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淺談礦區采礦的條件及環境保護措施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地質礦產時間:瀏覽:

  一、總體概況

  1、高村采場交通位置與隸屬關系

  高村采場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向山鎮東北2km處,礦床分布在向山鎮的姚兒山村、陶村、高村一帶。地理座標:東經118°37′00″,北緯31°41′15″。南距馬鋼集團南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凹山采礦場2km、距東山采礦場4km、西距馬鞍山市區12km。

  高村采場、凹山采場、東山采場同處向山地區,由馬鋼集團南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山礦)統一管轄。南山礦區有準軌鐵路專用線與馬鋼廠區相通,馬鞍山至江蘇丹陽的313省道經過礦區,交通十分方便。

  2、礦區自然地理概況

  礦區地處江南丘陵地帶,地形起伏不大,自然標高一般在+30~+60m,礦區地形最高標高位于礦區東北面的烤山,山頂標高+235m。采場內最高地形標高為+102m。

  礦區最高氣溫為41℃,最低氣溫為-13℃,年平均氣溫為15.7℃。礦區年平均降雨量為1094.1mm,最大日降雨量為254.6mm。礦區常年主導風向為東風,夏季為西南風。

  該區域地勢北高南低,其山崗走向為南北。礦區地表水流由北向南,匯于由東向西流經礦區南部的洋河水系,在向山鎮西北部匯入慈湖河通往長江。礦區地勢較高,排水暢通。

  3、豐富的礦產資源

  高村鐵礦床屬大型貧磁鐵礦床,礦產資源儲量為3.46億t,平均品位TFe20.48%。礦床規模大、礦體埋藏淺、礦石屬易采易選類型等主要特點引起了人們對高村鐵礦床的重視,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圍繞高村鐵礦床所進行科研和設計工作始終沒有停止過,取得了大量的科研和設計成果,為今天高村鐵礦的大規模開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高村鐵礦的另一個主要特點是礦石品位較低,這也是限制人們下決心開發高村鐵礦的主要原因,因此多年來,圍繞高村鐵礦的建設工作始終是以謹慎樂觀的心態進行的。2001年高村采場一期工程開始建設,建設規模為150萬t/a,于2002年末建成投產,經選廠實際選別后證明,高村礦石分別與凹山礦石和東山礦石混合后,可選出品位64%以上的合格精礦;2003年又對高村采場進行了二期擴建,建設規模為500萬t/a,目前正在建設過程中。

  隨著中國鋼鐵工業的迅猛發展,鐵礦石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揚,鋼鐵企業遇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根據我國鋼鐵生產的發展趨勢及馬鋼的“十一五”發展規劃,2010年左右鋼產量將達到1500萬t。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鐵礦石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一方面使一些開采條件不太理想的鐵礦床的開發利用成為可能,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現有生產礦山閉坑的步伐。

  4、合理的設計原則

  1以擬定征地范圍為約束條件,開展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工作;

  2以2009年礦山達到設計生產規模為前提條件,對礦山的開拓運輸系統進行多方案比較,選擇合理的開拓運輸方案;

  3高村采場基建期和試生產期各年的礦石產量應能彌補凹山采場同年減少的礦石量,凹山采場閉坑后,高村采場達到設計生產能力;

  4盡量減少基建剝離量,降低初期生產剝采比,充分發揮現有兩條鐵路運輸的作用;

  5以老礦山作為依托,盡量利用前期投入已形成的工程和南山礦區已有生產、生活設施,減少工程建設的投資。

  二、具體設計方案分析

  1、建設條件

  高村采場二期建設工程優化初步設計有批準的、可作為設計依據的地質勘探報告,批準表內礦2.19億t,平均品位TFe22.38%。此外有表外礦1.27億t,平均品位TFe17.22%,礦產資源總儲量3.46億t,平均品位TFe20.48%。

  高村鐵礦床礦體埋藏淺,適宜露天開采,礦石、圍巖穩固,水文地質條件中等,盡管礦石品位較低,但礦石屬于易采、易選的礦石類型,在目前技術經濟條件下,具有大規模開采的價值。

  高村采場靠近交通方便的南山礦區,且屬于南山礦統一管轄,依托南山礦區的生產、生活設施,可減少工程的建設投資和占地面積,建設條件好。

  2、建設規模

  根據有關設計規范,礦山建設規模是依據開采境界內的工業礦石儲量,經過技術經濟論證后確定。高村采場開采境界內的礦石資源儲量為12889萬t,其中工業礦石儲量8951.32萬t,表外礦資源量3937.68萬t,表外礦占境界內礦產資源儲量的30.55%。南山礦根據國家的產業政策及以往對表外礦利用的研究成果,要求設計中對表外礦進行綜合利用。

  經過技術上和經濟上的驗證,確定高村采場的建設規模為以工業儲量為基礎確定的建設規模為500萬t/a,利用低品位礦石增加的規模為200萬t/a,采出的礦石為貧礦和表外礦的混合體,總規模為700萬t/a(以下簡稱700萬t/a)。

  3、產品方案及服務年限

  原礦規模700萬t/a,平均采出品位TFe 20.14%,采出礦石進凹山選廠。精礦品位64%,選礦回收率73%,年產鐵精礦155萬t(計算年)。

  根據高村采場開采境界內的礦石量,并考慮高村采場二期恢復建設的速度及產量安排,應與凹山采場未來的產量減少情況相匹配,根據編制的采剝進度計劃,礦山于2008年投產,2009年達產,穩產期14年,服務年限24年。

  4、開采工藝

  1穿孔爆破:采用深孔爆破法,

  2采裝運輸:為了提高開采強度,采裝設備利用原有WK-4C外,選用WK-10B型電鏟,運輸設備利用現有40t汽車,主要選用了90t級自卸汽車。礦石由WK-4C、WK-10B型電鏟裝40t,90t級自卸汽車運往設在采場外的倒裝礦倉,轉載后由150t電機車牽引60t自翻車運往凹山選礦廠;巖石由電鏟裝自卸汽車運往高村排土場。

  三、采礦過程中產生的環境破壞及保護措施

  礦區開發對環境的破壞主要有:水環境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地表變形與塌陷造成的水土流失等幾方面的破壞。

  保護措施有:

  1、治理污染。生活污水處理自流到礦井水處理站,礦井水處理后主要用于注漿站灌漿用水等。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路面多灑水以防灰塵,減輕噪聲污染。

  2、增加耕地,提高土地使用率。礦區土地復墾是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礦山開采后形成的大面積采坑,通過覆土,進行回填,一方面增加了耕地面積,同時也可以為部分礦工和當地農民重新開拓生產和生活門路, 緩和企業和農民的矛盾,有利于促進社會安定團結。

  3、有效預防地質災害的發生。礦山開發過程中,破壞了山坡土體,造成邊坡失穩,修建護坡、擋土墻,有效防止崩塌、滑坡的發生。及時填平、修復坑、洞,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4、綠化環境,恢復植被。由于礦山的開采破壞了植被, 產生的廢石、廢渣等松散物質極易促使礦山地區水土流失,甚至形成地質災害。在礦區內進行植被恢復,可大幅度提高礦區的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從而降低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爆發幾率,減少礦山污水對礦區周邊水系的污染,礦區生態環境和地貌景觀可以得到逐步恢復,生態環境質量大幅度改善。

  四、分析結論

  綜上所述,本項目采用的采礦方法先進,開拓方式合理,經濟效益好,環境保護措施得當,所以應抓住當前的大好時機,盡快建設實施本項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州市| 阿拉善盟| 金溪县| 嘉禾县| 乌鲁木齐县| 扎赉特旗| 巴彦县| 武威市| 辽阳市| 浠水县| 牡丹江市| 丰镇市| 荔浦县| 栾城县| 隆回县| 临沧市| 逊克县| 诸城市| 蒙山县| 河南省| 奉新县| 泸水县| 岳池县| 郑州市| 五原县| 中山市| 溧阳市| 抚顺县| 剑川县| 武宁县| 蚌埠市| 洛扎县| 瑞昌市| 上林县| 龙陵县| 宁武县| 绥滨县| 右玉县| 舒兰市| 嵊州市|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