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張家口是距北京較近的欠發達地區之一,作為帶動燕趙大地騰飛的兩翼中的一翼,張家口應如何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換道快速發展、綠色低碳發展,以迎接2022年冬奧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作者認為,張家口應重點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加強三方面建設:實施“兩區”建設與綠色發展、生態強市相結合戰略;實施冬奧會籌辦與奧運經濟相結合戰略;實施綠色產業強市戰略;作為發展戰略的必要補充,應重點加強思維意識建設,人才教育建設,政策制度建設等。
[關鍵詞]快速發展;綠色發展;發展戰略;“兩區”建設
推薦閱讀:城市發展研究雜志征收什么范圍論文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在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座談會上指出,雄安新區與北京副中心,形成了北京的兩翼,雄安新區與以冬奧會為契機的張北地區(張家口及其北部區域)形成了河北的兩翼。可見,北京副中心、雄安新區和張家口地區就成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以首都為中心的世界級城市群的三大“引爆點”。①在這樣的背景下,張家口應據本地情況,實施快速轉型發展、綠色低碳發展,以迎接冬奧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重點應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及加強如下三方面建設。
一、實施“兩區”建設與綠色發展、生態強市相結合戰略
“建成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是習近平2017年1月視察張家口時提出的明確要求,這既是黨中央對張家口發展的明確定位,也是交給張家口的重大政治任務。一方面,“兩區”建設是筑牢首都綠色屏障、拱衛首都生態安全的政治任務。另一方面,天然、原始、純潔干凈、健康、文明是張家口的天然特性,也是對張家口的定位。張家口的發展應從這個基本定位出發。
加快布局發展生態全域旅游。一要充分利用張家口獨特的自然資源,如冰雪、溫泉、草原、水景、山林等自然資源;二要充分挖掘張家口特有的文化資源,如皇家文化、奧運文化、三祖文化、邊塞文化、商旅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三要充分整合旅游市場要素,旅游景區、旅行社、酒店、導游人才等市場要素資源需要整合培養增強,形成強大的市場氛圍;四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品牌與旅游線路,打造培強壯大冰雪溫泉、草原風情、民俗精品、歷史文化、“酒菜”品游等旅游品牌,策劃打造冬奧冰雪運動之旅、皇家始祖遺產之旅、京張民俗文化之旅、草原音樂休閑之旅等一程多站的精品旅游線路;五要抓住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機遇,培養打造出幾個國際國內知名的旅游景區,從而提高張家口市作為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帶動張家口市旅游業的發展。
向生態休閑康養方向發展。要致力打造京津冀地區養老服務產業基地,在高鐵沿線,懷來、赤城、蔚縣、陽原、崇禮等片區,通過與京津著名醫院、養老機構開展交流合作,培育一批高品質康養小鎮,打造“健康張垣,避暑避霾”的康養品牌。
建設綠色生態公園。張家口壩上地區屬于內蒙古高原的南邊緣,是距京津、華北平原最近的內蒙古高原,京張高鐵、張大高鐵、張呼高鐵相連貫通使張家口成為聯動京冀晉蒙區域的綜合交通樞紐,張家口的地形地貌屬于丘陵地帶,氣候較寒冷且晝夜溫差大,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農村生活的人會越來越少,張家口地區的這些特征,非常適合建設國家草原公園、休閑農業公園和國家牧場。②
二、實施冬奧會籌辦與奧運經濟相結合戰略
京張聯合舉辦冬奧會,張家口可借助冬奧會籌辦的機遇,因勢發展奧運經濟。一是推進冰雪運動大眾化,發展第三產業。發展以旅游健身、游玩健身及服務、科技文化銷售服務等為特色的第三產業,推進冰雪運動的大眾化是關鍵。二是圍繞冰雪運動發展冰雪裝備制造等第二產業。要使圍繞冰雪運動的制造業、運輸業等第二產業在張家口落地生根,比如人工智能、新材料及制造、通用航空、食品加工等產業。
三、實施綠色產業強市戰略
2022年,京張聯合舉辦冬奧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張家口要趁勢快速發展,發展成為一個先進、文明、綠色生態宜居的城市,必須走綠色產業強市道路。
進一步壯大做強現有產業。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存在即為合理”。目前,當地已發展起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長期的實踐證明了這個產業在當地是具有一定發展優勢的,所以應該重點培養,要提高其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要進入國際市場。如懷來沙城葡萄酒產業,就誕生了中國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第一瓶香檳法起泡葡萄酒、第一瓶符合國際標準的白蘭地,葡萄酒產區成為了“國家級葡萄種植標準化示范區”,懷來也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葡萄之鄉,再如壩上的馬鈴薯產業、養殖業、乳業等就應該進一步做強、做大,要大力創建并推廣燕麥、口蘑、雜糧、杏扁等特色農產品品牌。③
借鑒雄安新區發展模式,推動高端高新技術產業、綠色產業發展。當前,秦淮數據、騰訊、軟通、航空航天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紛紛落地張家口,發展動能加速轉換,發展勢頭持續向好,為張家口市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好的經驗。張家口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綠色產業,一是要依托北汽福田產業轉移項目,促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專用車制造集群發展,帶動礦采機械、數控機床改造提升,打造全省綠色智能制造基地。二是要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現代服務業和綠色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現代化農業等產業發展重點,打造一批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三是要圍繞風、光等自然資源加快構建綠色能源體系。大自然的能量超乎人的想象,要掌握自然客觀規律,充分利用風、光等天然氣候特征的優勢,做強、做大清潔能源示范基地,建設好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加快構建綠色能源開發、制造和利用的產業體系。四是結合現有產業,聯合科研機構搞上下游產業創新,建立產業創新中心,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四、改變思想意識觀念、人才教育和政策制度建設是實施發展戰略的重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