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配網綜合管理平臺的研究與應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電力時間:瀏覽:

  0引言

  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總體要求,要順利推進節能降損工作,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對所有電力設備的運行情況、線損情況進行監測分析,對電力設備的供售電量進行采集和統計,為線損分析和應用提供可靠的數據源。

  (1)標準化

  IEC61970/IEC61968標準為電力系統中的各種資源定義了公共信息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不同系統之間的集成。CIM將對電力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理解標準、遵循標準、使用標準、擴展標準也必將成為電力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共識。

  (2)平臺化

  為了解決電力系統的“信息孤島”問題, “十二五”我國要基本建成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堅強智能電網;要實現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就需要實現發、輸、變、配、用和調度的深入集成,進一步推行“三集五大”戰略,進一步推行信息化建設工程,其中的一體化平臺、數據中心、應用集成、企業門戶等主要方向均體現了平臺化的總體思想。

  (3)集成化

  伴隨“SG186工程”、“三集五大”戰略,國家電網公司同時提出了“硬件集中、軟件集成”的主要思想。工程提出,應與前期已建設的變電站電能量采集系統充分集成、數據共享,完善公變、專變實時監測,專變預付費與購控電,電量采集,并在此基礎上提供配電網四分線損的功能。

  依據工程要求,本文提出了配網綜合管理平臺的建設思路,并對系統建設的幾個主要問題進行了研究,即平臺化建設思想、基于CIM的公共信息平臺、配變實時監測、配電網四分線損。

  1配網綜合管理平臺建設思想

  配網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基于GPRS的配變數據采集、實時監測;遵循集成化的思想,以基于CIM的公共信息平臺與變電站電能量系統進行檔案、數據集成;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四分線損計算功能。

  Ø 配變綜合管理平臺:基于J2EE架構的web發布平臺,是用戶使用本系統的門戶。平臺提供的所有功能均從此門戶訪問。

  Ø CIM模型管理:完成CIM公共信息模型的建模以及模型維護功能。

  Ø 配變監測:提供配變實時數據的查看、分析;配變電量數據的查看;各類業務報表;專變預付費功能及購電、控電功能;配變監測終端的遠程維護。

  Ø 四分線損:線損模型的建立與維護;基于配變電量數據、變電站電量數據的四分線損計算;線損分析及線損報表。

  Ø 基于CIM的數據模型:實現配變平臺直接采集的數據、變電站電能量系統同步來的數據、通過其他方式導入至平臺內的數據,在CIM模型基礎上歸一化后的統一存儲。

  Ø 配變數據采集:通過GPRS平臺完成配變終端各類實時數據、電量數據、告警事件的采集。

  Ø 變電站電能量數據同步:將變電站電能量系統采集到的電量數據按照CIM的映射要求同步至配變綜合管理平臺,供四分線損計算及其他高級應用使用。

  2基于CIM的公共信息平臺

  公共信息平臺使得多個異構數據源在單個站點以統一的模式組織存儲,將設備信息、資產信息、實時數據、管理數據等集中存儲,并支持管理決策,利于各種綜合應用的順利開展,滿足生產、運行和管理的需要。本方案基于IEC61970 CIM規范實現輸電網和變電站設備建模,同時遵循IEC61968 CIM規范對配電網設備進行建模,并據此映射了底層標準數據庫。

  3配變實時監測

  目前我局所管轄的配變總臺數在3000臺左右,針對配變變壓器分布范圍廣、通信條件受限的特點,本方案選擇了具有GPRS通信功能的配變監測終端來實現對公變、專變的各類數據采集。局機房建立GPRS通信平臺及GPRS網關,采集后的數據通過移動公司的GPRS通道主動上送至GPRS網關,進而轉發至前置模塊進行相關處理。

  (1)采集數據項

  為了滿足數據采集實時性的要求,所有配變終端均設置為每15分鐘進行一次數據上送,上送的數據包括:

  Ø 電量數據

  Ø 潮流數據

  Ø 告警事件

  (2)采集方式

  系統數據采集方式支持自動定時采集、自動定時補采、人工采集相結合的方式,以確保數據采集的完整性。

  Ø 自動定時采集:

  Ø 自動定時補采:

  Ø 人工采集:

  Ø 裝置參數召回與下設

  (3)統計數據項

  主站系統在實時采集數據的基礎上,還可計算出多個維度的統計數據,以便更好地對配變運行情況進行監測。

  Ø 負載率

  Ø 三相電流不平衡度

  Ø 極值統計

  Ø 合格率統計

  (4)主站分析功能

  主站系統通過web向所有用戶發布上述各類實時數據和統計數據,各類用戶可通過瀏覽器完成以下功能:

  Ø 實時監測:實時監測單個、多個配變的運行情況,相關實時值。

  Ø 歷史分析:可結合表格、曲線圖對單個或多個配變的電流、電壓、功率等變化趨勢進行分析查看。

  Ø 統計數據分析:對負載率、不平衡度、各類極值數據、合格率數據進行日月年等不同周期的分析。

  (5)通知與告警

  監測裝置均具備向主站系統的GPRS告警、向手機的短信告警功能。對于預付費專變終端的電費計量,監測裝置還支持定期將剩余金額通過短信發送給用戶、供電所專職等,方便相關人員動態了解充值金額使用情況。

  4配電網四分線損

  全面開展分壓、分片、分線、分臺區的四分線損管理,既是節能降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可為電網改造、優化,達到經濟運行提供科學依據。配網綜合管理平臺中,一方面建立了基于CIM模型的電網結構,另一方面獲取了各計量點的電量數據,在此基礎上的四分線損管理模塊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5系統建設成果

  配變綜合管理平臺投運以來,改變了原來傳統的臺區手工抄表方式,極大地提高了供電所的工作效率,受到供電所人員的一致好評。也使供電所的計量管理、線損管理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Ø 各供電所每天都可通過所里的電腦,實時監測所屬專變和臺區公變的數據;并且如果有計量裝置出現異常時,告警信息將在供電所電腦上加以提示,大大方便了所里的專職快速查明問題,也為各所防竊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Ø 使供電所的抄表工作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鄉所同志不需在雨雪中蹬電桿,扒臺架,只需在電腦前快速調出配變系統抄表明細報表即可完成,極大提高了供電所的工作效率。

  Ø 在電費回收方面,使我們不再為回收個體變壓器的電費頭疼,也有效杜絕了個別員工的一些不正當行為。這樣使客戶無論在工作日或非工作日都能完成預交電費,提高了優質服務水平。

  Ø 在公用變使用方面,我們把“停電告警”信息以短信方式同時發給供電所管理員和管理該臺區的勞務工,使供電所管理員和管理該臺區的勞務工實時掌握該設備的運行情況,對防止夜間變壓器失竊提供了有效的幫助。特別是在2010年降溫負荷猛增的時候,通過該系統的“電流過負荷”、“負荷過載”告警功能,及時發現和處理45臺過負荷配變,為我局挽回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Ø 在線損管理方面,利用配變平臺與變電站電能量采集系統進行數據共享,通過配變綜合管理平臺,可以對所有10kV線路做到每月、每天、每小時線損統計。老莊供電所的10kV線損由2009年1-9月的9.79%下降到10-12月的7.03%。石佛寺供電所的10kV老銅線線損由2009年1-9月的9.45%下降到10-12月的5.13%。2010全年老普線、新柳線和柳柳線10千伏線損率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2.12%、1.48%和4.28%,少損電量分別為:28.44、16.7和29.4萬千瓦時。

  Ø 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工程。為全面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我局自2009年開始對電力用戶安裝配變負荷監測終端,截止2010年底共安裝終端1003臺。為了更好的為電力用戶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和信息服務,目前我局正在組織實施對600余用戶進行配變負荷監測終端的安裝。

  Ø 方便靈活的預付費、購控電功能,使各所在負荷猛增的用電高峰期,可根據實時監測數據對用電量大的專變用戶進行負荷調控,錯峰、避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金湖县| 枣强县| 邵阳市| 阿图什市| 铜鼓县| 宾阳县| 东方市| 云梦县| 新乡县| 南陵县| 栾城县| 宁陕县| 阳谷县| 日土县| 鲜城| 崇义县| 德保县| 台北县| 合作市| 遵化市| 子长县| 饶河县| 靖安县| 论坛| 濮阳县| 图木舒克市| 龙口市| 香格里拉县| 刚察县| 鹰潭市| 仁布县| 阿坝| 射阳县| 鄂州市| 佛山市| 息烽县| 白河县| 盐津县| 石门县|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