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勾勒新時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中國方案與創新路徑選擇的根本指引和遵循。基于分析新時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面臨的六大挑戰與邏輯思考,本文提出融外交引領、互聯互通、民心相通、風險應對、技術援助路徑于一體的新時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其基本框架涵蓋五大支柱:創新國際合作機制,聚焦“一帶一路”,創新增強戰略互信的對外輿情傳播,創新國際危機管控和化解機制,創新對外技術援助模式。
【關鍵詞】新時代 地球生命共同體 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習近平同志作出“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判斷背景下,新時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面臨諸多嚴峻挑戰。當今世界單邊主義和霸凌主義盛行,國際戰略穩定與平衡受到嚴重沖擊,發展中國家的和平發展利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區域安全風險加劇,地緣沖突此起彼伏,戰略互信不足導致大國博弈愈演愈烈。而面對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白色污染”等全球性的嚴峻挑戰,僅僅憑借一國之力根本無法有效解決,必須依靠國際社會通力合作。新時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亟待創新路徑選擇。
新時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勾勒新時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中國方案與創新路徑選擇的根本指引和遵循。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必須尊重客觀的自然規律,既不能過分強調“純粹”的自然,也不能片面夸大人的能動性。人類與自然界產生極為密切的相互作用,人類雖然被自然界制約,卻能夠改造自然界,為自己創造更和諧的、更符合新形勢新變化的生存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系就是能動性與受動性的統一。
一是從受動性和必要性而言——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之母。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和演化的產物。馬克思說:“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恩格斯則勾勒出人的發展過程:從綱、目、科、屬、種的動物,到脊椎動物的形態,最后產生了有自我意識的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自然界。恩格斯說:“人首先依賴于自然。”針對人的普遍性,馬克思強調:“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現在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人既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同時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馬克思認為,作為自然存在物,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而并非凌駕于自然之上或者存在于自然之外。恩格斯則生動地闡述道“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二是從能動性和可能性而言——勞動能夠創造環境。馬克思主義認為,與所有動物相比,由于對于自然規律擁有正確認知并能夠對其正確運用,人類才更強大。為了延續生存和持續發展,人必須進行勞動。而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化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馬克思倡導憑借積極的和能動的實踐活動,以實現“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類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
三是從發展路徑和愿景而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馬克思、恩格斯以非凡的洞察力提出了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在人類邁向共產主義的進程中,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自身的和解,這是正確處理人、自然、社會關系的最高價值目標。“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基于人類對于自然界的貪婪索取,恩格斯提出了振聾發聵的經典論斷:“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概述。作為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重要論述的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黨的十九大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成為中國參與新時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燈塔指引和思想遵循。建設美麗中國成為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永續發展的新時代強音。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精髓在“六大原則”中得到深刻體現。“六大原則”的邏輯統一性體現在和諧共生、金山銀山、民生福祉、統籌兼顧、法治保障、全球治理。和諧共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同志多次對“兩山論”作出與時俱進的深刻闡述。民生福祉——“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統籌兼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法治保障——“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全球治理——“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國將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全球環境治理作出積極貢獻,“雖然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但我們有信心和決心實現我們的承諾”。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根本遵循。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提出具有劃時代和里程碑式的意義,是新時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思想指引。
推薦閱讀:建筑識圖技能訓練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