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企業和人們生活對電力依賴性越來越強,對電力的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力負荷控制可以降低局部地區電網的最大需求量,提高電網的運行經濟性和安全性,因此,電力負荷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文章圍繞負荷控制系統的相關問題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負荷控制;電力;營銷管理
前言:
電能現在已成為當前社會發展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目前人們對電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所以對供電的質量也有了較高的需求。負荷控制,又可稱為負荷管理,其主要是用來碾平負荷曲線,從而達到均衡的使用電力負荷,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安全性,以及提高電力企業的投資效益的目的。為了不斷提高電力管理控制水平,搞好電力營銷管理工作,就必須做好其自身的負荷控制系統,以確保電網的真正安全。
1、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的意義
負荷控制,又可稱為負荷管理,其主要是用來碾平負荷曲線,從而達到均衡的使用電力負
荷,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安全性,以及提高電力企業的投資效益的目的。電力負荷控制間接、直接、分散和集中各種控制方法,所謂間接控制方法是按客戶用電最大需量,或峰谷段的用電量,以不同電價收費,借此來刺激客戶削峰填谷,事實上,這是一種經濟手段。而接控制方法是在高峰用電時,切除一部分可間斷供電的負荷,事實上,這是一種技術手段。負荷管理系統的廣泛應用是電力企業自動化技術發展的趨勢,對當前電力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此項調控技術可以使用戶有效的避開用電高峰期,從而使用用電低谷期的電力,從而達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此項技術的應用,有效的實現了計劃用電、節約用電及安全用電的目標,同時此技術還擁有搖控操作、負荷控制、遠程抄表及實時控制的功能,有效的提高了需求側管理的水平,同時也使客戶端的用電準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對于現代化用電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終端集遙感,遙測,遙調,遙控功能為一體,能夠遙測各類電氣參數,實現終端抄表、交流采樣、負荷控制、數據統計分析、主站通信、遠程升級功能。同時監控計量柜、電表用電異常情況,具有聲光電、短信等實時報警功能。后臺主站支持終端主動上傳,具有定時召測和人工召測功能,支持按功率自動控制、電信號控制等各種控制方式,設置多套負荷曲線對比功能,并對負控前后電量數據進行全程記錄,自動進行用電分析。這一系列的功能,使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完成遠程抄表、遙控操作、功率控制、電量控制、催費告警等工作,大大縮減了人工監控的時間及人力資源。
2.1系統組成
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由負荷控制中心、控制終端和通信系統組成。采用電力負荷控制技術所建立的負荷控制系統終端集遙測、遙信、遙控功能于一身,能夠遙測包括母線、電表和終端的各類電氣參數,實現終端抄表、交流采樣、負荷控制、數據統計分析、主站通信和遠程升級功能,同時監控計量柜、電表用電異常情況。若將電力負荷控制技術應用到需求側管理中,在執行需求側管理功能時,可按變電站、線路、大客戶制定錯峰計劃,按周期或某一時段進行錯峰效果分析,終端可隨時進行遠程負荷控制。負荷控制中心對各負荷終端進行監視和控制的站,又稱主控站。控制終端是裝在用戶端,受負荷控制中心的監視和控制的設備。根據目前負荷管理的現狀,負荷控制系統以地市為基礎較為合適,在規模不大的情況下,可省去縣區負荷控制中心,而讓地市負荷控制中心直接管理各大用戶和中,小重要客戶。
2.2負荷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2.2.1終端系統接通電源后,自動進入上電復位和程序初始化運行,首次運行中,中心站將發送一系列的運行參數給終端,隨后,終端會在程序的控制下嚴格按參數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當中心站向終端發出信號,經終端天線接收,由電臺解調為低頻FSK信號到調制解調單元,然后調制解調出數據信號送往主控單元。主控單元應用程序截取從異步通信接口進一幀數據,進行分析和識別,根據不同的命令代碼執行各種操作。中心站發來的命令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發給區域內的所有終端,稱為播命令;另一類是發給選定的終端,即為單點命令。終端根據命令采集必要的數據,由異步串行接口送往調制解調單元進行制,最后由電臺通過天線將信號發向中心站。
2.2.2終端根據中心站發下的參數,脈沖表傳來的脈沖數,計算出有功功率、無功功率、有功電量、無功電量、需量;通過電壓、電流變送器送出的模擬量,計算出電壓和電流;通過被控輔助接點送出的開關信號,檢測開關的“分”“、合”狀態。終端在收到功控時段、功率定值及功控投入等命令后,執行當地閉環控,同時發出聲光信號,即相應的語音提示和面板信號燈指示。如果當前負荷超出規定值并且正處于功控時段內,則將發出聲光報警信號,累計報警次數超出規定值時(一般為每分鐘10次),終端自動進行第一輪跳閘,若仍處于功率報警則每隔規定時間,依次進行后續輪次的跳閘。當負荷低于定值,則消除報警。當前功控時段結束時,終端自動熄滅有關功控跳閘指示燈,允許用戶合閘。
2.2.3收到“功控解除”或“允許合閘”命令后,也可解除越限跳閘狀態。當處于電量控制狀態時,月電量或日電量超過電量定值的80%時,終端發出報警信號。當實際電量超過定值時,終端就對主進開關進行跳閘。終端收到“功控解除”或“允許合閘”命令后,或到了日末、月末,則自動清除有關電量越狀態。中心站可直接發出命令,對終端進行遙控跳閘操作,當中心站發出允許后,則用戶進行合閘操作。
3、電力負荷管理的內容和實施手段
采用電力負荷控制技術所建立的負荷控制系統終端集遙測、遙信、遙控功能于一身,能夠遙測包括母線、電表和終端的各類電氣參數,實現終端抄表、交流采樣、負荷控制、數據統計分析、主站通信和遠程升級功能,同時監控計量柜、電表用電異常情況。若將電力負荷控制技術應用到需求側管理中,在執行需求側管理功能時,可按變電站、線路、大客戶制定錯峰計劃,按周期或某一時段進行錯峰效果分析,終端可隨時進行遠程負荷控制。電力負荷控制可以對電力負荷進行檢測,控制中心從每天的檢測信息中篩選出各類信息,既能提高負荷預測準確度,方便深入了解負荷特性,為制定有序供電方案提供科學依據;還可以對客戶的用電狀況進行實時監測,有助于在用電高峰時段實行移峰填谷。(1)削峰,降低電網的高峰負荷;(2)填谷,提高電網負荷低谷時期的用電量;(3)移峰填谷,將用戶高峰時期的用電轉移到低谷去使用;(4)整體性節點,通過推廣節電設備的應用來提高用戶終端的用電效率;(5)可變負荷方式,通過改變用戶的用電方式來改變用電負荷。在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實施手段方面,主要包括:(1)技術手段。通過提高用電效率,如采用先進的節電技術和高效設備來提高用電效率,在滿足同樣能源服務的同時減少用戶的電量消耗;通過負荷整形技術,以某種方式將用戶的電力需求從負荷高峰期削減、轉移或增加低谷時期的用電,改變電力需求在時序上的分布,達到平穩電網負荷的目的。通過電力負荷控制進行需求側管理能切實提高監視準確率和控制正確率,提高電網的用電負荷率,有效減少線路拉閘,減少對居民生活用電的影響。(2)經濟手段。主要通過電價鼓勵、折讓鼓勵和免費安裝鼓勵等手段來實現。(3)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及其有關職能部門,在國家法律的框架內,以行政力量來推動節能、約束浪費、保護環境的一種管理活動。通過電力負荷控制來制定年度電力調控目標、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平衡電力資源、確保電力供應。為了提高電力需求側的管理水平,搞好電力營銷管理工作,保證電網安全、經濟、優質的運行,目前全國各個省份都在積極開展電力負荷控制工作。
4、結語
負荷控制系統的廣泛應用是電力企業自動化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對當前電力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當前電力供需嚴峻的形勢下要繼續推進負荷控制系統的使用,不斷研究、改進、完善系統功能,使之更好地為需求側管理工作服務,從而合理地控制有序用電秩序,創造最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林曈.電力市場營銷及電力優質服務在營銷中的作用[J].中國市場,2021(02)
[2]王琦,張紀杰“.互聯網+電力營銷”提升客戶優質服務感知度[J].農電管理,2018(10)
推薦閱讀:提高電力工程設計質量的對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