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海草房民居建筑是膠東沿海地區獨具特色的生態性建筑,也是具有濃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遺產,其所具有的和諧的形體美、嚴謹的空間美、古樸的自然美以及純熟的技藝美等審美特征,充分地展示了其自身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美學價值。文章分別從和諧的形體美、嚴謹的空間美、古樸的自然美以及純熟的技藝美四個方面對膠東沿海地區海草房民居建筑審美特征作了簡單分析,以期這種具有濃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遺產在新時期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海草房;審美特征;生態
膠東地處沿海,地理位置特殊,在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響下其夏季多雨潮濕、冬季多雪寒冷,也造就了獨特的氣候條件。在這樣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之下當地居民為了避雨防曬、保暖避寒,根據建筑經驗,并充分運用智慧建造出了海草房這種膠東沿海地區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斑駁的石塊墻體、高聳的屋脊、厚厚的海草屋頂以及屋頂上覆蓋的漁網組合而成的宛如童話世界中草屋的民居就是膠東沿海地區別具一格的民居建筑——海草房。
在中國,乃至在全世界,海草房都可以稱之為最具代表性的生態性民居建筑之一。這種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煙臺、威海、青島等膠東半島的沿海區域,是在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影響之下而產生和出現的地方民居建筑,在反映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當地的風土人情的基礎上也將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完美地展現了出來。同時從海草房這種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中也可以發現、挖掘和整理出當地獨特的歷史信息,所以,其具有極大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海草房取材自然,完美地詮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統一,使其又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
一、膠東沿海地區海草房民居建筑的歷史發展
據有關專家的調查和考證,膠東沿海地區海草房這種民居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只是那個時期的民居還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民居建筑,僅僅是當時人們簡陋的棲身之所。秦漢以后到宋金以前的這段時期,才逐漸形成了海草房這種真正意義上的民居建筑,也是在這一時期海草房這種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筑被人們所熟知和了解,并成為膠東半島廣為流傳的民居建筑類型。到了元明清時期,海草房獲得了繁榮發展。
明清時期,在膠東沿海地區,不管是廣大農村,還是城鎮,其民房大多都是草頂房,以海草為材料苫頂。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磚墻代替了原來的石墻,海草房經過代代相傳保存到現在,榮成地區海草房比較集中,還保存有距今200多年歷史的海草房。海草房屋頂的陰坡面在經歷過無數次風雨之后早已經長滿青苔,在體現海草房這種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的悠久歷史的同時也在向人們傳達著海草房的厚重與耐久以及代代相傳的難以割舍的情結。
二、膠東沿海地區海草房民居建筑審美特征
(一)和諧的形體美
不管是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建筑比例,還是尺度,亦或是色彩、質感等因素都是構成膠東沿海地區海草房民居建筑和諧的形體美的重要因素。膠東沿海地區氣候條件獨特,多雨多雪,夏季潮濕,冬季寒冷。當地居民為了提升房屋保暖避寒、避雨防曬的實用功能。同時也為了使排水更加的便捷,做到冬天不存雪、夏天不存水,海草房民居建筑的整體造型尖頂而高聳,在屋面建造中往往將海草房的脊高與檐高保持很大的比例,通常控制在1:1~1:1.5范圍之內,保持這樣比例的海草房民居建筑自然屋面坡度很大,呈50度角的人字形坡形屋頂結構也更利于排水。
海草民居建筑的庭院一般是三合院或者四合院,以三合院居多,庭院深度一般在8~l0m之內,可以說庭院較小,但是在保持了合適的空間尺度的前提下,又可以營造出不一般的效果,給人帶來一種簡單自然的心理感受和溫馨舒適的情感體驗,讓人在生理、心理以及情感中都能感覺到舒適和親和。在海草房民居建筑色彩方面其在呈現出協調、統一的特點,但又具有多元化。如海草房民居建筑尤為集中的榮成巍巍村,其村落海草房建筑色彩在整體上來看相對統一,但從單個海草房來看,屋頂與墻面的色彩又各不相同,富有變化。銀灰色的屋頂與深褐色的墻面形成了亮與暗的對比,暖黃色的房頂與黃灰色的石墻則營造出了暖色調區域,相對統一而又富有變化的色彩給海草房民居建筑增添了一種色彩的美感,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另外,松軟的海草與堅硬的石墻在海草房建筑中相得益彰,也使海草房民居建筑和諧的形體美的審美特征進一步凸顯。
(二)嚴謹的空間美
空間美也是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審美特征之一。膠東沿海地區海草房民居建筑院落與院落之間具有層次感,在院落的轉變中利用有限的土地創造延續的空間,營造出一種綿延不絕的悠遠之境,更是拓展了空間的實用功能。海草房民居建筑大多從街門至照壁、照壁至正房劃分為內外二區,分別作為過渡空間和居住者日常聚會的場所,在有序的區位分布和排列中形成了空間的序列美。
另外,三合院或者四合院的布局是膠東地區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常見布局,建筑風貌大多是圍合而成的封閉式院落,整體結構完整而嚴謹,庭院的南側為院墻或者是倒房,北側為正房,廂房部分在左右兩側,在庭院建筑結構上不但呈現出對稱均衡的特點,在功能方面更是展現出一定的完整性。受“圍墻開窗,朱雀開口”容易惹事生非、麻煩不斷等出現不良狀況的影響,很少有庭院在墻上進行開窗,也使得整個庭院都處在墻壁的完全封閉之中,有效地降低了外界喧囂對內部的影響,使居住者在安靜舒適、溫馨質感、安全的空間環境中生活,增強了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同時,栽種植物和擺放花境則在海草房民居庭院處比較常見,目的是為了在為庭院增添綠色、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的同時實現庭院綠化和生活藝術的融合,讓居住在可以更好地感知四季的交替和變換,可以在庭院中欣賞滿園的鮮花,在夾雜著海草味的習習微風中,在腦中呈現出倚欄觀海的美好景象。因此,可以說膠東沿海地區海草房民居建筑在嚴謹的結構關系中體現出一種實體創造的美,是一種具有秩序的美感,而非憑空臆造的美。
推薦閱讀:《建筑節能》雜志,創刊于1973年,是由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中心、清華大學建筑節能中心和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材料分會協辦的國家級建筑節能專業技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