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國家整體實力的提升以及社會的發展,各地區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況得到了不小的突破與進步,國家相關部門不僅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了電力領域的運行與管理中,相關科研團隊還對電力系統變電站中涉及到的技術手段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改進。由于智能技術的推廣與普及,很多行業領域在發展都會將其應用其中,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的運行也不例外。本篇文章就智能變電站運維及操作的研究與應用進行簡單的論述,并提出些許觀點,希望能對相關人士的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運維;操作;研究
變電站在電力系統運行與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智能變電站更是受到了很多科研團隊以及相關部門的關注。由于一些智能變電站在運維操作的過程中,仍然采用落后的管理方式,相應操作理念和技術等也得不到全面的更新變革,導致智能變電站整體運維水平一直得不到明顯的提升。在加上智能變電站運維管理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的內容,相關管理團隊會對其中存在的細節問題有所忽視,從而影響了運作操作質量。因此,如何提高智能變電站運維操作水平,成為了很多相關管理部門需要考慮的內容。
1 智能變電站運維管理模式
1.1狀態巡視
智能變電站的狀態巡查需要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保障職能控制系統的安全運行,職能輔助控制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安全警衛和圖像檢測子系統
安全警衛和圖像檢測子系統的主要應用設備包含多畫面分割器、攝像機、視頻服務器、錄像設備、沿變電站周邊的電子柵欄和編碼器等等,在安全警衛和圖像檢測子系統中視頻服務器等設備需要依據變 電站的最終建設規模設置。
(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智能變電站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能夠在面對突發性火災時,有效減少火災對變電系統的破壞性影響,降低變電站的經濟損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備主要包括手動報警模塊、探查器、信號模塊、控制模塊和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等等。
(3)環境監測系統
環境監測系統能夠讓智能變電站快速了解周邊環境,提高變電站的運行效率。變電站的環境檢測設包含:溫度傳感器、環境數據處理單元、濕度傳感器和SF6探測器等等。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不同的傳感器對于環境監測點的配置需求不同,二次設備室中要設置數據處理單元,設備現場中要設置傳感器。通過環境檢測系統的應用,能夠真實地反映出供電設備的運行狀態和各種物理變量,并且能夠快速分析供電設備的故障診斷信息和報警數據,減少供電系統的故障發生機率,掌握智能變電站的維修時機,保障智能變電站的安全運行。
1.2狀態檢修
為了保證智能變電系統的安全運行,降低變電站的停電檢修率,節約變電站檢修 成本,智能變電站需要依據在線監測裝置所檢修的數據,保證變電站良好的運行狀態。
1.2.1狀態檢修類別
狀態檢修通過設備檢修過程中是否停電而劃分成四類標準,其中有三類檢修需要停電配合,第四類檢修的過程中是不需要進行停電處理,變電站的外觀監測和檢修再通電狀態下就可以完成。在停電過程中,第一類檢修能夠對變電站的整體運行系統進行維修監測,第二類檢修則是針對部分的系統進行維修檢測,第三類是進行常規性的系統維修監測。設備監測類型還可以通過檢修周期劃分為例行試驗檢修和依照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的臨時性檢修兩種。例行試驗檢修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對變電站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常規性的監測,包括簡單的設備維護和保養工作,比如螺絲緊固、自備表效驗、功能確認和易損件的更換等等。
1.2.2定制檢修周期
在設備的檢修過程,要提前定制分析周期。如果需要調整檢修周期,則需要依據設備狀態盡心科學分析和調整,并且相關的技術人員要定期進行變電設備的性能評估和數據分析工作,將智能變電站的設備間隔狀態評估出專業等級,依據評估狀態等級 的不同來調節設備的維修周期。變電設備在進行周期性檢修的過程中,能夠減少設備運行中的安全隱患,保證變電設備的安全運行,在設備進行周期性常規檢修后需要對變電設備進行再次評估 ,然后再確定調整變電設備的檢修周期。在檢修時要對變電設備中包含的風險性因素和設備漏洞進行一一排查,并且通過檢修一次性解決設備的問題,減少返修次數,降低檢修成本,要針對不同級別設備的檢修內容科學的調整檢修處理方法。
2 智能變電站操作
2.1智能變電站操作
所謂順控操作,就是通過相關人員后臺管控系統和變電站 調控中心發出操作命令,結合變電控制邏輯系統進操作,有效管控系統操作對象,然后自動化操作二次軟 板、隔離開關和斷路器等變電設施,同時進行數據系統的防閉鎖邏輯判斷和智能監管,保障技術操作過程的順利執行。在智能變電站中,附屬設備、斷路器、變壓器、母線、定值區的切換隔離開關、自動控制裝置軟扳的投退等等均屬于順控操作對象。智能變電站現場倒閘操作可以通過就地操作、遙控操作、順序控制操作(以下簡稱“順控操作”)來完成。遙控操作、順控操作的設備應滿足有關技術條件。智能變電站具備一鍵式順控操作的功能,而順控操作也應填寫操作票,并具備操作、監護雙機操作條件,操作項目應保證安全、可靠、正確。此外,順控操作前應強制預演。順控操作執行時,監控后臺應以規范的操作票模式顯示順控票,逐步顯示每步操作進程,并與站端方式保持一致。順控操作結束后,現場運行人員應核對設備最終狀態并檢查無異常信息后完成此次操作。
2.2智能變電站“兩票”
與傳統變電站一致,智能變電站同樣存在倒閘操作票的填寫與編制過程中造成的隱患,工作票、操作票的管理一直是變電站運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智能變電站由于新增了過程層設備智能終端、合并單元、網絡交換機、設備在線監測傳感器等設備,因此不但應建立完善命名、編號的臺賬,還應備份各種參數設置,以防止由于設置信息丟失而造成的設備異常;且各類現場工作還應納入“兩票”管理范疇,如這些設備檢修需要將一次設備停電或做安全措施時,應填用變電站第一種工作票等。監控界面上的保護軟壓板應有明確且在本間隔唯一的編號,在后臺及操作前需輸入間隔編號及壓板編號確認操作無誤。監控后臺應具備監視和操作保護裝置保護軟壓板狀態的功能,包括保護功能投入軟壓板(如差動保護軟壓板、距離保護、零序保護、投互聯、投分列)和保護出口軟壓板(如跳鬧出口、失靈啟動、重合鬧出口)。基于自動化通協議對站控層所發出詳細的操作命令,對職能變電設備的相關操作原件進行邏輯判 斷。通過執行站控層順控模式,能夠統一站控層的操作票,并且進 行典型操作票固化,快速提高操作效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如今,很多智能變電站在運維管理以及操作的過程中,都能按照規范的流程步驟進行相應的操作。對于變電站運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難點等相關管理團隊也能做到對問題進行及時的分析與處理,并根據變電站的運行情況,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從而降低操作不當以及管理混亂對變電站運維的影響。但是仍然有一些地區的變電站在運維的過程中,會受到外界環境因素或者人為因素的影響而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相關管理團隊也不能做到及時的處理,導致問題越積越多,阻礙了變電站的正常運行。所以在以后的研究與應用中,變電站相關管理團隊除了要明確智能化技術與運維操作之間的關系,還要提高對管理模式優化以及規范操作的重視,以此來保障變電站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吳國權. 智能變電站運維及操作的研究與應用[D].2015.
[2]潘廣深. 智能變電站運維及操作的研究與應用[J]. 中國高新區, 2018(12):155.
推薦閱讀:電力設備故障相關論文引用文獻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