保工程質量,才能促進施工企業可持續發展。
以上為常規變電站工程施工中常見的進度與質量問題預防控制,在工程施工中會經常出現,而且也很難控制的,但在變電站施工中也是必須要控制的,不然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變電站工程創優質量,就對變電站土建工程施工進度與質量淺談以上幾點,與各位同仁進行交流,有不足之處,請給予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