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加強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做到以人為本,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通過多種方式,把握施工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科學預測安全生產的發展趨勢,實現對施工生產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有效控制,才能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生產。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productio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very necessary. To do the people-oriente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coordinate all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to grasp the weak link of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ake the scientific predi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a full range and whole process of effective control, the to ensur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in product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加強企業自身隊伍的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對施工項目部的管理成為了施工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的重中之重。然而項目部的管理重點又是施工現場的管理。施工現場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進度及施工企業的效益和發展,所以堅強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文就建設施工現場管理進行分析討論。
一、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隱患
(一)安全施工隱患
安全意識是做好建筑施工現場安全工作的關鍵,現場施工的安全工作是關鍵到整個工程進程的工作。按照《建筑法》第45條:“施工現場的安全由建筑施工企業負責”。企業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施工第一責任人,項目經理是項目安全施工第一責任人。但是施工現場的無論企業負責人還是項目經理,或者施工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將施工現場安全工作擺到應有位置,未能真正認識到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重大,安全措施是否做到位了,或者管理是否做到位了,都存在僥幸心理。
(二)現場施工技術隱患
由于施工人員的素質不高.在對技術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員的施工安全培訓又不到位,在施工現場很多對《建筑法》、《安全生產法》、《JGJ59—99》等國家有關的建筑施工安全規范執行貫徹不到位,導致一些技術操作不當。主要表現:未能按建筑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操作,造成橫向掃地桿搭設錯誤或不全,腳手板未滿鋪或腳手板上雜物多,材質差和不牢固;立桿基礎不平、不實,無排水措施等,存在違規做法較多,直接導致一些安全隱患,模板支撐系統不規范,缺乏穩定性,支撐垂直度不夠好,并且還存在著鋼材與木材混支現象,縱橫支撐力量不均衡;拆模的時候違規操作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存在著大規模的拆模等,施工人員現場施工過程中操作不當,是引起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主要原因。
(三)安全監管隱患
在目前的安全監督工作中,仍不免存在著某些形式主義。有些安全監督人員只著重于外在的一些安全表象,但是在實際的安全監督過程中,安監部門不但要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還應與安全管理的資料相對照,這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施工現場的安全情況。而且,應該強調的是,安全監督部門在施工過程的跟蹤檢查與管理過程中,應重視隱患治理,決不能打感情分、關系分,否則就無法達到預先診斷、超前控制的目的。
二、建筑現場施工安全工作具體管理措施
(一)施工現場的合理規劃及布置
多數情況下,當建筑工程圖紙和規劃圖確定后,施工單位就開始編制建筑施工組織設計。但設計中往往對安全施工很少提到或一筆帶過,使建筑施工事故隱患從一開始就被埋下,隨著施工進度的進行,事故隱患便逐漸暴露出來。因此必須要建筑施工組織設計與建筑施工安全設計同時編制,對整個施工作業區和工人生活區統一安排,整體部署,切忌邊施工、邊設計、邊安裝。為了提高現場安全管理的策劃水平,將各種宣傳、警示標語、安全防護設施、危險源標識和控制措施等管理與技術資源都納入策劃范圍,并深入到每個單項工程和施工作業的現場中去。
(二)抓好安全生產教育與培訓工作
安全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造成的。如果要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只有加強干部和職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術素質,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施工現場的安全教育主要有職工的三級安全教育、每班班前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上崗前安全教育、變換工種工人安全教育等。安全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生產技術知識、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安全生產操作技能、事故案例等。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要做細、做實。有些安全管理人員為了方便,在辦公室坐上幾天,把整個項目的安全教育記錄全做好了,工人并沒有真正受到教育,結果是害人害己。也有些進行了教育,卻未能做好記錄,把自己所做的成績一筆抹殺了,出了事故還要承擔未進行安全教育的責任。
(三)扎扎實實做好安全生產檢查工作
施工現場的生產作業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危及職工的不安全因素是隨著作業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要達到有效防止事故的目的,必須通過安全檢查的手段對施工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測、預報和預防。項目部組織的安全檢查要求一周一次,公司對項目部的安全檢查要求一月一次。檢查的關鍵在于嚴、深、細、實。檢查人員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處理問題能力,在檢查時不能走馬觀花,不能走過場,要能找出所有的事故隱患,否則將失去安全檢查的意義。檢查到的事故隱患要安排專人整改,確保整改到位。存在重特大事故隱患的,不能心慈手軟,要堅決停工整改。隱患整改后還做好復查工作,防止有未整改完畢的隱患存在。
(四)加強現場安全監督
事故的發生除少數是意外所致,多數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安全檢查可以發現隱患,避免或消除事故的發生。因此,應加大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督管理力度。對違章指揮、操作,冒險作業要責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頓,規范項目的施工安全行為。安全人員要加強對施工現場材料、設備的檢查;實行配電三級保護措施;檢查防雷接地等裝置是否符合要求、“三寶、四口、五臨邊”及個人防護等設施是否符合要求,以免對人員造成傷害。對危險性大的腳手架、起重機搭設和拆除、機械設備吊裝、用電設備工作、基礎土方開挖等工序要派專人進行監督和控制。
(五)落實安全資金投入,運用科研成果提高安全防護能力
加大安全管理投入,更新安全設施,采用新工藝、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設備,改變傳統落后的施工工藝。對危險性較大的作業,用機械化或自動化代替手工操作,不斷改善作業環境條件,通過加大科學技術的投入含量,用于減少人為的錯誤,防止安全事故發生,不斷提高施工技術管理水平。
三、現場安全管理
(一)腳手架工程
1、立桿
除頂層可以搭接外,其余各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應交叉布置,相鄰立桿接頭不可設在同步同跨內,錯開距離不小于500MM,立桿的搭接長度不小于1M,不少于兩個扣件固定。立桿的橫距在1.05-1.3M之間為宜,縱距在1.5-1.8M間為宜。
2、水平桿(大橫桿)
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可以搭接或對接,搭接時,搭接長度不小于1M,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對接時,接頭不可設置在同步同跨內,橫向水平桿(小橫桿)應設置在縱向水平桿的下側,主結點處必須設置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靠墻一側的外伸長度不大于500MM,作業層的小橫桿應等距離設置,且不大于縱距的1/2,即900MM左右。
3、剪刀撐
每道剪刀撐跨立桿的寬度在5-7根為宜,且不小于6米,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在45度-60度之間,腳手架外側面必須在兩端各設一道剪刀撐,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大于15M,剪刀撐斜桿宜采用搭接,且長度不小于1M,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剪刀剪必須隨立桿和水平桿同步搭接,其下端必須支承在墊板上。
4、橫向斜撐
高度24M以上的腳手架橫向斜撐應至少每隔6跨設置一道,兩端必須設置一道,在同一節里,由底到頂層呈之字型連續設置。
5、連墻件
腳手架連墻件是防止腳手架失穩的重要保證,它可以采用柔性拉結和剛性拉結,柔性拉接是在建筑結構內預埋鋼筋環,用小橫桿頂住墻面,并在立桿與小橫桿交叉點附近用鋼筋繞住立桿與鋼筋環綁牢,形成一支撐一拉結,拉筋應采用4MM以上的鋼絲擰成一股,不少于2股拉緊,柔性連接一般僅能用在高度25M以下的腳手架上。
6、腳手板鋪設的要求
施工作業層應滿鋪腳手板,可采用木板、竹片板等,腳手板兩端與水平橫桿固定,接頭長度不宜大于150MM。
(二)建筑機械設備
1、塔式起重機
重點檢查起重機的檢測報告,現場查看各類限制、限位裝置和保險裝置,塔式起重機的操作、指揮人員是否持有有效證件上崗作業。
2、龍門架
重點檢查架體的安裝是否穩定可靠、限位保險裝置是否齊全有效,制動是否靈敏可靠、斷繩保護是否有效、纜風繩必須使用9MM以上的鋼絲繩可靠錨固、吊籃是否有安全門和側面檔板、樓層卸料平臺防護是否嚴密、避雷針、接地是否可靠。
3、中小型機具
重點檢查各類防護裝置是否齊全有效,傳動部分運行狀況、有無接地、接零保護等等。
綜上所述,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滲透到每一個施工環節,關系到每一位施工人員,只有把這種管理的理念和重要性,由管理人員傳播到每一位工人的思想里,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共鳴,才能比較完全的貫徹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施工安全管理做好了,才有資格去參加一系列的評獎評優,為所有參建單位爭得榮譽,為所有參建單位創造安全生產這個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