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長期以來,新鄉市把發展煤化工作為一項支柱產業加以重點扶持。煤化工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樣不可忽視,對大氣污染防治更應引起足夠重視。尤其是在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縱深推進過程中,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推動傳統煤化工行業轉型發展。論文在分析煤化工行業造成環境污染的同時,從煤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出了嚴格控制新增產能、異地搬遷實施改造、開展綠色產業提升、突出集聚園區建設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煤化工;環境污染;可持續發展;結構轉型
1 引言
長時期以來,新鄉市依托焦作市的煤炭資源大力發展煤化工行業,煤化工、生物醫藥、電池電源等六大支柱產業定格為新鄉市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的工業生產過程,主要包括煤的氣化、液化、干餾,還包含焦油加工和電石乙炔化工等[1]。進入21世紀以來,煤制氣、煤制油、煤制肥等企業得以迅速壯大和發展[2]。新鄉市周邊數百公里,除了西北面是太行山、背面是水泥廠之外,其他的三個方位均被煤化工、火電廠包圍著,每到冬季霧霾嚴重裹挾著城市的空氣。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對煤化工帶來的環境污染認識不足,治污措施沒跟上。另外,新鄉市處于國家規定的“2+26”通道城市,改善空氣質量責無旁貸。
2 煤化工造成的環境污染
煤化工也屬于化工行業的一個分支,能耗高、污染重、投資大、周期長,是它的特點。廢水、廢氣、廢渣都對環境有影響,是它的污染。污染大小,主要和原料煤有關,褐煤、煙煤為原料煤造成的環境污染會遠高于無煙煤和焦炭帶來的污染。新鄉市南環附近住的群眾,傍晚時候常常能聞到西南方化肥廠的氣味,2016年、2017年新鄉市環境空氣質量曾位于全省倒數第一、二名,受到省廳批評。
2.1 廢水污染
煤制氣往往是煤化工的第一道工序,這個過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水。這些水用于煤的洗滌、冷凝工序,是煤化工廢水的主要來源。
具體的來源包括:原料煤制氣工段產生的洗滌水和水蒸氣伴隨煤氣從造氣爐中排放出來,形成的原料廢水;接下來煤氣凈化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冷凝水。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成分,譬如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揮發酚、石油類、懸浮物等,除了殘余的有機物以外,還有硫、氯、氮等元素,譬如:氨氮、氰化物、硫化物等。尤其是洗煤工段產生的廢水,量很大、處理難,是煤化工產業污染防治的重點對象。
2.2 廢氣污染
廢氣污染是煤化工行業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治理難度相對也較大。煤化工過程中的備煤、氣化、凈化、變換、合成、精煉環節都會產生煙(粉)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烷、甲醇、硫化氫等廢氣,不同工段造成的廢氣首要污染物也有不同。譬如,備煤工段是指原料煤的運輸、貯存、粉碎以及氣化上煤、鍋爐上煤的過程,煙(粉)塵是這個過程的首要污染物。對于露天場所堆放原煤的,更容易產生揚塵污染。在氣化系統中,二氧化硫是首要污染物。在低溫甲醇洗工段,甲醇是首要污染物。預洗閃蒸塔排放氣和低溫甲醇洗酸性氣中,苯系物是其首要污染物。從環境監測的角度來看,既有通過排氣筒有組織排放的廢氣,也有工藝過程中無組織排放的廢氣。
2.3 廢渣污染
煤化工中的廢渣,主要是煤燃燒產生的粉煤灰、煤爐渣,如果排放到環境中會造成固體廢物的污染。其實,粉煤灰、煤爐渣通過回收利用可以制成建筑材料,規避其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另外,在進行煤氣化和煤精制的過程中,需要加入催化劑參加反應,這種催化劑在多次反應后其活性下降,失去使用價值的廢催化劑也不能隨意堆放,對環境的危害不能掉以輕心,應該按照危險廢物管理。
3 防治環境污染的對策措施
在我國,煤化工行業目前依然是各類氨產品、醇類和焦碳生產的主要原料來源,可以說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3]。新鄉市發展煤化工的大方向已經確定,就需要在節能降耗、保護環境方面下功夫,應該抓住河南省推動煤化工產業轉型發展的新機遇,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減量、提質、增效”為方向,政府出臺環保、能耗、技術方面新的控制標準,加快化工行業“三化”治理、綠色化改造,確保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3.1 嚴格控制新增產能
歷史欠賬,今天償還。對全市現有的煤化工項目必須盡快進行清理整頓,如果已立項但尚未開工建設的項目先叫停不再建設,如果是搬遷改造升級項目則必須進入化工產業集聚園區。今后,不再審批傳統煤化工企業新建、擴建單純新增產能的項目,堅決關停未批先建且不符合產業布局規劃要求的煤化工項目。對合成氨和甲醇行業,實施淘汰落后工藝、上大壓小等方式,逐步淘汰煤化工行業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爐,堅決關閉能耗、環保技術不達標企業。
3.2 異地搬遷實施改造
以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和城市建成區重污染工業企業搬遷改造為契機,對全市城鎮人口密集區化工產品生產企業進行異地搬遷改造。加大對企業搬遷改造項目備案的事中、事后監管力度,從財政資金、政策扶持上要鼓勵企業的異地搬遷和升級改造工作,關閉退出的企業要做到“兩斷三清”(切斷工業用水、用電,清除原料、產品、生產設備),并嚴格執行《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進行土壤風險評估,確保土壤環境質量符合國家風險控制要求。
3.3 開展綠色產業提升
從企業設備的源頭提高生產工藝設施的科學性,既要保護現場操作人員的健康,又要降低安全生產的風險,還要符合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要求。盡快完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為鼓勵更多化工企業積極投身“三化改造”,新鄉市從2020年以來探索對化工行業的“三化”改造(管道化、密閉化、自動化)。凡是如期完成“三化改造”的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期間,會有高于同行業優惠的支持。
3.4 突出集聚園區建設
要求保留下來的煤化工企業必須進園區,聘請專業團隊對園區的廢氣進行深度治理。環境管理部門要嚴格環境管理和執法抽查監測,通過嚴管重罰倒逼煤化工集聚園區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抓好園區內具有發展潛力的優勢企業提高治污水平,鼓勵采用先進的、科學的工藝技術。引入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參與煤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和集聚園區建設,推進產業鏈拓展、延伸、拉長,以化工集聚園區為載體,促進煤化工產業實現高效可持續發展。
3.5 加強人才引進培育
加快園區各類載體和研發平臺建設,通過組織實施示范項目,加強技術研發團隊培育力度,突出煤化工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動力。著力實施煤化工專業人才培育,支持企業建立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溝通,加大對優秀青年人才的培養力度,給能干事的人以機會,給會干事的人以舞臺,形成人才引進與培育工作合力,助推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
4 結語
煤化工行業的環境污染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從政策、制度上全面落實防治污染的各項舉措[4],以新發展理念統領煤化工行業的發展,構建更加科學、更加生態的產業發展格局。自2019年以來,新鄉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在全省排名位次有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國榮.煤化工行業節能減排問題的研究[J].環保安全,2016,38(3):150.
【2】王銳.煤化工行業主要環境污染物來源及防治[J].廣東化工,2011,38(4):161.
【3】王長婕.淺談煤化工環境污染分析與防治[J].生物化工,2016,2(2):60.
【4】胡志偉,劉濤,呂慶鑾.煤化工行業主要環境污染物來源及污染防治對策[J].山東化工,2016,45(24):158.
推薦閱讀:鹽科學與化工評哪個級別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