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步入良性循環,呈現市場主體多元化,政府調控宏觀化,經濟活動國際化等特征。我國的建筑材料市場也隨著建筑業的飛速發展而空前繁榮。建筑材料作為建筑工程的基本要素,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建筑物質量等級,結構安全,建成后的使用功能等。因此建筑材料的檢測和質量控制一直是建筑工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內容。
關鍵詞:建筑材料; 檢測; 質量控制
Abstract: Through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into benign circulation, presenting market diversification, government regulating macro,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market is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ilding materials is the the basic elements of construction, whose quality direct impacts on the whole building quality grade, the structure safety, and use function after completion, etc. Therefore, the building material test and quality control has been a important content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test;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我國建筑工程由于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所引發的質量事故屢見不鮮,各地紛紛出現的“豆腐渣工程”給建材質量敲響了警鐘。
這些不合格建材之所以能流入建筑工地被使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建材生產企業門檻低,小企業小作坊比比皆是,這些小企業小作坊為了增加競爭力,一味靠低價銷售獲取利潤,對質量根本不重視,為了降低成本不惜在原材料、生產工藝、質量控制方面的要求一降再降。這些低價產品繼而沖擊正規廠家的產品質量,帶動行業質量下滑。第二、施工單位對建材質量不夠重視,建筑材料無計劃供應、不規范堆放、混堆、無標識,管理不當,不采取相應的措施,使材料(如水泥、鋼材)日曬雨淋變質、銹蝕,失去原有的性能。 建筑材料檢測不及時、漏檢(如水泥存放超三個月),使不合格的材料當作合格的材料使用,造成不應有的質量安全隱患。 施工中鋼筋焊接(搭接)工藝水平低,焊接后未及時檢測控制就直接使用,影響了設計上使用的鋼筋原材料力學性能,必影響工程質量。 建筑材料半成品構件(如預制大梁、混凝土普通磚),未到強度齡期,未經過檢測就直接使用,造成不必的質量事故。第三、現場監理未履行材料見證取樣和送檢制度中見證職責,責任心不強或與施工方串通一氣。所謂見證取樣和送檢是指在監理單位見證員見證下,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有關建筑材料,由施工單位專職材料取樣員在現場取樣或制作試件后,送至符合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試驗的一個程序。而實際上許多工程的材料是在材料根本未批量進場的情況下由供貨商直接送至檢測機構的,往往出現檢測報告是合格的,而實際投入使用的材料卻是不合格的,因為監理見證的材料與實際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根本不一致。更有甚者檢測結果未出來,而材料已進入工地施工環節。因此原材料的質量控制特別重要,必須根據國家、行業的相關標準、規范,對建筑材料的各項技術指標進行試驗、檢測,并對其是否合格做出準確的判斷,以免將質量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設中。
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至關重要,建筑材種類繁多,各種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后必須根據相關的規范要求進行試驗檢測,其檢驗的項目也必須符合國家、行業、地方的相關要求。建筑工程主要使用的材料有:水泥、鋼筋、砂石料等等,比如水泥應該檢測其安定性、強度、細度、凝結時間等;鋼材應該檢測其抗拉強度、冷彎及反復彎曲、焊接質量等;碎石主要檢測其強度、級配、壓碎值指標、含泥量、堅固性等;砂主要檢測其級配,細度模數,含泥量等;混凝土主要檢測其抗壓強度、和易性、塌落度等。
試樣的采取 試樣必須具有代表性,一般是在一批材料里抽取不同部位的規定數量的樣品作為試樣。取樣的位置及方法也必須符合要求,不得特意的為試驗而做試樣,比如在采取鋼筋焊接試樣時,嚴禁特意的制作試樣。試樣的數量對試驗結果的準確性也有很大的影響,若數量太少、取樣的方法及部位也存在偏差,那么試驗的誤差也就大大的增加,有時候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果。因此,試樣采取的方法、數量、部位等都必須符合要求。
試驗誤差 引起試驗誤差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試驗的方法不正確、試驗環境的溫度及濕度的影響,人為因素等。尤其是試驗操作人員不按照要求進行試驗,其試驗結果往往不僅僅是誤差而是錯誤。比如有的試驗人員在進行鋼筋拉伸試驗時,當鋼筋出現縮頸時便停止了,而不是將鋼筋拉斷,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此得到的伸長率結果是錯誤的,該試驗也是一次人為的失誤。由于鋼筋沒有拉斷,而得到的伸長率要遠遠低于實際值。其原因有可能是操作人員將鋼筋拉伸試驗與鋼筋焊接拉伸試驗混淆了,鋼筋焊接質量檢測不需要測伸長率,因此只需要鋼筋出現縮頸就可以停止。因此,必須掌握好正確的試驗方法,避免出現錯誤。
有時候,同一組試件的試驗結果數據離散性比較大,為了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應該對一些材料的試驗結果數據進行適當的處理。比如進行水泥膠砂強度抗折試驗時,若其中一個試件的強度值超過了平均值的10%,那么就應該剔除該數據,而直接將另外兩個的強度值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另外,混凝土及砂漿的抗壓強度平均值都有各自的計算方法,而并非簡單的將數據相加完事。計算得到的結果,尾數應該按照四舍五入單雙法進位,其位數也必須滿足要求。 試驗結果有時候會其預期的過大活過小,同一組試件的試驗結果數據有時候也會差距懸殊,或者同一試件的各項技術指標出現矛盾的現象,對于這些結果,必須要認真對待,必須查明原因,及時進行重新檢測
質量控制措施勢在必行,為確保建筑材料的質量,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必須進行檢驗。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器具、設備等必須具備質量合格證,其規格、型號以及其技術性能指標檢測報告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所有進場材料必須報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并按要求采取試樣進行試驗,對于試驗不合格的材料必須清理出現場,嚴禁將不合格材料用于建筑工程。 對于實行生產許可證和安全認證的制度的產品,應該具有許可證編號及安全認證標志。在材料選購前應該復核檢查其生產許可證及安全認證標志的原件,以防假冒偽劣。
當建筑材料到達施工現場后,應該檢查其規格、性能指標、數量、產地、外觀質量等是否與采購合同要求及樣品一致,若有偏差,則要求返回。對于重要的材料、設備,需要特別關注的產品,應該派人到生產現場進行監督、控制。比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就必須派技術人員到商品砼廠內進行監督其生產過程,監督其是否按照配合比設計要求進行配料;檢查其水泥、砂石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其攪拌時間是否符合要求等,確保混凝土的拌合質量。但是,這也是施工單位比較容易忽視的,從而造成材料的質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對工程建設造成不利影響。 強制性檢測,為了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確保結構的安全性,防止質量通病的產生,嚴禁任何的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設。根據設計及國家、行業規范要求以及地方主管部門的規定,需要進行項目檢測。常規檢測項目有:主體結構(梁、板、柱) 砼標號及鋼筋數量檢測,鋼筋抽樣檢測,混凝土試塊檢測,加氣塊兩項性能(外觀質量及強度)檢測(非必檢測項目),瓷磚性能檢測,鋁合金門窗三項物理性能檢測等,這些項目都是強制性要求必須檢測的項目。
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前提與保障,只有把好了材料的質量關,建筑工程的質量才有保障。因此,對于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必須進行檢查、檢測,確保其質量合格,規格型號、性能指標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但是,很多的建筑材料產品種類繁多,各個生產廠家的實力參差不齊,建材市場缺乏嚴格的、規范的管理,從而導致很多的假冒偽劣產品大量的流入建材市場,這也給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帶來的很大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對建筑材料進行檢查、檢測,還是可以確保原材料的質量。
總之,我們要加大對建筑材料的監管力度,各司其職,堅決杜絕相關質量問題的發生,避免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