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是對綜合預算方式的深度改革,是對預算管理機制的創新和預算管理運行系統的完善。對于運用了內控管理制度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是單位內部在日常運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綜合管理能力。文章針對內控視角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首先闡述了內部控制與預算績效管理的聯系,接著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系統在內控視角下建立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該管理體系存在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為內控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內控;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對策
現階段,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將面臨著全新的市場發展環境。在預算管理模式不斷改革的條件下,行政事業單位需要不斷完善并創新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從內控制度的角度進行分析,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具有著重要意義,這便需要事業單位的管理層人員結合自身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用積極有效的對策進行處理。
一、內部控制與預算績效管理的聯系
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系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發展目標相同,預算績效管理通常是將績效目標作為管理基礎,最終達到財政資金提高的效果,從各個方面使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管控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內部通知是采用內控方式,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成長的預算資金運行,優化完善資源的配置水平,實現預算目標。另外,這兩種制度對項目進行的過程同樣給予了關注,預算績效管理體系要求在整體管理流程中都需要用到預算管理工作,內部控制的相應措施需要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所有經濟體制和管理流程中體現,存在一定的全面性,貫穿于整體流程的控制體系。
二、內控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構建重要性
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不僅是單純地在單位內實行績效考核工作,也是對本單位整改意見的具體落實,預算績效考核管理體系影響著單位項目的支出,因此,需要行政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對預算進行全面系統的管控和分析是事業單位的重要管理內容,能夠有效保障財務工作的正常、穩定運行,確保資源的合理運用,降低資源浪費等情況的發生,保障了單位內部的各項活動能夠順利地開展和進行,對行政單位經費保障體系的建設具有積極影響。預算績效考核系統與傳統的管理模式有著較大的區別,預算績效考核制度能夠使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保障了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滿足政府預算改革需求。
三、內控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績效管理意識
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加強了對預算績效管理理念的引入,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大多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中的管理層人員沒有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財務觀念和傳統預算模式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長期影響,缺乏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認知,在進行項目申報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經費的使用方面沒有考慮到績效問題。另外,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層人員缺少一定的責任意識和準確的管理觀念,對于業務部門和財務部位工作方面的協調尚有欠缺,造成預算績效管理相關工作的效率較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存在一定被動性,沒有從主觀層面上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處于推動前進的狀態,導致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水平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提高[1]。
(二)缺乏完整的績效指標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遵從政府財務部門的指引,實行了《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政策,借助這一政策的內容構建出符合自身單位實際的績效考核體系。但在實際運用中發現,這一體系在預算績效管理指標方面缺少科學的設置和準確的把控,對問題的實際定位較為模糊,并且對于內部控制角度下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涉及內容相對較少,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考核體系的整體建立要求偏低,無法發揮內控控制制度中存在的監控功能[2]。而其具體原因在于缺少完整的績效指標體系,造成在進行實際費用使用或項目申報時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在項目中存在一定的經濟風險,進而導致內控制度的失效,使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風險。通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實行,發現這一規范制度在績效管理標準的設定方面不夠準確,沒有對相應指標進行嚴格、準確的制定。在對內部控制的制定方面,沒有將決議投票機制進行具體的規定,無法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決策功能,這一問題主要表明了績效指標的不夠健全,導致了項目申報的考核效益降低,甚至造成項目存在一定風險性,但在實際決策環境卻通過決議的情況發生,增加了單位的投資風險。
(三)信息化建設滯后
由于現代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對于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來說,缺乏信息化的建設體系,無法利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統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導致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由于采用人工核對數據的方式,使人為因素嚴重影響了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內部控制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安全性[3]。現階段的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方面沒有進行深入改革,對于內控數據的管理方面缺少信息化的系統管理制度,由于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制度改革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因此,需要不斷提高對內控制度的信息化建設,大多數行政單位通過人工的形式開展內控管理工作,這種管理和工作模式無法適應信息化時代對信息數據的需求,同時使信息數據在可行性、準確性方面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效果產生了一定影響。
推薦閱讀:政府行政管理中行政成本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