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電力供應安全關系著我國各行業的正常發展,合理架設電源電網結構布局尤為重要。本篇電力副高職稱論文提出了一系列優化配置電力供應的措施,從電力設施和線路差異化設計,監測預報,電力應急體系,自然災害,電網結構布局,工程建設質量等多方面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以保障電力的安全供應。
推薦期刊:《電力技術》(雙月刊)本著面向電力行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中電聯各方面技術優勢和行業唯一性特色,密切聯系政府有關部門、電力企業、電力用戶、科研院所和煤炭、裝備等上下游行業,以報導全面的全國性技術和管理現狀分析,及時的全國性安全、可靠、經濟、環保數據分析和新成果評價等方式,充分體現電力技術發展方向性、全局性、時效性和前瞻性。本刊的編委會由五大發電集團、二大電網集團、地方發電集團和電力設計、建設集團的生產主管領導組成。
【關鍵詞】電力供應 保障措施 安全
1優化電源電網結構布局,電網、電源協調發展
隨著經濟發展和能源戰略的實施,電力需求快速增長,電力建設不斷加強,我國電網發展開始進入全面推進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和全國聯網,實現更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的新階段,合理架設電源電網結構布局尤為重要。當前我國電源布局和電源結構主要需解決兩大問題。一是鑒于我國是能源輸入大國,為保安全,解決長遠能源需求,確保安全條件下加快發展核電,應適當提升核電比例。二是如何實現節能減排,扭轉電力系統電源結構不合理局面。目前我國東中部電網主要是缺調峰電源,故提出優先大力發展風電,配套建設抽水蓄能,形成風抽水電為主的調峰電源。受端電網和重要負荷中心要多通道、多方向輸入電力,合理控制單一通道送電容量,要建設一定容量的支撐電源,形成內發外供、布局合理的電源格局。
2充分考慮自然災害對電力安全的影響,骨干電網輸電線路應盡量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區和設備維護困難地區
在低溫雨雪冰凍、地震、洪水、臺風等自然災害易發地區建設電力工程,要充分論證、慎重決策。要根據電力資源和需求的分布情況,合理確定輸電范圍,實施電網分層分區運行和無功就近平衡。要科學規劃發電裝機規模,適度配置備用容量。電力設施選址要盡量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區和設施維護困難地區。骨干電網輸電線路要盡可能避免跨越大江大河、湖泊、海域和重要運輸通道,確實無法避開的要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同一方向的重要輸電通道要盡可能分散走廊,減少同一自然災害易發區內重要輸電通道的數量。
3重要電力設施和線路實行差異化設計,適當提高設防標準
在原電網設計標準基礎上,突出電力設施防洪、防雷和防強風等指標的“差異化”設計,注重提高新電網防災抗險穩定運行的能力。對骨干電源送出線路、骨干網架及變電站、重要用戶配電線路等重要電力設施,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適當提高設防標準。對跨越主干鐵路、高等級公路、河流航道、其他輸電線路等重要設施的局部線路,以及位于自然災害易發區、氣候條件惡劣地區和設施維護困難地區的局部線路,要適當提高設防標準。結合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鼓勵城市配電網主干線路采用入地電纜。位于覆冰災害較重地區的輸電線路,要具備在覆冰期大負荷送電的能力。位于洪水災害易發地區的輸電線路,要對桿塔基礎采取防護加固措施。必須穿越地震帶等地質環境不安全地區的輸電線路,要對桿塔及其基礎采取抗震防護措施。
4 加強監測預報與多部門合作
加強監測預報,氣象、環保、國土和水利等部門要將與電網安全相關的數據納入日常觀測范圍,及時調整自然災害判定標準和劃分自然災害易發區,加強監測預報,制定并完善本地區抗御嚴重自然災害的預案提高災害預測和預警能力。電網企業要會同氣象等部門在自然災害易發區的輸電走廊設立觀測點,統一觀測標準,積累并共享相關資料。
5完善電力應急體系,做好災害防范應對
電力企業要根據本地區災害特點,建立健全電力抗災預警系統,形成與氣象、防汛、地質災害預防等有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和應急聯動機制;要充分發揮電力設計、施工隊伍在電力應急搶險中的作用,加強搶險救災物資儲備和應 急搶險能力建設。電網企業要針對災害可能造成的電網大面積停電、電網解列、“孤網運行”等情況,制訂和完善電網“黑啟動”等應急處置預案。在災害性天氣多發季節,電網應急保安電源要做好應急啟動和“孤網運行”的準備。電力施工企業要配備應急搶修的必要機具,加強施工人員培訓,提高安全防護和應急搶修能力。電網企業在收到災害預警后,要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和物資,進入 搶險救災的準備狀態,并按照防災預案要求,及時調整運行方式。災害發生后,要隨時監測輸電線路安全運行情況,及早采取應對措施,將災害對輸電線路的影響減到最低。主干電網受災害影響發生嚴重故障或出現大面積停電時,電網企業要立即按照預案確定的供電序位實施有序供電,并立即開展搶修工作。
6 電網企業、發電企業、電力施工企業和設備制造企業要高度重視工程建設質量管理,認真執行國家質量管理的有關規定,健全安全保障體系
電力施工管理主要包括五個環節:認真組織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嚴格審查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現場管理。各相關部門應持續提高電力施工質量監管,確保材料、設備、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認真執行國家質量管理的有關規定,在充分考慮影響工程質量因素的同時,堅持 “質量第一,預防為主”的施工原則,以確保達到優質的電力工程質量。
7 嚴格執法,切實做好電力安全監管,督促電力企業強化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管理,提高電力系統安全水平
嚴格規范的安全監管檢查既是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實電力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的重要手段,對于維護電力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論題拓展:電力安全生產概論,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基礎,電力安全監察,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重點要求,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電力工業可靠性管理,電力工業技術監督,現代安全管理知識等都可以作為電力安全話題的拓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