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通過對建筑物進行觀測可以準確掌握建筑物當前狀態,分析建筑物具體質量情況。建筑物沉降作為重要檢測項目之一,通過建筑物沉降檢測可以準確反映建筑物當前質量狀況,為建筑物質量提升的方案制定提供真實數據。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復雜環境的建筑物沉降檢測方法實踐,希望可以起到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建筑物;沉降;檢測;環境
建筑物沉降測量即對建筑物下沉情況進行測量,一般由于建筑物本身環境較為復雜,所以相關技術人員在測量建筑物沉降狀況時往往也需要在復雜環境下進行。而為了應對復雜環境可能對建筑物沉降測量結果帶來的不利影響,技術人員需要充分考量建筑物沉降測量技術具體情況,之后制定與待測建筑物匹配度最高沉降測量方案,以確保沉降測量質量。
1、建筑物沉降檢測方法
1.1沉降觀測
一般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工期往往比較長,且建筑工程竣工后建筑物還需要使用多年,因此建筑沉降檢測并非是一項可以一次性完成的作業,往往建筑物沉降觀測需要很長周期,且技術人員需要結合相應建筑工程項目具體建筑物結構、施工進度、基礎荷載增加、建筑物地基等情況,來制定相應建筑物沉降觀測計劃。一般存在以下情形時技術人員需要進行建筑沉降檢測:(1)重型加工設備(高精度)安裝期間;(2)建筑物的煙囪建設高度每增加15.00m需要觀測一次;(3)高層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主體結構每增加1-2層,需要組織一次建筑物沉降檢測;(4)施工企業長時間停工后再次復工前需要進行建筑物沉降檢測,并建筑施工停工期間需要2.5月左右進行一次沉降檢測;(5)鍋爐砌筑(工業)過程中需要對建筑物沉降情況進行檢測;(6)建筑物前后左右進行開挖或堆土后、軟土地基建筑物基坑暴雨后或者大量積水后需要進行建筑物沉降觀測;(7)建筑物基坑開挖后出現大范圍降水后需要對周圍建筑物沉降情況進行檢測。沉降觀測中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嚴格執行四固定原則,即在建筑物沉降檢測過程中需要使用固定水準點;固定路線、方法、觀測周期;固定水準尺與水準儀;固定觀測人員與檢測成果形式等。
1.2沉降檢測路線圖繪制
為了保證建筑物沉降檢測質量,技術人員需要先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全面掌握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之后,制定相應檢測路線規劃,并明確測站儀器具體擺放位置等,以確保接下來建筑物沉降檢測工作可以順利開展[1]。在檢測路線設計上如果支線較多、路線復雜時技術人員可以繪制相對應觀測路線圖,在之后每一次建筑物沉降檢測上都運用此固定路線、固定觀測站等,以全面保證建筑物沉降觀測數據實際應用意義。如果技術人員在測量中由于施工材料、施工車輛等堆放或者停放,導致無法在原測量點進行測量,可以適當調整觀測位置,但觀測點一定要遵循水準測量原理,不可對建筑物檢測精度造成不利影響。
1.3初次觀測
建筑物沉降初次觀測十分重要,如果建筑物初次觀測準確度不夠或者觀測存在錯誤,會對建筑物之后整體質量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而且一般初次沉降檢測無法進行補測,因此相關技術人員必須要確保首次觀測精準度,以確保整體建筑物質量。建筑物沉降初次檢測時相關技術人員往往會使用單程雙測站的觀測方式,選擇兩次觀測數據平均數作為最終觀測數據,來保證觀測數據準確性[2]。
2、沉降檢測方法實踐——以C工程項目為例
2.1工程概況
C高層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建筑總面積為86500.00m2,建筑包括地上27層,地下2層,建筑物高55.00m,建筑標準參考相關國家建筑標準。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包括土方工程、基坑工程、主體建筑工程、裝修裝飾工程等。施工企業為了保證整體工程質量,對工程結構、施工等進行精細化設計,并制定相應建筑物沉降測量方案,對整個建筑物建設過程中建筑物沉降情況進行測量。施工企業通過每次沉降數據比對,檢測建筑施工質量,保證建筑整體質量。
2.2沉降檢測原則與方案
根據該工程項目具體情況,施工企業組建專業建筑測量小組,且該小組需要從建筑之初一直到竣工驗收后四個月內對建筑物沉降情況進行定期測量。對建筑物沉降觀測選擇常規沉降觀測方法與激光雷達目標物實時檢測方法,構建完善建筑物沉降檢測體系。
施工企業還制定相應沉降檢測原則,具體如下:(1)在觀測中技術人員要將儀器視距盡量調控一致,前后最佳視距控制在30.01米左右,且最大不可超過50.01m。(2)觀測選擇成像清晰情況下進行,盡可能避免周圍存在施工機械振動時對建筑物沉降進行檢測。(3)觀測完畢后應閉合于水準點上。(4)該工程建筑物沉降檢測前后視觀測采用同一根水準尺[3]。(5)觀測之前確定好相應觀測點。
施工企業按照水準點與觀測點布設相關要求,確定該工程每一個觀測點,并制定好相應觀測路線,科學指導該工程建筑物沉降觀測工作,確保沉降觀測質量。在水準點布設上,施工企業選擇在建筑物施工附近穩定且可長期保留,并避開車流量較大鐵路、公路、地下管線、倉庫堆棧、交通干道、地勢低洼、松軟的回填土等地質上,確保對此建筑沉降檢測固定性與準確性。在觀測點布設上,施工企業依據JGJ8-2016(《建筑變形測量規范》)的要求,并結合該工程項目具體情況對觀測點進行設置。觀測點設置要求包括建筑物大轉角、核心筒四角等每15.00m左右或者每隔2-3根柱基處設置一個觀測點;建筑物后澆帶、裂縫兩側、沉降縫兩側、基礎埋深懸殊處、天然與人工地基接壤處、填挖土方分界處等地設置相應數量觀測點;對在膨脹土地區及地質復雜地區,在承重內隔墻中部設一定的內墻點,并在室內四周及中心設地面點等。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復雜環境的建筑物沉降檢測方法要求較多,相關施工企業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制定建筑物沉降檢測計劃。施工企業在檢測計劃制定上還需要結合相關工程具體要求,不斷優化檢測方案,以確保建筑物沉降檢測質量。
參考文獻:
[1]張來安.復雜條件下基坑施工對周邊環境及支護結構的影響分析[J].施工技術,2018(8):82-86.
[2]黃宏軍.城市高層建筑物沉降監測與穩定性分析[J].建筑·建材·裝飾,2019,000(006):149.
[3]李茁,王田苗,胡坤磊.復雜環境下的激光雷達目標物實時檢測方法[J].激光雜志,2018,039(003):
推薦閱讀:建筑工程材料論文怎樣發表評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