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 水電安裝工程也快速發展起來, 并在建筑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成為建筑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然而,施工單位為了趕時趕工而造成工程質量下降,大量已交付使用的商、住建筑的水電工程存在滲、 漏、 堵、 漏電、 短路等現象,不僅給使用者帶來諸多不便,更影響建筑使用壽命, 造成能源浪費。
一、水電安裝工程常見的質量問題及原因分析
1、 材料問題
目前水電安裝材料、 設備市場混亂, 同時在利益驅使下 ,個別承包商購買材料時以次充好 ,致使安裝后不久管道就會出現破裂或生銹等情況。 此外, 一些材料采購人員識別真假能力差,把關不嚴,使大量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上嚴重影響工程質量。例如導線電阻率高、 熔點低、 絕緣差、尺寸不夠數,電纜耐壓低、 抗腐蝕性差,動力、 照明、插座箱外觀差、 幾何尺寸達不到要求, 鋼板、塑殼厚度不夠,影響箱體強度,耐腐蝕性達不到要求,開關、 插座導電值與標稱值不符,導電金屬片彈性不強, 接觸不好,易發熱,達不到安全要求, 塑料產品阻燃低, 耐溫、安全性能差,燈具、光源粗制濫造,機械強度差, 防銹防腐性能差, 使用壽命短等。
2、排水管道問題
(1)給排水管道滲漏問題。 管道滲漏是給排水施工質量通病中的核心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比較復雜, 管道接口連接不嚴密或鍍鋅鋼管的螺紋加工不合格是較常見的原因。 此外, 由于硬聚氯乙烯管等管材的內外壁表面光潔度較高, 一旦出現細石混凝土與管道外壁結合不好的情況很容易造成管道穿過樓層,特別是穿過封閉不嚴的頂層時的漏水。
(2)排水管道堵塞問題。 堵塞問題也是一種影響建筑實用性和舒適性的常見質量問題。 一些管道安裝完成后按工藝使用水泥砂漿進行了有效的密封,但又可能因清洗水泥或平整地面等因素再被打開充當排污水口,這一問題在衛生間排水管口與地漏等位置最為突出。一些砂漿、 碎石或垃圾造成的管道堵塞根本不能靠簡單的疏通解決,需要拆除重裝,極大地浪費了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 有些堵塞問題甚至在投入使用后仍沒有被解決 ,給用戶的使用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和巨大的時間、 經濟成本的浪費。
(3)排水管道噪聲問題。 給排水管產生噪音主要是由于水的高速流動以及管道系統共振導致的振動和嘯叫容易在用水端生成噪音。此外,管材選擇不當也可能成為噪聲產生的因素之一。
二、預控方法
1、吊頂內管線排列質量預控
(1)吊頂內管線排列的施工現狀
在目前的安裝施工中,由于安裝專業隊伍較多,每個專業隊都有一套自己的專業施工圖,其他專業管線設備布置情況無從而知,施工中往往是每個隊伍都按圖施工卻又無法按圖施工,因為施工圖中對管線只標明大概位置和標高(例如:安裝高度貼梁,靠柱或是配合裝修確定等詞語)。各個專業管線設備從圖紙轉換到現實空間時,會有交叉重疊現象出現。一個施工隊先施工,后面的只有遷就前者,造成管道空間的無序排列,不僅不美觀,而且會增大管線設備的放置空間,縮小建筑使用空間。同時,給今后管線維護帶來一定困難。經過工程實踐,利用下述方法可以達到設計和施工有機結合,使吊頂內各管線綜合布置合理、美觀。
(2)利用重疊圖發現矛盾
在預埋工程開始前,針對每個區域,先找出一層建筑電子版施工圖,作為底圖。找出每層相應的水、電、風等管線電子版本圖。對于同一層的圖紙,選出各專業可能造成矛盾的主要管線(一般管道DN50以上,橋架100mm以上)將其復制拷貝到底圖相同位置,注意在底圖上將各種管線線形和顏色區分開。將橋架,給排水管道,消防管道,自動噴淋管道,風管,空調水管各管線重疊到一張圖的不同圖層上,這樣,各種管線在同一位置是否有矛盾沖突就一目了然。對于單層面積比較大的綜合性建筑,應將同一層各區域管線重疊在總建筑平面圖上。
(3)利用斷面圖分析問題
查出本層的樓層標高和管線集中處梁標高,標識在重疊后的“綜合管線圖”相應的位置,然后針對這些問題仔細研究圖紙,對于管線密集,交叉重疊過多的區域,將該區域的建筑結構尺寸查出,繪制“管線綜合布置斷面圖”。在該建筑空間內,根據吊頂高度限制、管井空間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要求,同時考慮施工空間及維護空間等一系列因素。由各專業互相配合進一步做出合理的管線布置調整方案。經過工程實踐,一般管線排列原則是電纜橋架怕水在最上層,各種有壓管在中間層,風管要開風口、雨污水管要放坡,還有一旦滲漏會污染腐蝕其他管線最好放在下層,同時,遵循“小管讓大管”“有壓管道讓無壓管道”的原則。為了節約排列空間,減少支架過多造成新的交叉重疊,同一類管道,橋架根據排好的管道、橋架位置做綜合支架和托架。
(4)審核確定
根據分析調整后得出的“管線綜合布置斷面圖”進行細化,將管道問相互尺寸標識清楚,同時在綜合管線平面圖上進行相應調整,經設計確認后和技術交底一起下發各施工班組開始按順序實施。同時,由于這些管線的調整布置在預埋階段就進行控制,對于既有明敷又有暗埋要求的管線系統,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將需要預埋在結構內的管線調整到后期安裝的設備管線附近,有效地避免了后期安裝設備管線時才進行布局調整,并與前期預埋管線不符造成新的質量問題和返工。
2、建筑電氣預埋電管定位質量預控
現在建筑電氣管線預埋一般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層內和磚墻內。這樣,在建筑使用空間內比較美觀。在施工中,常規做法是根據水電施工圖上磚墻的位置將電管居于墻中定位,這樣可以盡量避免預埋電管露出墻外。但是,同時有個新的問題出現,主體施工階段管線預埋時,磚墻還沒有砌筑。待磚墻砌筑完成后,一定要接個彎管才能將管線引到墻面。因為有彎管會給下道工序穿線造成一定困難。水電圖畢竟不是建筑施工圖,水電設計人員設計時用的建筑施工底圖和正式的建筑施工圖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這樣,可能直接導致預埋管定位錯誤,造成質量問題。經過工程實踐,我們采用以下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建筑與水電圖比對
在熟悉水電施工圖的基礎上,參考建筑施工圖,將外墻、分戶墻、戶內隔墻的厚度標在水電施工圖上,并且核對磚墻的位置是居梁中還是靠梁邊。然后,比較水電施工圖與建筑施工圖磚墻位置是否一致,門、窗等預留孔洞位置是否一致。
(2) 調整偏差 根據比對的結果
以建筑施工圖磚墻位置為準調整水電施工圖中偏差,因為,建筑施工圖是土建施工墻體的依據,水電安裝圖雖然是以建筑施工圖為底圖繪制,但往往因為建筑墻體及門、窗、孔洞布局的小調整,不能及時在水電安裝圖中反映而形成偏差。
(3)定位時要考慮的因素 經過以上比對和調整
對于以后砌筑的墻體位置和厚度有了清楚的認識,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管線定位,這時,不但要考慮到自身電管的定位準確度和施工質量,也要考慮到不能影響墻體和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還要考慮到磚墻厚度對電管線預埋定位的影響。如:對于較薄的磚墻兩面都有電管接下,兩根管應在磚墻縱向錯開一定距離,避免墻體切槽時將墻體切穿,影響墻體質量。
(4) 電管定位的一般原則
一般情況下從梁進入墻體的電管,其電管外邊緣距離磚墻面1cm—2cm,這就可以直接將梁內電管接入墻體,由于電管埋入墻體深度有限,不會對墻體結構造成太大影響。同時電管距離墻面也有一定距離,通過補槽后不會對抹灰面施工質量形成太大影響。成排進入墻體的管線之間一定要有2 cm以上的距離,這樣,可以使混凝土滲入到電管之間的縫隙,不會影響到結構安全。
參考文獻:
[1] 萬稱如. 建筑工程水電安裝質量問題的預控方法[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0,(06)
[2] 張華僑. 建筑工程水電安裝質量問題的預控方法[J]. 陜西建筑, 2011, (02)
[3] 周經兵. 工民建工程中水電安裝施工常見問題探析[J]. 現代商貿工業, 2011,(11)
[4] 郭彥忠. 建筑工程水電安裝質量問題的預控方法[J]. 現代裝飾(理論), 2011,(02)
[5] 劉雷. 淺議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J]. 經營管理者, 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