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城市是人們生活、工作的重要場所,而強化城市的園林綠化,不僅僅能夠完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更能夠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以城市的環境問題以及城市園林綠化的作用為切入點,簡單的探討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城市;綠化;園林;可持續發展
社會經濟的沸騰促進了城市的發展,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城市的環境也遭到了破壞,例如空氣的質量有所下降、環境噪音增大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相關部門必須積極的、及時的強化城市的園林綠化,這樣才能夠不斷的完善人們工作、生活的環境,從而為城市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一、城市的環境問題
(一)環境噪聲
據了解,如果噪音在50分貝左右,那么環境基本上還是比較安靜的,但是如果噪音達到180分貝,就會造成人們心理緊張而以至耳聾。由此可以看出,噪音絕對是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而在一般情況下,汽車所發出的噪音就在80分貝左右,更何況城市噪音的來源還不僅僅只有汽車交通,例如城市工業的生產、城市建筑的作業等等,都會直接的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
(二)大氣污染
隨著城市工業化的發展,大氣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如今霧霾天氣比以往明顯增多。城市的大氣受到污染是城市空氣質量下降的直接原因,而空氣質量不好又會直接的作用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從而影響到城市的發展。一般來說,城市大氣受到污染的途徑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城市工廠的生產,例如有毒物質的釋放等等;第二,交通工具的廢氣排放,包括了家用汽車、飛機、火車等等;第三,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必然產生的煤煙等等。
(三)水體污染
城市生活人口比較密集,即使是人的生活污水也會造成對城市水體的污染,更何況還包括了城市工業的廢水以及城市地面徑流等等,而這些污水在沒有得到相關的處理就隨意的排放到河流,直接的影響到了水質,甚至是城市的地下水水質也會遭到破壞,這樣一來,城市的飲用水水質就很難得到保證,最終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以及植物、動物的繁殖。
二、城市園林綠化的作用
(一)加速城市化進程
從根本上來分析,城市是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城市化的提高又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1998年我國的城市人口大約占據了總人口的30%,而到了2010年,城市人口則達到總人口的60%。出現城市人口增多的原因其實就是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在此作用下,能夠使小城市不斷的增多,而大城市則不斷的擴大。而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強化城市的園林綠化,不僅僅能夠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更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緩解生活、工作壓力所帶來的疲勞感。進而又可以推動城市化進程的加速。
(二)保護民族傳統文化
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城市也不斷的與國際接軌,直接的造成了文化國際化的傾向局面,從而逐漸的淡化了我國自身的民族傳統文化。但是文化與經濟的發展又是有著直接聯系的,比如說文化能夠衡量社會經濟、社會技術的發展、進步,而發展自身的文化,又能夠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鑒于此,我國城市相關部門更應該及時的、積極的強化自身城市的園林綠化,比如說在開展綠化工作的過程中,融入自身的傳統文化,突出當地的特點等等,不僅僅能夠推動城市文化民族化、多樣化、地方化的發展,更能夠以此而弘揚自身的文化,起到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作用。
(三)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發展直接的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水平,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城市的發展也同樣為人們帶來了種種的問題,比如說空氣質量的下降、生存壓力的提高等等,直接的為人們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如果能夠強化城市的園林綠化,不僅僅能夠改善城市的綜合環境,更能夠給予人們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比如說因為空氣更加清新而感到壓力有所舒緩,因為綠色的增多而對生活充滿希望等等,人都有親近自然的本性,從而最終真正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改變人們的生活理念,使人們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重要性,進而有效的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而這也是城市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
(四)美化城市的環境
隨著生活指數的綜合提高,人們對環境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更加的重視生態、綠色等等要素,而千篇一律的、冰冷的建筑已經無法再滿足人們對環境的要求。正是因為這樣,城市的相關部門必須積極的、大力的推動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這樣才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才能夠美化城市的形象,從而帶給人們不一樣的體驗、感受。比如說對園林綠化的合理布局、設計,一年四季都盛開的五顏六色的、千姿百態的花卉,(在北方園林就要做的四季有綠、三季見花)巧奪天工、獨具匠心的亭臺樓閣等等,這些不僅僅能夠突出城市的特色,加深外來者對城市的印象,更能夠提高城市居住者的幸福感,從而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三、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措施
(一)加強綠化宣傳教育,強化市民的綠化意識
城市的園林綠化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好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正是因為這樣,在開展城市園林綠化的過程中,還必須積極的加強綠化宣傳的教育,從而強化市民的綠化意識,這樣才能夠將綠化有機的融入每一個市民的意識當中,使其能夠以己為本,支持、推動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開展相關的綠化活動,比如說全民性的植樹造林、樹木的認養等等,從而使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到綠化活動當中,既能夠提高人們的綠化意識,又能夠建立起有效的城市園林綠化氛圍;第二,通過雜志、電視以及報紙等等媒體向市民宣傳相關的城市園林綠化知識,使每一個市民都能夠從根本上認識到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意義以及作用,從而給予支持;第三,加強對城市學生的綠化教育,因為學生才是未來的主人,只有從根本上加強對學生的綠化宣傳教育,才能夠真正的推動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
(二)大力發揮本地優勢,提高綠化質量和效益
城市的園林綠化工作并不是盲目開展的,否則只會影響到綠化的質量以及效益,從而造成城市的經濟損失。正是因為這樣,城市在推動自身園林綠化發展的過程中,還必須科學的、合理的做好相關的分析,比如說某個科目的木苗能不能夠適應當地的氣候,而種類不同、顏色不同的木、花又應該怎樣設計等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加強城市園林綠化的規范性、科學性,也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效開展,從而真正的實現預期的綠化目的。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在購入花、木之前,必須嚴謹的分析自身城市的氣候條件以及花、木的生長特點,比如說有的花、木不能夠在寒冷的區域生長,而有的花、木則更適應潮濕的區域等等,以避免因為客觀原因難以協調而造成的不必要經濟損失;第二,做好相關的設計研究,比如說哪些花、木可以搭配在一起,這樣才能夠保證城市園林綠化的質量以及效果。
(三)堅持以綠為主的生態原則,保持物種多樣性
城市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相對比較特殊的生態系統,正是因為這樣,相關部門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的利用以及保護好城市周圍的自然環境,把城市周圍的山嶺以及河流、湖、泊加以綠化、美化,這樣才能夠建設出自然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不僅如此,物種的多樣性也是生物多樣性的中心,更是促進城市園林綠化自然化的基礎所在、是提高綠地生態系統功能的前提。一般來說,物種多樣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一定區域內物種的豐富程度,可稱為區域物種多樣性;另一方面使之生態學方面的物種分布的均勻程度,可稱為生態多樣性或群落多樣性。由此可以看出,建立起物種多樣性以及結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才是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四、總結
總而言之,城市要想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就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自身城市存在的環境問題,認識到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作用,進而積極的、及時的強化自身的園林綠化工作,這樣不僅僅能夠帶動城市經濟的進步,更能夠完善城市的環境,從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祝敏慧.城市園林綠化與可持續發展[J].上海建設科技,2011,(03).
[2]劉志明,陸增祥,孟好軍,安金玲.生態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對策[J].防護林科技,2009,(04).
[3]郝建隔.城市園林綠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