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近幾年來,我國通過全面推進新建建筑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一系列措施,積極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發展綠色建筑,是當前節能減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盡管目前國內關于綠色建筑技術、綠色建筑政策以及綠色建筑的管理都己經有一定的研究,但是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速度依舊緩慢,發展前景模糊不清。在這種狀況下,思考我國綠色建筑的建筑管理,實現綠色建筑管理的科學化和綠色化,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管理;科學發展
《建筑科技》(雙月刊)創刊于1989年,是由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建筑刊物。
1 我國綠色建筑管理現狀
中國正處在一個建筑業飛速發展的階段,國家和中央對建筑的節能減排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而綠色建筑是能顯著提高能源效率并減少能源消耗的重要途經,因而大力發展發展綠色建筑是必然的趨勢和刻不容緩的任務。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以魯布革水電站項目為標志,我國建筑業管理制度邁出了重大的改革步伐,我國的建筑管理制度也日益和國際接軌,日益成熟的建筑管理制度和模式為中國城市的快速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這種現狀的原因除了中國綠色建筑起步晚起點低之外,也與我國在發展綠色建筑上有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政策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和措施以及社會環保意識的集體缺乏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將建筑管理與建筑“綠色”的內涵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結合,強調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
2 政府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在整個綠色建筑發展的過程中,全球的各個政府都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推動者的角色。可以說,政府對綠色建筑發展的支持力度直接決定了綠色建筑前進的腳步的大小。2.1 完善綠色建筑管理的法律法規縱觀走在綠色建筑發展最前沿的發達國家如美國和英國,立法始終是其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我國在這一方面從無到有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如:2004 年,建設部頒布實行《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管理辦法》;2005 年頒布實施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并首次頒布了編制 5 年之久的《中國綠色建筑導則》;2006 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但是,由于我國綠色建筑的相關立法起步晚,至今還沒有專門的綠色建筑法和綠色建筑管理法。現有的這些法規中雖然有很多積極鼓勵綠色建筑的條文,但由于缺乏強制性,對實際操作和實施沒有必然的保障。因此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國家和政府的首要任務,也是實施綠色建筑管理的第一步。2.2 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的開發美國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綠色建筑分級評估體系—“能源與環境設計先導”(Leedershipin Energy and viromentalDesign, 簡稱 LEED),而英國更是于 1990 年就首次推出了著名的名的“建筑研究所環境評價法”(The Building 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lunentAssessment Method, BREEAM),這也是國際上第一套實際應用于市場和管理之中的綠色生態建筑評價辦法。有效而成熟的評估體系是綠色建筑管理的重要評價和指導,但是適應我國現狀的成熟的評估系統目前尚未開發出來,我們可以參照發達國家已有的評估體系,在符合中國國情、科學調研和實踐的基礎之上,發展出切實可行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
3項目管理的有效發展模式
綠色建筑只是建筑類型的一種,其項目管理模式必定是基于傳統項目管理模式基礎之上的。在傳統的工程項目設計管理中,一般是由建設單位通過設計任務書明確設計要求,委托設計單位進行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再由施工單位、材料/設備供貨單位和監理單位負責施工建造。因此傳統的工程項目管理中,并沒有專門的部分負責綠色建筑這部分的研究和咨詢。因此,在綠色建筑的項目實施中需要設有專業的綠色建筑咨詢單位,負責從設計到施工全部過程的咨詢和指導工作。在采用相關的項目管理模式的時候,譬如采用國外比較適用于綠色建筑項目的常用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DB 模式、CM 模式、PMC 模式等,只需根據每個模式不同的流程,由不同的負責人與綠色建筑咨詢單位進行配合,就可以在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上發展出適應綠色建筑的科學的項目管理模式。
4 改進綠色建筑的運行管理
在整個建筑設計實施過程中,運行管理一直是被忽略的一直到上個世紀 80 年代才開始有國家研究建筑的整體運行管理策略,而在我國這個階段的管理直至現在才開始有所關注和研究。綠色建筑概念的一個重要組成方面是必須考慮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性,而建筑的運行階段占到了整個建筑全生命時限的 95%以上,是關系到綠色建筑建設成敗的最后一環,要實現綠色建筑的真正的科學管理就必須要保障其運行管理階段的水平。如果運行管理沒有做好,就會縮短建筑的壽命,也就造成了建筑功能和資源的極大浪費。由于運行管理階段,除了建筑設計前期就做好相關的調查與策劃外,更多涉及建筑運行過程中的維護與使用,牽涉到相關的使用單位和個人,包括開發商、物業和業主等。必須提高所有人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和態度,加大綠色建筑科學使用的宣傳教育,同時還要有長期的監督和跟蹤管理服務。規劃先行拓展可持續發展空間。建筑節能工作的開展和綠色建筑的推廣,離不開政府的超前引導與監管。經濟日報介紹的案例和理念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例如,深圳市光明新區堅持規劃先行,實施整體規劃,合理規劃空間布局;南京市積極編制出臺了建筑節能圍護結構應用、建筑節能能效標識等一批技術標準,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和成熟經驗向技術標準的集成。發展綠色建筑,應努力做到規劃先行、標準先行,既要進一步明確并嚴格落實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標準和要求,又要加強對新增建筑的節能管理,著力抓好設計、施工階段執行標準的監管力度。
5結束語
在當代,綠色建筑在中國的推廣仍存在諸多的障礙和困難,除了認識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以及強有力的法律法規外,更重要的是與綠色建筑項目相適應的、行之有效的建設管理措施與方法的缺乏。要實現綠色建筑的目標,建立科學合理的建筑管理模式策略,提高綠色建筑科學行管理技術水平是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l] 張金玉.綠色建筑管理模式研究.山東.山東科技大學,2009.
[2] 王勇,于海豐.關于綠色工程項目管理的探討.建筑經濟 2006(11)39-41.
[3] 薄衛彪,周明.常用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在綠色建筑項目中應用的研究 . 工程管理學
報 2010 (2):46-49.
[4] 張立山,孟德光,朱天志,董艷英王.影響我國綠色施工發展的原因及策略 [ 綜
述 ] [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08 (9):77-80.
[5] 韓繼紅.劉景立.楊建榮.綠色建筑的運行管理策略[J]. 住 宅 科 技,2006):23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