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氣環境和地理因素對麗江地區輸電塔腐蝕的影響,以及麗江地區35kV-110kV輸電桿塔服役情況及防腐情況。該地區輸電塔的腐蝕情況較其他地區較好,但服役10年以上輸電桿塔的占比較高,防腐維護占比相對較少,有較大的潛在防腐需求。從麗江自身的地理及環境因素分析,高性能帶銹防腐涂裝技術相比傳統的防腐涂裝技術而言更適合該地區的輸電桿塔防腐維護。
關鍵詞:輸電桿塔 防腐運維 腐蝕因素 帶銹防腐
為保證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需要定期對輸電桿塔進行防腐處理,否則金屬塔身會在大氣環境下逐漸發生腐蝕,從而降低自身機械性能,嚴重的情況還會發生倒塔的事故,給社會和居民造成經濟損失[1]。輸電桿塔由于其行業特殊性,相比其他鋼構件更加難以進行防腐處理[2],因此需要選擇一種合適長效的防腐技術進行處理。對于平原地區來說,輸電桿塔的防腐維護相對較為容易,而對于處在云貴高原的麗江,受到地理環境和大氣氣候的影響,輸電桿塔的防腐維護就變得相對困難,尤其是寧蒗、華坪等地區的桿塔防腐維護,更加困難。本文通過分析造成麗江地區輸電桿塔腐蝕的因素及該地區桿塔的腐蝕情況,并對比目前已有的防腐技術,給麗江地區輸電桿塔的防腐維護提供一種合理的防腐涂裝建議。
1 麗江桿塔腐蝕因素分析
麗江是一個旅游型城市,大氣污染情況非常輕微,處于該地區的輸電桿塔遭受大氣腐蝕的情況較為輕微,因此,該地區影響輸電桿塔腐蝕的因素主要有海拔、平均氣溫和降雨量。海拔較高的地區,通常紫外線照射時間較長。數據顯示[3],麗江地區地處我國滇西北高原中部,橫斷山脈南端,市區海拔約2400m,最高海拔地區為玉龍雪山,達到5500m;年日照時數在2321~2554h,紫外線強度較高。紫外線會加快金屬鍍層的氧化和有機涂層的分解,從而導致防腐失效,造成輸電桿塔的腐蝕。另外,麗江地區年平均氣溫和降雨量均較高,資料顯示[4]麗江地區氣候屬于高原山地季風性氣候,四季變化不大,干濕季節分明,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全市年平均氣溫12.6°C~19.9°C之間,年均降雨量為910mm~1040mm。平均氣溫較高和降雨量均會不同程度的加快防腐鍍層的腐蝕速率,因此,雖然該地區輸電桿塔腐蝕狀況較為輕微,但為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輸電桿塔仍需定期進行防腐處理。
2 麗江桿塔服役情況及腐蝕情況調研
前期調研結果表明[5],輸電桿塔鍍鋅層防腐壽命普遍在10年左右,因此本文以投入運行10年為分界點,考察所選區域內110kV輸電線路的投入運行年限,如圖1所示。圖1中可以看出,麗江地區10年以上的35~110kV輸電桿塔占比約為80%,說明該地區老舊輸電桿塔的數量較多,有較大的防腐維護潛在需求;而已進行防腐處理的桿塔線路只占總線路數量的18%,說明該地區輸電桿塔已進行防腐處理的數量相對較少。這可能是因為麗江地區氣候總體較為溫和,大氣環境良好,空氣中的污染物水平較低,大部分桿塔腐蝕情況較輕。
對麗江下轄寧蒗、華坪地區的輸電桿塔進行調研后發現,該地區服役30年的線路較多,桿塔腐蝕情況也較其他地區相對嚴重,防腐需求較大。該地區處于山區地帶,交通極為不便,線路桿塔運行維護相對困難,因此需要更為長效耐久的防腐技術。
3 桿塔防腐技術介紹
目前,輸電桿塔采用的防腐技術主要分為傳統的防腐涂料及涂裝技術,和高性能帶銹防腐涂料及帶銹防腐涂裝技術。
傳統的防腐涂料與涂裝技術是目前我國采用的主要防腐技術,與通用的鋼結構防腐技術類似,分為除銹及防腐涂料涂裝兩個部分,如圖2所示。鑒于輸電桿塔的特殊性,無法采用機械除銹的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人工除銹的方式進行處理,一般用鋼刷、砂紙等除銹工具,人工攀爬除銹。防腐涂料一般采用環氧防腐底漆和醇酸、丙烯酸、聚氨酯等類型的面漆。由于人工除銹的不確定性,加之野外作業相對困難,監管不到位等因素,防腐效果常常達不到預期效果,一般3~5年就需要進行復涂。
高性能帶銹防腐涂料及帶銹防腐涂裝技術是近幾年出現的新型防腐涂裝技術[6],其主要特點是不采用人工除銹,而通過化學轉化的方式將銹層轉化成惰性保護層,再通過配套的防腐涂料,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可延長輸電桿塔防腐壽命3-5年,其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由于不需要進行人工除銹,施工周期大大縮短,且操作極為便利,防腐效果好,特別適用于山區、丘陵地區維護困難的輸電桿塔。
4 結語
(1)麗江地區輸電桿塔腐蝕情況相對較輕,但其所轄輸電線路壽命相對較長,有較大的防腐潛在需求。
(2)目前高性能帶銹防腐涂料與涂裝技術相對傳統的防腐涂裝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使用于麗江地區的輸電桿塔防腐涂裝。
參考文獻
[1] 滕越,聶元弘,繆春輝,等.全國輸電鐵塔腐蝕情況調研[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5(1):47-52.
[2] 多俊龍,王大眾,冉暢.輸電線路桿塔腐蝕特性和防腐蝕措施研究[J].東北電力技術,2020,41(1):35-37.
[3] 石曉非,牛賀文,何元慶,等.麗江-玉龍雪山地區大氣降水化學特征[J].環境化學,2017,36(5):994-1002.
[4] 劉翔卿,王雷,劉陽,等.1951~2010年云貴高原大理和麗江氣溫、降水的氣候特征分析[J].氣候與環境研究,2018,23(5):513-523.
[5] 王立,張莎,王偉,等.典型地區輸電桿塔運行情況及防腐成本研究[J].全面腐蝕控制,2020,34(1):113-115.
[6] 劉建勇,尚軍利,張強,等.帶銹防腐涂裝工藝在銹蝕輸電桿塔上的應用研究[J].廣東化工,2015,42(20):71-72.[1] 2
推薦閱讀:《大科技》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海南省科學技術廳主管,海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