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成本,最具體直觀的就是投入到工程實體中所消耗的材料、機械、人工所發生的總體費用。當然,還有其他與項目有關的比如地方關系、管理費用等等。成本如何控制,從哪些方面控制,就建筑工程常用材料及工程簽證做一淺談。
一、建筑材料方面
例如:變電站的主變壓器設備基礎。設計采用C30鋼筋混凝土,C10素砼墊層。除了合理地確定該單位工程的土方、混凝土、鋼筋、模板等施工方案,組織措施外,就是進場材料取樣送樣檢測、出配合比,進行鋼筋的提取下料、拼模等。
-
配合比出來,現場就是施工用攪拌混凝土的計量。如何計量?
1、試驗室所出配比與施工配合比。試驗室所做的砂子、石子是在完全干燥狀態下,測得其含水率,同時,水泥有3天、7天強度報告,這時會有一項臨時配合比。真正的配合比是在28天齡期時才有的。現場就依此配合比進行混凝土的攪拌施工。這時攪拌的每盤混凝土都有過磅記錄(即使商品混凝土也要有相應的記錄)。除了對質量的控制就是對材料用量的控制。
2、有的項目提出水泥的穩定性、強度也影響到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水泥用量問題。水泥的質量最重要,所以選擇水泥廠家也是前提。甲乙兩個水泥供貨廠家,甲廠水泥價格偏高于乙廠,項目就選擇了乙廠。但取送樣試驗結果是乙廠所提供產品進行配比的強度值要低,水泥用量也稍高。這時,就需要進行一個經濟核算。首先是保證質量,確保工程質量是前提。在都能滿足強度要求的情況下,就要選擇經濟的配比。
選用不合格材料造成混凝土強度受影響,甚至產生了不合格工程。質量不合格,這就屬于工程質量事故。它所造成的后果除了承建方的信譽度下降,還有成本無形增加了。對于重要工程及工程部位,其混凝土強度都是要選點進行回彈的。如果其結果是強度值偏低或是達不到設計及規范要求,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3、材料的選擇離不開項目技術人員的把握。嚴格意義上講,進場的每批水泥都要提樣進行試驗。每批水泥,最好是現場也留樣,一旦發生了諸如強度不合格此類的工程質量事故,也可做為追查的其中一個依據,一個責任承擔的據點,以及造成損失承擔的條件。
現場石子、砂子不同階段其含水率也不同,因此,由試驗室配比到施工現場的施工配比轉換就要求施工管理技術人員非常熟悉。造價控制是一個整體概念,造價分析出的例如C30主變壓器基礎的水泥、砂子、石子的用量是一個概念控制量,不能做為施工配比的依據。往往,現場管理人員會以此為據點,來控制配比中各材料的整體用量,是錯誤的。現場掌控材料用量,是一個具體實施的量的概念,以及用量偏差范圍的概念。
-
一般情況下,變電站中鋼筋的設計用量都不大,其節點、構造相對而言都較簡單。但是對于鋼筋用量現場又該如何控制?
造價員要做的鋼筋算量是一個工程造價的算量,是構成工程造價,組成施工圖預算的一部分。現場技術人員要做的是鋼筋的下料,還有就是如何做到損耗率最小。對于鋼筋的錨固、搭接以及料頭的合理利用都要很好地把控。所有加工制作、綁扎施工完畢的鋼筋要符合設計、規范及驗收標準要求。在此基礎上,做到經濟、合理。
現場木工的技能,體現的是模板料的合理利用與是否損壞、浪費嚴重外,還有就是模板施工、支模的進度快慢,支模的質量。它所直接影響的是工程進度、工程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標準,間接影響的是工期成本、投入成本。
例如:變電站的主變壓器基礎所用模板料實體計算是100m
3,造價顯示是110m
3,現場模板料損耗低于110m
3就是利潤。模板支設牢固,尺寸偏差在規范要求范圍之內,標高正確,那么,盈利的就是不漲模,不需要鑿混凝土或是標高不夠再做質量缺陷修補所形成的時間盈利、材料盈利、技術質量盈利。
二、工程簽證索賠
隨著項目工程的日益建設發展,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工程簽證索賠在造價中的重要性。簽證是甲方原因,造成乙方額外投入而進行索賠的依據,也是擴大工程利潤的一個重要方法。主要指施工圖紙、設計變更所確定的工程內容以外的實體費用(包括人工費、機械費、材料費、管理費、利潤,甚至是利息)。
做為承包方,在規定時間內向發包方提交相應的聯系單或報告(簽證),有時(大多數)實際情況是單子送了,人家一不收,二不簽,或是不回執。而這些得不到的簽證的直接后果影響到工程結算的價款。對于工程,除了簽證(工程聯系單)是做為工程結算的一個依據外,平時要做好的就是結合規范,做好有關會審紀要,施工組織實施方案,經變更的工程發包人同意通過驗收的資料,都可以做為發包人同意施工的依據。
例如:一變電站項目工程建筑設計說明中明確規定,依據《電力建設房屋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規定》,而在這份規定中,同時也明確提出,施工單位編寫《電力建設房屋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經監理單位審查、批準,報建設單位備案后實施;工程完工后,承包單位應認真填寫《電力建設房屋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內容總結報告》。這一規定充分明確了工程施工前期及施工過程、后期完工的一系列的相關工程內容,做為項目管理人員,不能一味地認為:設計已經提到了施工采用的規范標準,直接按規范規定施工就行。規范歸規范,實際實施歸實際實施。只有熟悉了規范,并按規范規定編制了相應的施工方案,經過了審批,才為得到甲方認可,才為我們實際完成的工程內容,才能做為更有利的依據,而不致于最后結算時雙方扯皮,爭執不休。施工規范是具有約束力,指導力的。而不能忽視其與工程造價結算的鏈鎖。
對于規范、文件、要做到履行好簽字認證手續。平時記錄、收集、整理,做好方案編制、隱蔽驗收等事項也很重要。這些雖不是簽證,卻是一個很重要的結算依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基礎土方工程。基坑或是基槽開挖方式,采用何種機械,基坑特殊支護情況,土方堆放位置,回填是否需要回運,是否存在余土,如何處理等。再例如:混凝土工程。有的工程部位要求清水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方案中就應提到相應的施工工藝、材料。冬季施工要有冬季施工方案,添加防凍劑等等。這些都是可靠的施工依據,結算依據。
一個項目工程,盡可能地完善各個分部分項的施工方案的編制,盡可能地在施工規范、質量驗收規范、強制措施規定范圍內減少簽證內容。把隨時有可能發生的工程內容、施工工藝合理地分化到平時的實施中,向有利于工程最終結算的方向發展。
做好一份簽證就等于避免了一份損失,創造了一份效益,任何點滴都不容粗枝大葉。所以做為工程施工管理人員一定要慎重對待,不能馬虎了事,避免簽證出現諸多漏洞,造成自身的損失。為此,做了如下建議:
1、項目各相關管理人員要熟悉合同中涉及工程簽證方面內容的約定,了解工程簽證的范圍、程序、規范格式等。
2、簽證內容與工程實際。簽證內容要明確精簡。例如:變電站設計往往有廣場,卻未明確做法。如發生,就應明確墊層厚度、材質、等級,面層材料、規格等,不能直接寫一個做混凝土墊層或是灰土墊層、上鋪廣場磚了事。再如:甲方要求清水墻勾縫砂漿中摻入氧化鐵黒,形成簽證手續時,要注明摻入量,不能只是一味地寫上“要求加入氧化鐵黒”。這樣做,對于工程算量沒有任何幫助。現場的管理人員,不僅懂得設計方面(施工圖紙)、施工技術方面(施工規范),還要具備工程經濟方面的知識(涉及到工程造價、效益,企業利益)。平時在抓好工程質量、工期、安全監督的同時,更要充分重視節約投資的重要性。
3、簽證的范圍應正確。現場工程管理人員必須認真閱讀招標文件及投標文件,明確招投標范圍、合同、定額及有關文件中已規定的項目,切勿盲目簽證。
4、簽證要及時。在施工中隨發生隨進行簽證。應當做到一次一簽證,一事一簽證,及時處理,堅決杜絕施工過程中不及時辦理,結算時再搞突擊的現象。即使甲方不予簽證,也要在平時整理好。
5、著重做好隱蔽簽證管理。隱蔽工程簽證是指施工完成心后將被覆蓋的工程簽證。此類資料對于完成工程結算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平時要特別注意。例如:①基礎換填。換填的材質、深度、寬度記錄;②如果有樁,則樁入土深度及有關出槽記錄;③基坑開挖驗槽記錄;④鋼筋驗收記錄(在變電站項目工程中,除了結構鋼筋,還有屏蔽網、規范規定不同基層交接部位鋪貼鋼絲網等不只屬于結構方面的,同時也要做好隱蔽記錄)。
此外,簽證的份數、編號也都要注意。工程簽證看似簡單,其實玄機萬千。每個人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切實從點滴做起。每個項目不盡相同,現場情況也各不一樣,但只要以科學、合理、細心的態度對待每一份簽證,就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精細化管理,注重細節。
總之,項目做到現場材料管理細節化,成本控制具體化,與造價相結合就能很好地控制整個項目工程的成本投入。項目自進場到工程完工、交工,由始至終,從工程網絡計劃排列,到管理體系人員配備、勞務選用,列材料計劃、方案制定、措施計劃,施工操作,現場管理,成本控制,造價管控,編織交錯。任何一處的失誤、紕漏,都是一種成本的流失。所以要做到合理控制,使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實現企業的最終盈利。
參考文獻
[1] 金玲.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 科技資訊. 2011(21)
[2] 張入方,鄒顯成,周廣. 施工企業的工程項目質量管理[J]. 企業技術開發. 2011(11)
[3] 李建英.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路徑分析[J]. 現代物業(上旬刊). 2011(07)
[4] 閆偉東.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技術[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13)
[5] 劉清波. 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