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從經濟學視角來探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投資效益,關鍵在于對影響投資風險的因素進行梳理。借助于敏感性分析方法,以某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為例,對其各主要指標項的權重及投資風險程度進行判斷,并對影響整個投資項目收益的要素進行評價,提出完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分布式光伏發電;投資風險;蒙特卡洛模擬
電能是工業生產、居民生活及各領域最基礎的能源,對電能的開發利用,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建設,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以其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受青睞。在近十年,光伏發電行業增長迅猛,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是重要投資對象。2020年1月22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中明確,自2020年起,新增海上風電和光熱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由地方按照實際情況予以支持[1]。新政策的推出,預示著國家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再進行補貼,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市場化進程逐步加快。同時,“十四五”背景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為補充的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繁榮、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光伏產業將成為重要支撐基礎。鑒于此,立足國家和地方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項政策,從風險評價與控制視角,就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風險因素進行探討,為更好地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提供參考。
一、文獻回顧
針對上網電價收益的分析,Antonelli等人從運營階段,提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風險集中于上網電價的波動。Orioli等人對國外光伏發電項目進行投資分析,認為項目投資折現率、光伏組件價格、上網電價、通貨膨脹等要素是重要風險點,其中貼現率是影響項目投資效益的最主要因素。[2]Awerbuch等人運用技術、風險等理論,結合光伏發電項目,認為資金流的流動、光伏發電技術落后、光伏發電原材料價格變動等是引發項目投資風險的重要因素。一些學者認為,光伏發電項目投資效益,除了技術、經濟因素外,還與國家政策有關。何寧波等人采用層次分析法,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進行綜合分析,提出外部政策環境、光伏發電技術、宏觀經濟環境等要素,都將直接影響項目投資效益。王瑋等人運用數學模型,結合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對不同并網模式、光伏組件類型所帶來的項目收益進行對比,提出應對投資風險的措施。縱觀國內外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研究,研究者大多從宏觀層面,對單個或多個風險要素進行定量分析,缺乏對不同風險要素的綜合分析。同時,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政策、電價補貼、初始投資成本、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等因素,也要納入投資項目風險評價中。
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主要因素
從國內外相關研究分析中,對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探討,主要影響因素集中在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政府相關電價補貼政策,以及年發電量、自發自用電比例和整個項目初始投資的成本等。
(一)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
對于電能的使用,結合不同發電項目,針對不同上網模式,所產生的上網電價及收益也有所不同。“三部委”聯合發布《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對2018年5月31日起新投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政策。在政策電價補貼方面,2020年以后新增光伏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中多余的電量,按照“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來計算。[3]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采用“全額上網”模式,其電價按照所在地光伏電站規定的電價標準來執行。由此,考慮到不同上網方式的差異性,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同樣的區域,同樣的政策背景下,整個項目發電量與自發自用電比例一定時,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越高,其項目收益就越大,投資風險就越小。從這個層面來看,某一區域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成為制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重要因素。
(二)國家出臺的相關補貼政策因素
對新能源行業,國家在政策領域是鼓勵的、支持的,特別是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中,在投資方式、財稅減免、投資手續簡化等方面,都出臺相關政策來引導光伏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從這些政策出發點來看,推進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化是最終目標。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在于補貼光伏發電項目。但最終在市場化進程中,這些補貼將會逐步取消。同時,針對不同地區,政府在光伏發電領域政策制定上,也存在區域差異性,特別是在補貼政策上,各地區要參照相關補貼政策來執行。光伏發電項目,在投資中有其自身獨特性,項目投資量主要集中于第一年,從第二年開始,整個光伏發電系統造價會發生斷崖式下跌,此后每年下跌迅速。從項目投資額來看,初期投資量大,但對于政府補貼政策,第一年補貼最高,此后呈現遞減趨勢。最終令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平價上網。因此,就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本身,補貼政策也是重要的風險因素。
(三)光伏組件使用效率
從光伏發電項目來看,投資重點集中于光伏組件上。光伏組件受自然條件、技術、設備等因素制約,也會影響其組件的使用效率。通常,針對不同區域光伏項目,還要考慮地區太陽輻射量指標。年輻射量指標是衡量某地區光伏項目發電及組件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標。比如在I類資源區,其年太陽輻射量要遠高于III類資源區。光伏發電項目的技術基礎是光伏組件,不同類型的光伏組件,對光能的轉換效率也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是衡量整個光伏項目年發電量的重要指標。考慮到光伏發電項目所在地的上網電價,以及自發自用電比例,年太陽輻射量和光伏組件使用效率成為制約整個項目收益的關鍵條件,也是重要的風險要素。
(四)自發自用電比例
在光伏發電項目投資中,很多項目的投資以自發自用為主。從投資收益來看,自發自用比例越高,收益率也越高。但對于整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其投資也要進行全面評估。通過評估年發電量、電價波動情況,來評價該光伏發電項目投資效益是否可行。因此,自發自用電比例,也是衡量項目投資風險的重要因素。
推薦閱讀:光伏發電工程技術及項目管理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