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在功能上要求上部布置小開間,這樣就需要布置較多的墻體;中間層區域需要或大或小的空間,就需要在柱網中排列足夠數量的墻體;下部樓層需要的是盡可能大的空間,所以柱網大,墻體布置的要盡量的少。因此,這種類型在布置上就要求上部的剛度大,下部的剛度小。
關鍵詞:建筑工程,轉換層設計,施工,措施
引言:
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高層建筑不斷涌現,高層建筑一般會出現高層部分用作住宅,中間層用作辦公樓層,下面層作為商業區域使用情況,因此如何做好層與層之間的轉換結構施工,是需要進行探討的。這種高層建筑的關鍵是豎向荷載作為結構設計,轉換結構設計的目標是把握好結構構件的撓度,而且轉換層結構的施工量繁重且復雜,應該高度重視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的施工過程。
1.建筑轉換層的內涵和結構特點
1.1高層建筑轉換層的內涵
建筑功能和結構功能是轉換層的兩大功能。其中建筑功能包括:滿足較大空間的需求;設置較大的出口。結構功能包括:將上層的剪力墻轉換成下層的框架結構,實現大的空間結構,這是第一層轉換層;上層和下層的結構形式不改變,變更上、下層的柱網和軸線,目的在于增大下部柱子之間的距離,使柱子形成一個網,這種類型的轉換層經常用在外框筒下面構成一個入口,這是第二層轉換層;上層剪力墻結構轉換為框架結構的同時,柱子的網狀結構的軸線與上層的軸線不是豎向連貫的,這就形成了上、下結構布置的錯位,這是第三種轉換層。
1.2高層建筑轉換層的結構特點
第一,轉換層結構控制的關鍵在于豎向荷載的管理。轉換層構造的構件不但要承受上層結構傳過來的豎向力,而且要承受下層結構的力,不斷增大轉換層結構的內力,因此控制豎向荷載成為設計的關鍵。
第二,轉換層控制的目標是轉換構件的撓度。經過轉換的構架的撓度是上層結構構件撓度的很多倍,如此大的差距因此成為嚴格控制的目標。
第三,轉換層施工以工程量大而復雜為特點
第四,與常規結構的分析和設計有所差別。設置轉換層之后,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剛度的均勻性,改變了力的傳遞方式。
2.針對不同形式相應的解決對策
2.1桁架式轉換層設計
桁架式轉換層形式的承重結構是由多個鋼筋混凝土桁架構成,桁架的桿分別設置在上下樓層面的結構層內,每層之間又設置了腹桿。桁架有空腹和實腹兩種,材質可以是鋼的或者鋼筋混凝土的,后者在實際的高層結構中是比較常用的。桁架式轉換層形式的優點是受力清晰,自重相對較小,抗震性能強,管道安裝和后期維護程序簡單。但是這種形式施工的難度較大。桁架式轉換層的設計以滿足斜腹桿和節點的設計為要點,節點受力比較復雜,由于力的作用,容易發生剪力破壞的情況。此形式一般要求高度達到3m以上,否則斜壓桿成為短柱,在高強度的作用下發生脆性破壞。
2.2箱型轉換層設計
如果轉換梁截面積太大,那么布置的一層樓板不可以滿足很大的平面內樓板剛度,所以為了滿足實際情況,可以設置一個箱型梁,多數情況下要布滿全層,這種類型的轉換梁結構約束性強,整體剛度大,傳力比較均勻,在實際的工程中應用較廣泛。
2.3梁式轉換層設計
梁式轉換層形式的傳力方式是由墻體傳給梁、柱,力的傳遞方向清晰,有利于力的計算和工程的分析設計,節省造價。因此該結構是在實際的工程中最常見的形式,應用很廣泛。轉換梁的結構在轉換梁的形式方向可以分為托墻和托柱兩種。轉換梁在承受上層普通框架時,轉換梁要保持在規定的截面尺寸內,轉換梁的受力情況和普通梁基本保持一致,此時可以按照普通梁的截面設計方案進行施工。轉換梁在整垮上是否開洞,都承載上面墻體,并與之共同工作,其受力特點和破壞形式表示為深梁形式,此時就采用深梁的截面設計方案。當滿跨不開洞時,縱向鋼筋就要沿整個的梁高均勻布置,當滿跨且開洞或者不滿跨但剪力墻較長時,縱向鋼筋要沿梁的下部均勻布置,轉換梁此此時存在很大的內力,所以底部的縱向鋼筋應該全部延伸到支座中,不應截斷。
2.4厚板式轉換層設計
厚板式主要用于上下柱網軸線很多的情況下,單一的梁不能作為承受體時,就要把梁做成厚板,形成厚板式轉換層。這種結構的優點是剛度較大,結構布置方便,但自重大且耗材量大,受力和傳力都不清楚,給鋼筋的配置帶來了麻煩,而且計算麻煩。
高層建筑的轉換層在設計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在設計中要盡量減少豎向構件。貫穿落地的豎向構件越多,那么轉換層設計就越來越少,而且這種結構可以很好的滿足抗震的要求。
第二,轉換層的設計中要求有足夠的剛度。保證內力合理的分配,要求梁的高度大于等于跨度1/6,轉換梁具有很好的受力能力,可以在結構中起到很好的轉換功能。
第三,高層建筑的轉換層的布置應該低一些。轉換層布置較高時,框架剪力墻結構在每層容易發生剛度和內力的變化,這個部位形成薄弱部位,不利于抗震的要求。實際工程中必須要采用高布置時,設計中要綜合彎曲、剪切和軸向的整體剛度,這樣可以減少內力突變。
3.分部工程的轉換層施工技術要點
3.1混凝土工程
參與混凝土澆搗的生產隊伍要嚴格實行崗位責任制,明確職責任務。對原材料的質量要嚴格要求,比如水泥、沙、石頭、外摻劑等一定要達到設計要求。每個施工人員都要按照澆搗方法嚴格進行,操作工人要掌握技術要求和下料順序和方法,認真執行。當使用商品混凝土時,對混凝土的質量更要嚴格把關,對于不合格的混凝土要立馬退回,混凝土在澆筑時要保證澆筑的速度和振搗方法?;炷翝矒v時的下料高度要控制在400,下料的同時要連續澆搗,不能中止。最后要確?;炷敛划a生裂縫,保護溫差要控制在25度內,可以采取檢測溫度、保溫措施、控制溫度等措施。
3.2模板工程
首先在選擇模板上,要選擇高質量的模板。其次,需要對模板的排列、支承、施工方法、拆卸順序向施工人員交代清楚,對現場的模板做詳細的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模板不能采用。模板安裝的控制軸線尺寸要按照圖紙要求,安裝過程不能扭曲、斷裂,當跨度小于4米時,模板不需要起拱。最后,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對模板的支持、扣件和預留的孔洞和預埋件進行仔細的核查。
3.3鋼筋工程
施工過程中首先要熟悉圖紙,保證鋼筋的規格和插筋位置與設計一致,對關鍵部位還要做放大處理。鋼筋的綁扎過程中工人要熟悉掌握操作順序和方法,而且綁扎過程中要間斷性的對鋼筋數量、規格和位置進行審核檢查,綁扎的搭接和錨固都要嚴格按照標準實施,鋼筋綁扎完畢,更需要對鋼筋的接頭的穩固性進行檢查。施工過程要嚴格按照圖紙的規格,不能隨意的替代,如需調整必須由有關部門批準方能實施。
結語:在轉換層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構件的復雜性和受力的多向性,使得對構件的支持系統要求很高,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對質量進行控制,采用針對性的措施方案解決構件的空間問題、施工組織設計等問題,設計好模板支撐體系,嚴格把關混凝土的澆搗,確保鋼筋綁扎過程中的骨架穩定性,切實做好整個工程的質量監控,才能保證整個建筑主體的質量。轉換層作為高層建筑的重要施工部位,設計和施工的難度較大,而且要求嚴格。目前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的設計理論和原則還不完整,需要業內人士的不斷研究取得更專業的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 王蕾.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設計與施工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36).
[2] 黃冰.高層商住樓轉換層大梁支撐體系設計與施工[J].中外建筑,2011,(8).
[3] 陳平平.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的設計與施工[J].城市建筑理論研究,2012,(9).
[4] 徐政輝.某高層建筑中轉換層的結構設計與施工[J].山西建筑,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