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約占火力發電成本的70%以上。由于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與燃料供應不適應,目前火力發電廠,實際供應的煤種與設計煤種不符,造成鍋爐燃燒不穩定,效率下降,不能滿發,影響供電,而在短期內難以解決。針對這些現實存在的問題,總結某發電廠來煤煤質情況,運用科學計算方法,合理調度當前輸煤設備,選擇正確運行方式,用煤質的可成性,按電廠鍋爐設計煤質的主要指標,進行多種煤混配摻燒,為鍋爐安全、穩定運行創造條件,降低發電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煤種 煤質 鍋爐燃燒 發熱量 揮發分 配煤 化驗
煤,占火力發電成本的70%,要求熱量高、燃燒盡、灰份及灰渣少,能夠有效利用熱量,是發電企業對煤炭的質量真正要求。
發電鍋爐是根據煤種和煤質,進行鍋爐本體設計布置和輔助設備選型配套的,因此發電鍋爐燃用的煤種和煤質就有一個極限值的問題,如果實際供應的煤種和煤質偏離極限過多,就會影響鍋爐安全、經濟、穩定運行,帶來難以克服的困難。由于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與燃料供應不適應,實際供應的煤種與設計煤種不符,造成鍋爐效率下降,發電煤耗增大,浪費驚人,鍋爐燃燒不穩定,不能滿發,影響供電。而這些原因絕大部分是由于煤種供應不對路而引起的,而在短期內難以解決,當前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煤質的可成性,按電廠鍋爐設計煤質的主要指標,揮發份、發熱量、灰分、硫份、灰熔融性等指標進行多種煤混配摻燒,為鍋爐安全、穩定運行創造條件,這就是摻配煤的目的。
一、電廠輸煤設備情況
某電廠總裝機容量為155萬千瓦,是華北電網中主力電廠之一,發電用煤量是以開灤洗中煤為設計煤種,按原設計煤量為一二期裝機75萬千瓦,年耗煤量為420萬噸,三四期裝機80萬千瓦,年耗煤量為460萬噸,累計耗煤量為880萬噸。
為順利卸、運上述燃煤,輸煤安裝兩套翻卸、儲取、運輸、配煤系統,分為一二期和三四期兩個系統。
以下以一二期系統作概括介紹:
一二期系統供B1—B4爐上煤。機組75萬千瓦,以開灤洗中煤為準年耗煤420萬噸。B1\B2爐設計耗煤量以開灤洗中煤為準102.5噸/時。(B3/B4爐設計耗煤量以開灤洗中煤為準185.75噸/時)
1、設備 卸煤系統:甲乙翻車機兩路系統組成。上煤系統:甲乙兩路14條皮帶組成,相互之間由擋板進行倒換。配煤系統:兩路四條皮帶,8個犁煤器和2個配煤小車組成。煤場設備:甲乙兩臺斗輪機和兩條皮帶組成分別堆、取。煤質粒度:由甲乙兩臺環式碎煤機進行破碎、篩分。煤量調節:四臺振動式給煤機調節上煤出力,兩臺斗輪機的出力由人工手動操作進行調節。
2、煤源 來自開灤礦務局,荊各莊、趙各莊、呂家坨、南范各莊、馬家溝、林西、唐家莊及山西各統配煤礦等。
3、煤種 原設計為開灤洗中煤,現為原煤,原混、洗中煤等。
4、煤質 粒度35mm以下原混含水8%、洗混含水12%。
5、煤場 4個,#1、#2煤場共儲煤9萬6千噸,#3、#4煤場共儲煤6萬噸。
二、 電廠B1-B4鍋爐燃料質量設計標準
(表一)
設
計
入
爐
煤
質 |
|
B 1.2 |
B 3.4 |
空氣干燥基揮發份
(Vdaf)% |
39.3% |
49.39% |
收到基低位發熱量
(Qnet.ar)Mj/kg |
12.75 |
13.08 |
收到基水分
(Mt)% |
8.22 |
8.8 |
空氣干燥基灰分
(Aad)% |
50.40 |
45.76 |
空氣干燥基硫份
(St.ad)% |
0.78 |
0.5 |
煤灰熔點
(ST)℃ |
>1500 |
>1500 |
|
設計煤種 |
開灤 (洗中煤) |
開灤 (洗中煤) |
設計發電標煤耗
(g/kwh) |
326 |
307 |
制粉方式
配用機組額定功率 |
球磨
125(MW)×2 |
中速磨
250(MW)×2 |
三、煤的特性對鍋爐燃燒的影響
1、發熱量:煤的發熱量是煤質一個重要指標,作為動力燃料,發熱量越大,經濟價值愈大,發熱量越低,磨煤和輸煤耗電越大,廠用電增加,發電成本增加。發熱量比原設計煤種過高,爐膛溫度水平上升也高,火焰中心被燒熔的灰粒要向爐膛四周受熱面擴散時不能固化,粘附在管壁上, 形成結渣,影響傳熱導致鍋爐效率下降,甚至釀成事故。
2、揮發份:是煤質重要指標,也是判斷煤著火性能、燃燒穩定性能的首要指標,揮發份含量越高的煤著火性能越好,燃燒穩定。揮發份低著火推遲,爐膛火焰中心遠離噴燃器,相繼送入的煤粉一時得不到高溫煙氣加熱,著火緩慢,相應縮短了煤粉燃盡的時間和空間,降低煤粉燃盡,飛灰可燃物增加,降低過多導致爐溫下降,中斷燃燒釀成滅火,揮發份過高,煤粉未及離開噴燃器上即已著火,灰燒壞噴燃器(打炮)或者爐膛火焰中心逼近噴燃器,火焰中心位置偏斜,水冷壁受熱不均,引起管子局部過熱脹粗或爆管。
3、水分:燃煤水分增加,因部分熱量將消耗在水分的蒸發和過熱,使爐膛燃燒溫度水平降低,導致燃燒穩定性下降,減少煤粉燃盡程度,水分增加使排煙體積增加,排煙溫度提高,排煙熱損失增加,鍋爐熱效率降低,發電煤耗增加。煤中水分多,原煤流散性惡化引起原料斗、給煤機、落煤管內粘結堵塞,當表面水分大于8%會造成給煤系統運行上的麻煩,如給煤機跑煤泥,既費人力又影響現場衛生。
4、硫份:燃料中的硫份雖然是可燃物質,但含硫過高,會引起鍋爐空氣預熱器腐蝕和堵灰,并造成大氣污染。
5、灰分:灰分增加,火焰傳播速度慢,著火推遲,燃燒穩定性差,機械不完全燃燒熱損失增加,灰渣物理熱損失增加,對設備磨損增加。
6、灰的融熔特性:對鍋爐運行影響很大,固態排渣煤粉爐在燃燒灰熔點比較低的煤時,將產生結渣。液態排渣爐燃燒灰熔點較高的煤時,又不能順利排渣。
四、某電廠來煤煤種、煤質化驗表
(表二)
煤種 |
(Qnet.ar)Mj/kg |
Vdaf |
ST |
Mt |
范各莊 |
21.47 |
20.89 |
>1500 |
6.0 |
趙各莊 |
17.41 |
20.99 |
>1500 |
6.2 |
荊各莊 |
16.72 |
20.89 |
>1500 |
8.0 |
大辛平朔 |
20.75 |
21.73 |
>1500 |
7.8 |
懷仁 (蘆子溝) |
18.34 |
25.17 |
>1500 |
5.8 |
神頭楊澗 |
18.59 |
25.17 |
>1500 |
7.0 |
前寨 |
17.27 |
25.17 |
>1500 |
7.6 |
金沙灘 |
16.30 |
25.17 |
>1500 |
10.8 |
宋家莊 |
19.10 |
25.17 |
>1500 |
5.4 |
大新聯營 |
19.26 |
25.17 |
>1500 |
5.0 |
北周莊 |
19.04 |
25.05 |
>1500 |
8.2 |
平望 |
19.27 |
24.05 |
>1500 |
5.4 |
代縣 |
17.32 |
25.17 |
>1500 |
9.0 |
軒崗 |
23.18 |
22.81 |
>1500 |
6.2 |
軒崗(黃家堡) |
19.43 |
22.81 |
>1500 |
7.4 |
原平 |
17.88 |
22.27 |
>1500 |
5.2 |
郭陽鎮 |
16.74 |
22.27 |
>1500 |
6.0 |
軒崗(石豹溝) |
20.39 |
22.27 |
>1500 |
5.8 |
原平(鄉鎮) |
17.79 |
22.27 |
>1500 |
8.2 |
宋家莊(小峪) |
18.33 |
28.28 |
>1500 |
5.4 |
圣佛 |
21.36 |
19.04 |
>1500 |
6.0 |
霍州(辛置) |
20.65 |
19.04 |
>1500 |
7.6 |
布落 |
17.49 |
25.27 |
>1500 |
6.0 |
陽方口 |
14.82 |
25.27 |
>1500 |
10.2 |
寧武 |
18.76 |
25.27 |
>1500 |
7.0 |
可嵐 |
18.98 |
25.27 |
>1500 |
6.6 |
莊兒上 |
19.26 |
25.27 |
>1500 |
7.0 |
太原西 |
18.79 |
20.02 |
>1500 |
87.2 |
陽泉曲 |
22.45 |
19.12 |
>1500 |
4.2 |
兌鎮 |
22.51 |
19.03 |
>1500 |
5.4 |
宋家莊(王平) |
18.33 |
25.18 |
>1500 |
7.6 |
趙城 |
22.3 |
28.6 |
>1500 |
5.4 |
汽車煤 |
17.41 |
20.99 |
>1500 |
8.0 |
五、電廠一二期當前鍋爐燃燒要求
摻配的原則:易著火、不結渣,能帶滿負荷,并使燃料有害因素受到管轄,在此基礎追求配煤的成本價,高價、低價。劣質煤配比最大或優質煤配比最小,以完成動力煤的優化配比。當灰軟化溫度T2超標時,每爐上煤比例不能高于該爐上煤量的八分之一,且必須同時通知有關司爐,注意燃燒情況及時加藥,防止結焦超溫,一旦司爐通知結焦,要停止該爐上低灰熔點的煤種。
煤質控制方法
(表三)
影響生產因素 |
適用生產區間 |
邊緣區間 |
應用基低位發熱值 |
16.72—25.08 |
15.04 |
可燃基揮發份 |
≥20% |
≥18% |
應用基灰分 |
≤35% |
≤40% |
灰熔點溫度(T2) |
≥1500 |
≥1450 |
可燃硫分 |
≤0.6% |
≤1.0% |
煤塊粒度mm |
0<Q<25 |
≤30 |
全水分 |
≤12%℃ |
≤15% |
六、當前輸煤摻配的原則
煤炭實現入爐前的最佳混配,是鍋爐安全、經濟運行的有利保證,即鍋爐燃燒的好壞,可在一定程度上否決輸煤運行保質、保量、連續不斷的將煤炭送至鍋爐原煤倉,這個工作任務完成的質量。做到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就是用戶,堅持用戶第一的原則。
七、當前輸煤摻配工作存在的問題
1、當班來煤,煤質變化不知道,只憑原來所掌握的煤質資料上入煤倉。
2、鍋爐燃燒的好壞要等3小時以后知道,各爐深調峰、滿發等到開始適才通知。
3、煤質化驗的結果等到出了什么事以后才有新的表下來。
4、沒有山西省各地區煤礦地圖。
5、夜間新到的煤種查問好幾處以后,在有人承擔責任的情況下才能知道大該數據,具體數據沒有。
6、輸煤主控制室人員責任心不強,不掌握煤質變化對鍋爐燃燒有什么影響。
7、運行各值本值思想嚴重,要求好煤在本值能燒情況下上、煤質不好的后半班上,造成下一班燃燒質量不好。
8、斗輪機配煤時操作人員技術差,控制不了出力,另外煤場高低不平,沒有技術保證,(無回轉角度、下降角度指示 )。
9、四臺給煤機只有三個位置可以調節,造成輸煤控制室值班人員不能按照要求調節出力。
10、煤中雜物多,設備運行不穩 ,造成設備突然停止的事常有發生,失去配煤作用。
11、煤場存煤位置不固定、記錄不清,煤場的煤只能作為混煤配上。
12、風、雨、雪造成煤質變化無從查找。
13、原煤倉坨煤嚴重,正常上煤計劃經常被打亂。
14、鐵路來煤車,粘煤多時造成不能按計劃配煤。
八、電廠輸煤正確的摻配煤方法
1、根據煤質化驗(表二),可以看出某廠來煤,在灰分、硫分等影響不太大,煤的特性上得到了控制,對灰融熔性也有了控制,特殊情況下可以加藥處理,對水分大的煤種采用不進或存入煤場等方法進行處理,主要摻配的是發熱量、揮發分。
2、低位發熱量與揮發分對鍋爐燃燒影響分析
燃料控制在斜線的上方為穩定區域,要想維持穩定燃燒,必須使低位發熱量與揮發分的乘積維持一定的數值,低位發熱量與揮發分的乘積越高,燃燒越穩定,但要注意不能造成鍋爐管壁上形成結渣和燒壞噴燃器(打炮)爆管等不安全現象。
九、正確的摻配煤需要控制的部位
1、控制發貨單位的煤質,加強對發煤單位的檢查,避免次煤充當好煤進廠。
2、對入廠煤經化驗出結果后卸,并采用正確配煤方式。
3、提供準確的山西各礦圖和基本的地址情況,包括各煤銷站、銷售的煤種。
4、各運行值要以大局為主,克服影響安全運行的一切困難,采取措施正確對待煤質變化。
5、輸煤各值及時匯報和監視變化的煤種。
6、加強對輸煤主控人員的培訓,使大家都能準確掌握來煤煤質對鍋爐燃燒的影響,能正確調整運行方式。
7、加大對出事人員的考核力度,對責任心不強者,嚴肅處理。
8、各煤場煤種的存取位置基本不變。
9、煤場調度人員認真學習,仔細詢問,準確掌握來煤種。
10、改進給煤機調解出力,增加各煤量的調節方法(由現三檔改為六檔)。平整煤場,培訓斗輪機司機能準確取出所需出力。
11、#3皮帶頭部加一個閘板,用電動推桿控制高度,來彌補斗輪機取煤量的大小。
12、斗輪機裝大臂回轉、上升位置指示器,或改為自動存、取煤。
13、對煤質粘的煤種,先存入煤場一側,另存干煤到另一側,先在煤場進行摻配。
14、煤倉只上半倉,能及時調整煤質。9.15、輸煤系統采用雙路上煤進行配煤。
十、配煤設備及配煤方式
設備:一二期有甲乙斗輪機、甲乙翻車機系統(給煤機)料斗秤皮帶。
三四期有甲丙斗輪機、丙丁翻車機系統(給煤機), 汽運皮帶。
運行方式:
1、甲乙翻車機系統與甲乙斗輪機配。
2、甲乙翻車機系統與料斗秤配。
3、甲乙斗輪機與料斗秤皮帶配。
4、丙丁翻車機系統與甲丙斗輪機配。
5、丙丁翻車機系統與汽運皮帶配。
6、丙斗輪機與汽運皮帶配。
7、丙斗輪機與料斗秤皮帶配。
8、丙斗輪機與甲斗輪機配。
當前配煤方案(例):
汽車煤要與山西煤按1:1混配,荊混煤與山西煤按1:1混配,燃燒穩定。
十一、煤,發熱量、揮發份對發電廠的影響
1、發熱量每下降418KJ/Kj,廠用電率增加0.8%左右。
2、揮發份下降5%,鍋爐效率降低0.35%
綜上所述可見煤質與煤耗關系很大,因此對入爐煤的煤質監督和混煤摻配工作,必須高度重視加強管理,才能保證發電廠的安全運行。
各種數據來自
1、 電力燃料管理專業知識(上、下)
2、 電力燃料管理基礎知識(第一冊)
3、 某發電廠燃用煤質資料手冊
4、 發電廠管理制度匯編(輸煤運行部分)
5、 燃料質量管理(趙忠編著)
6、某發電廠煤質化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