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工程擔保制度主要針對建筑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而提出。推行工程擔保制度就是要把建筑市場中的各個主體有效的聯系到一起,使得擔保合約約束主體間的行為,避免各主體出現嚴重的失信行為,減少資源的浪費,推動我國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信息管理,建筑管理,建筑助理師論文
企業信用是在當今市場環境條件下必然發展的內容之一,使企業最為寶貴的無形資產。本文針對我國建筑企業在生產運營中產生的一些信用信息管理問題,提出了加強教育宣傳工作、完善建筑企業的信用法規和推行工程擔保制度三種措施,以期保障我國建筑市場的健康運行,不斷優化配置資源使得建筑行業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企業信用信息管理是企業在當今經濟環境下進行企業規劃發展所需實施的重要內容之一。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一方面對我國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另一方面也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各行業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建筑市場不斷進行完善。盡管如此,我國建筑企業在信用信息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嚴重違背了我國建筑市場的發展趨勢,造成了資源浪費,建筑成本高等現象,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
1 企業信用信息的管理的重要性
在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信息管理越來越成為企業進行企業管理的一種方式和必要手段。企業信用信息管理不僅涉及企業信用,直接作用與企業的發展和聲譽,而且企業信用信息管理也是企業進行信息管理的重要內容。
企業對信用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企業的信用信息是信息資源的一部分。企業信用信息反映的是企業的信用和聲譽,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得不和各種行業、各類部門、各種資源進行交易活動,而企業的信用信息便在交易中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使得企業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其次,企業的信用信息管理是對企業內部各種規章制度實施的保障。企業為了獲得長期發展,實現有效管理而制定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內部規章制度的制定有效的穩固了企業內部的利益關系,但規章制度的實施需要企業信用作為保障。失去了企業信用的規章制度就不會產生其應有的效果。最后,企業的信用信息是降低企業風險的有效手段。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總會產生貸款和現金結算等活動。此時,不良的企業信用就會使得這些活動變得困難重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從而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反之,良好的企業信用便會極大的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發展速度。
2 我國建筑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現狀
我國建筑行業在獲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近年來,盡管我國不斷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加大對建筑市場的管理規范力度,但仍有一些企業為了獲取利潤而鉆法律漏洞,造成了建筑市場秩序的混亂。
2.1 工程款、貨款拖欠
工程款和貨款的拖欠自我國建筑行業發展初期便存在與各建筑企業中。建筑企業所涉及資金量較大,企業在進行日常的生產活動中難以避免的發生各種形式的貸款。在企業項目的具體運作中,由于各種人為或自然的原因導致項目產生入不敷出現象,企業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對工程中所涉及的材料資金、分包工程款和工人工資等進行拖欠,對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社會和諧產生不良影響。個別企業為了降低項目的運作成本,使用低價劣質材料、偷工減料等,使得工程的質量標準大大降低。除此之外,建筑企業向銀行獲得貸款后不能及時還貸,對我國金融機構的正常運行造成損害。
2.2 非法轉包、借用現象普遍
一些建筑企業為了獲取項目的承建權,在進行招投標過程中采用一些非法手段,中標后對項目進行層層分包。有些建筑企業為了提高本身的資質水平,為了入圍招標資格,進行借用操作。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項目經理、施工人員進行借用工作。這些現象使得建筑施工中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了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
2.3 建筑市場信息不對稱
建筑市場信息不對稱是建筑行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由于建筑市場中涉及主體較多,各主體不斷進行博弈,信息的不對稱造成各主體的信用基礎損害。在過程施工的整個過程中,業主、承包商、監理方、供貨方為了自身利益隱瞞對自身有害的信息,且夸大對自身有利的信息,影響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
3 建筑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的改進措施
3.1加強教育宣傳工作
加強教育宣傳工作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政府應對建筑企業的信用加大監控,對建筑行業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及時給予重視和解決,提高建筑企業的信用信息管理意識。其次,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市場賦予的作用,對失信企業進行打擊,積極配合政府維護市場秩序。
3.2完善建筑企業的信用法規
我國對建筑企業的法律法規有效的遏制了建筑企業運行中的不良信用現象。但是,目前我國建筑信用法規仍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個別建筑企業有機可趁。為此,我國相關部門應根據建筑市場目前的具體情況和發展特點,不斷制定和完善信用法規,尤其要注重對企業的信用信息意識控制,可適當加大對企業失信行為的懲罰力度,加大執法力度,為法規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惠瑤. 國內外企業信用信息管理初探[J]. 現代情報,2007,12:184-186.
[2]仲叢友. 企業信用信息管理機制研究[J]. 商場現代化,2008,21:47-48.
[3]劉曉峰,齊二石. 建筑企業信用評價系統研究[J].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62-66.
[4]鄺真,于競博. 建筑企業信用管理的缺失與改進[J]. 經營管理者,2013,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