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基于MAX1452設計電渦流傳感器電路,利用MAX1452多溫度點補償功能,對電渦流傳感器進行溫度補償,可使電渦流傳感器具有溫度誤差自動修正功能,改善電渦流傳感器的溫度特性。設計的電渦流傳感器在實際測試中性能穩定,溫度特性良好,對提升電渦流傳感器測量精度和溫度特性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電渦流;距離測量;MAX1452;溫度補償
傳統的電渦流傳感器普遍沒有溫度補償功能,通常溫度特性較差。即便進行了溫度補償,效果也很有限,只能通過放置一個與探頭線圈溫度特性相反的電感進行粗略補償,且補償溫度范圍很窄,無法取得良好的補償效果。為了提高電渦流傳感器的溫度特性,減小溫度對電渦流傳感器的影響。本文提出一種基于MAX1452的電渦流傳感器設計,在實現電渦流測量的同時,可以對電渦流傳感器進行溫度補償。本設計可以在(-40~125)°C范圍內對電渦流傳感器進行溫度補償,并可多個溫度點補償。在保證電渦流傳感器輸出性能的基礎上,改善了電渦流傳感器的溫度特性。MAX1452采用數字化補償方式,補償精度高,操作方便,可以實現傳感器的批量補償。
1電渦流傳感器結構和工作原理
如圖1所示,電渦流傳感器由探頭、電路板、外殼和線纜組成[1]。探頭內部是1個線圈,可等效為電感L。電路板包括振蕩電路、諧振電路、檢波電路、補償放大電路和濾波電路,其中諧振電容C與探頭線圈L組成LC諧振電路,其諧振頻率f為1/2πLC。外殼用于保護和固定內部元件,線纜用于傳感器供電和信號輸出。
電渦流傳感器采用非接觸式測量原理[2],通常用于測量距離。圖2為電渦流傳感器工作原理,當金屬板置于探頭線圈附近,它們之間的間距為δ,線圈輸入交變電流i1時,便產生交變磁通量Φ1。金屬板在此交變磁場中會產生感應電流i2,這個電流在金屬板內是閉合的,所以稱之為“渦流”。這個渦電流也將產生交變磁場Φ2,與線圈的磁場變化方向相反,Φ2總是抵抗Φ1的變化,由于渦流磁場Φ2的作用使探頭線圈的等效阻抗發生變化。利用這種渦流效應,電渦流傳感器通過將距離變化轉換為阻抗變化來進行測量。
2電渦流傳感器溫度誤差分析
分析的電渦流傳感器基于調幅式原理,由振蕩電路、諧振電路和信號處理電路組成。其中諧振電路由探頭線圈[3]和諧振電容組成,是電渦流傳感器的敏感元件。由振蕩電路產生固定頻率的振蕩信號注入諧振電路,諧振電路構成的LC振蕩電路產生諧振。當被測距離發生變化時,探頭線圈的阻抗會發生變化,進而引起其端電壓發生變化,測量此端電壓便可間接測量距離。
如圖3所示,R為探頭線圈的等效電阻[4],L為探頭線圈的等效電抗。當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探頭金屬導體的電導率會發生改變,探頭線圈也會因為熱脹冷縮而改變幾何尺寸。因此,環境溫度對探頭線圈的電阻和電抗都會產生影響。
R=R(T)(1)L=L(T,d)(2)
式中:T為環境溫度,d為待測距離。
當傳感器工作時,整個測量電路的工作頻率位于諧振頻率附近。當電路處于諧振狀態時,諧振回路的等效阻抗Z可以表示為:
Z≈Q02?R
式中:Q0為并聯諧振回路的品質因數。
當傳感器的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線圈電阻的變化量[5]為:
?R=?T?kR(5)諧振頻率下諧振回路等效
輸出阻抗的最大變化量為:?Z=Q02T??kR?(6)
當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諧振回路的等效阻抗發生變
化,引起探頭端電壓發生變化,引起傳感器輸出信號發生變化,產生溫度誤差。要提高傳感器的測量精度,必須采取措施對傳感器進行溫度補償[6]。
3基于MAX1452電渦流傳感器電路設計
電渦流傳感器的電路[7]基于MAX1452設計,由振蕩電路、諧振電路、檢波電路、補償放大電路和濾波電路組成,分別實現振蕩源信號、諧振振蕩、信號檢波、信號放大、溫度補償和信號濾波的功能。
3.1電源電路設計
電源電路對外部供電進行穩壓和濾波處理,可將電壓精確穩定至5V,為MAX1452電路供電。穩壓源選擇高精度電壓基準源LT1461-5,其電壓輸入范圍為(7~20)V,輸出電壓為5VDC±0.04%,溫度系數小于2×10-5/°C,工作溫度范圍為(-40~125)°C。在LT1461-5穩壓電路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設計有低通濾波器和高頻濾波電容,可進一步對電源進行濾波處理,消除外界電磁干擾,提高電路的電磁兼容性。
3.2振蕩電路設計
振蕩電路的振蕩源使用MAX1452內部集成的1MHz振蕩器,該振蕩器振蕩頻率穩定,占空比為50%,帶載能力不小于1mA,可為探頭感應線圈提供穩定可靠的振蕩源信號。
諧振電路由感應線圈L1和諧振電容C7組成LC諧振器,振蕩頻率設計約為1MHz。當給LC諧振器施加震蕩源時,LC諧振器可等效為阻性元件。諧振器中的諧振電容C7為固定容值,那么當感應線圈L1的電感量發生變化時,整個LC諧振器的阻抗將發生變化。感應線圈的阻抗變化與金屬導體的電阻率ρ、磁導率μ、線圈與金屬導體之間的距離δ以及線圈激勵振蕩源頻率f有關,可用函數關系式Z=F(ρ、δ、μ、f)表示。
電渦流傳感器的電阻率ρ、磁導率μ、線圈振蕩源頻率f為固定值,則感應線圈的阻抗變為線圈與金屬導體之間的距離δ的單值函數。當線圈與金屬導體間的距離δ增大時,電渦流效應減弱,感應線圈的阻抗Z變小,諧振器電感L端電壓變小。那么就可以通過檢測電感L的端電壓實現間接測量探頭感應線圈與金屬導體之間距離的目的。
3.3檢波電路設計
諧振電路輸出的是交變電壓信號,需要經過檢波處理后才能被后續電路處理。檢波電路基于峰值檢測原理,由1個二極管和檢波電容組成。檢波電路的仿真如圖5所示,其中二極管選擇1N4148整流二極管,利于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可將交流信號整形為正半周的直流信號。檢波電容則選擇小容值的陶瓷電容,該電容的端電壓為直流信號的峰值,可以實現對整形后直流信號的檢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