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裂縫成因分析及防治探討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工程時間:瀏覽:

1引言
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自重輕、保溫隔熱性、隔音性優良、可加工性好、施工方便等優點,廣泛應用于混凝土結構的填充墻體。但是由于人們對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特點認識不足,對施工工藝不熟悉,質量控制不嚴,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墻體開裂、滲漏等質量問題,對建(構)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推廣應用。
2裂縫出現的部位及特征
1、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與梁柱、剪力墻交接處,該處裂縫沿梁、柱、剪力墻邊緣呈水平或垂直分布。
2、跨度較大墻體的中部,常出現豎直裂縫或八字型裂縫。
3、墻體灰縫處,裂縫沿灰縫方向呈水平或豎向分布,裂縫寬度逐漸減少,有的具有貫穿性。
4、門窗洞及預留洞的四角處,該處由于應力集中常出現斜裂縫。
5、墻體開槽、穿墻套管處,處理不當易出現局部開裂。
6、墻面抹灰層面層局部,裂縫一般只出現在粉刷層,而砌塊墻體沒有開裂,呈不規則狀。
3成因分析
3.1材料方面
1、干縮是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重要特性。其干縮率為0.3-0.45mm/m,隨著含水率的降低加氣混凝土砌塊會產生較大的變形。早期失水較快導致其變形發展也較快,一般出場放置28d能完成50%的收縮,規范要求其出釜停放期不少于28d,但由于市場供不應求,加氣混凝土塊剛出爐冒著熱氣就被搶運到工地使用,大部分收縮變形還沒有完成。
2、制作加工本身的質量缺陷。加氣混凝土砌塊表面有松散顆粒,有的松散顆粒甚至深達2-5mm。
3.2設計方面
1、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是后砌的非承重圍護墻體,在墻體過長、過高時未采取加強構造措施。
2、門窗洞口及預留洞口等應力集中區,未采取合理的連接構造措施。
3、墻體開槽、穿墻套管處線盒及插座四周,無細部處理要求。
4、門、窗洞四周墻體未作加固處理,門、窗安裝后引起墻體變形開裂。
5、廚衛間等與水接觸墻面未考慮防排水、泛水等措施,加氣混凝土塊因吸濕性大引起開裂滲漏。
3.3施工方面
1、砌筑前,加氣混凝土砌塊澆水濕度控制不好。澆水濕潤是為了使砌塊與砌筑砂漿有較好的粘接,適量澆水是為了保證砌筑砂漿的強度及砌體的整體性。加氣混凝土砌塊出釜含水率約為35%左右,以后逐漸干燥,施工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規范規定砌筑前兩天澆水濕潤,砌筑時水浸入砌塊面深8-10mm使得砌塊與砂漿有很好的粘接性。實際施工中雨天露天堆放或過量澆水現象很多,過量的水造成混凝土砌塊吸水膨脹,抹灰后失水體積收縮引起抹灰層開,澆水過少時混凝土砌塊吸收砂漿中的水分,致使抹灰層早期失水強度過低,產生干縮裂縫。
2、加氣混凝土砌塊與其它塊材混砌。因加氣混凝土砌塊干縮較大,混砌容易造成砌體干縮裂縫的產生。
3、開槽線槽、線盒等時未用輕型電動切割機,隨意剔鑿,產生的沖擊荷載造成震動過大,擾動墻體開裂;有的部位開槽較淺,抹灰厚度不足而沿槽開裂。
4、非標準磚塊不用鋸割而隨意砍鑿造成砌塊缺棱掉角,有的碎磚上墻,砌塊排列不合理,砌筑時未錯縫搭砌或搭砌長度小于砌塊長度的1/3,造成砌體通縫而引起開裂。
5、砌筑至接近梁、板底時未留一定間隙而一次性砌筑到頂,砌體干燥收縮造成砌體與梁、板底結合部位產生水平縫。
6、砌體與混凝土墻、柱拉結鋼筋數量和長度不足,拉結鋼筋與砌塊模數不匹配折彎壓入磚縫,造成砌體與混凝土墻、柱之間拉結不牢固而產生豎向裂縫。
7、墻體底部未砌筑高度不小于200mm較高強度的防潮層,而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直接砌筑,底部易碰撞和濕水產生開裂。
8、抹灰前基層處理不干凈。起了隔離劑的作用,砂漿在砌體表面形成一層“皮”,而引起抹灰層的空鼓、開裂。
9、冬夏施工未采取專門措施。冬季施工晝夜溫差凍融使砂漿失去粘接力,夏季抹灰后因溫度過高使砂漿失水過快造成強度低、粘接力差而開裂。
10、未采用配套的專用砂漿而用普通砂漿。普通砂漿與加氣混凝土砌體的物理力學性能如線膨脹、線收縮系數、強度差異較大,抹灰干燥過程中因砂漿砌體收縮不一致而引起開裂。
12、砌筑砂漿不飽滿、和易性、保水性差,砂漿時間過長失去塑性造成灰縫不均勻、不密實,應力作用下出現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的開裂。
13、砌體與混凝土梁、柱、墻等不同材料結合部位未采取可靠的防裂加強措施。結合部位因吸水和收縮性不一致而在接縫處表面產生水平和豎向裂縫。
14、粉刷層過厚而沒分層抹灰,或分層抹灰無適當間隔時間,極易產生空鼓、開裂。
15、為趕工期,墻體砌筑和抹灰時間間隔過短。墻體內水分未充分蒸發的情況下即進行面層抹灰施工,墻體會產生干縮裂縫。
16、養護不到位。砂漿水分散失過快使得水泥未充分水化而影響墻面抹灰的強度和粘接力。
4防治措施
4.1材料
1、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出釜停放期超過28d,最好達到42d大部分收縮完成后再砌筑上墻。
2、砌筑砂漿選用含泥量少的中粗砂。
4.2設計
1、墻體增設構造柱和腰梁,間距不大于3m,每層墻高的中部增設厚度120mm與墻體同寬的現澆鋼筋混凝土腰梁,砌體無約束的端部增設構造柱,門窗洞口采取鋼筋混凝土邊框加強。
2、頂層和底層外窗設置窗臺梁高度不小于100mm且應與混凝土砌塊的模數一致,其它層的外窗在窗臺標高處應設置通長的混凝土帶;房屋兩端頂層第一、二開間外墻適當增加構造柱。
3、電線導管單管直徑大于30mm或多管集中敷設管外徑累加直徑大于30mm時將其置于現澆混凝土構件中,繪出節點詳圖。
4、在混凝土構件與加氣混凝土墻體交接處、線管設槽處,采用鋼絲網抹灰或粘貼耐堿玻璃網格布抹聚合物砂漿等加強措施,加強帶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小于150mm,呈梅花式鋼釘釘牢,間距不大于200mm。
5、廚衛間等與水接觸墻面考慮防排水、泛水等措施,抹灰層采用防水砂漿。
4.3施工
1、砌筑前兩天適量澆水濕潤。墻體底部砌筑高度不小于200mm較高強度的防潮層,以使墻根免受潮侵蝕。
2、根據墻面尺寸設計砌塊排列圖對砌塊進行預排,合理錯縫搭砌,上下皮錯縫搭砌長度不小于磚長的1/3,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在水平灰縫中設置兩根直徑6mm的鋼筋或直徑4mm的鋼絲網片加強,加強長度不小于500mm。非整磚用手鋸切割,缺棱掉角的砌塊禁止上墻。
3、加氣混凝土砌塊不與其它塊材混砌。
4、砌筑砂漿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在3h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氣溫超過30℃時,拌成后2h內使用完畢。
5、灰縫要飽滿密實、灰縫均勻,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分別控制在15mm和20mm。灰縫飽滿度均應大于80%,同時砌筑后對水平縫、豎向縫進行勾縫,勾縫深度為3.mm~5mm。
6、開槽線槽、線盒等時先彈線定位再用輕型電動切割機并輔以鏤槽器,并應在砌筑砂漿強度達到75%后進行。開槽及洞口深度不應超過墻厚的1/3,敷管后用扎絲分段將管綁扎,在管槽兩側用釘子釘牢,管周圍用砂漿填實,宜比墻面微凹2mm,再用粘接劑補平并沿槽長及洞口周邊外貼寬度不小于300mm的玻纖網或鋼絲網。
7、砌體與混凝土墻、柱拉結鋼筋規格、數量、間距和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拉結鋼筋應與砌塊模數相匹配,不得折彎壓入磚縫。
8、砌筑至接近梁、板底時,留一定間隙,待填充墻砌筑完7d后,用微膨脹干硬性砂漿或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將其嵌填密實。
9、抹灰應在砌筑完成30d后進行。并采用配套的專用砂漿,砌筑砂漿和抹灰砂漿強度應與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強度等級相匹配,級差不宜過大。
10、抹灰前基層表面的塵土、舌頭灰、污垢、油漬等清除干凈,同時對缺棱掉角、灰縫不飽滿等砌體缺陷進行填補,將墻面灑水濕潤。
11、冬季抹灰施工應采取防凍措施,夏季抹灰避免在暴曬下抹灰。
12、抹灰前必須對基層界面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有澆水刷素水泥漿、刷108膠水泥漿和刮糙處理等,其中澆水刷素水泥漿的工藝簡單可靠。其操作方法是抹灰前一天在墻面均勻澆水2~3遍,澆水間隔時間不少于15min,在抹灰前再澆水1~2遍,澆水后立即刷素水泥漿,在素水泥漿干燥前抹灰。分三次抹灰,每次抹灰厚度控制在7~10mm,時間間隔為24h,嚴禁抹灰一次成活。 當抹灰厚度達到或超過30mm時,應在底層砂漿初凝后再抹下一層,并在抹灰前對超厚部位架設鋼絲網片,使內外層粘結牢固。
13、抹完表層后,隔天灑水養護一次,養護時間為7d,冬天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5、結束語
防治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裂縫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生產、設計、施工等各方共同努力。堅持“材料是基礎、設計是前提、施工是關鍵”的原則,抓好環節質量,加強科學管理,保證終端質量,才能最終避免和控制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裂縫。
參考文獻
[1]董煥爽.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抗裂施工技術[J]建筑科技與管理.2009(7).
[2]余正鋒,徐海明.淺談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裂縫防治[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 2007(9).
[3]趙昌榮,葛新文,梁雯瑩.寒冷地區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施工[J]新型建筑材料,2007,34(9)
[4]吳慶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工程質量問題原因分析及解決措施[J].福建建材,2006,(3)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 [S].
[6]河南省工程建設標準.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技術規程(DBJ41/070-2005) [S].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 [S].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水县| 德州市| 砚山县| 民和| 枣庄市| 红桥区| 遂宁市| 莱芜市| 开远市| 即墨市| 平和县| 全南县| 洛宁县| 琼中| 镇远县| 舒兰市| 磐安县| 南宫市| 洛南县| 张北县| 栖霞市| 弥渡县| 凭祥市| 金溪县| 景宁| 临江市| 万年县| 平邑县| 朝阳区| 内乡县| 三亚市| 金阳县| 衢州市| 迁安市| 兴国县| 西和县| 望城县| 许昌市| 芜湖县| 城口县| 治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