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1.蘇州各種公交協同研究的作用
蘇州人口密集,人均道路占有率和國外城市相比更低,蘇州市城市化進程已經發展到比較高的程度,用于交通設施建設的土地資源已非常緊張,車輛擁擠、道路堵塞、車禍頻繁、污染嚴重已成為當前的主要交通問題。改善蘇州市交通擁堵的最好措施就是擴大公共交通的主導地位,尤其要以軌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做為首先選取的途徑,公共交通體系的骨架要轉為快速軌道交通,其他客運交通方式作為體系的輔助部分。在這個過程中,要重視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的協同問題,使出行者換乘方便,交通協同的整體作用不可忽視。
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兩個子系統包含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與常規公交系統,它們是兩個競爭、協調的系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協同、規劃方法,使交通總體出現有序的結構,從而使公共交通系統的整體優勢充分體現出來。蘇州市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公共汽車、出租車、地鐵、輕軌等,是蘇州的重要交通設施,也是蘇州客運交通的主要方式。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也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我國,對城市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協同的研究才剛剛開始,資料數據也不充分。隨著蘇州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研究蘇州市各種交通方式的協調配合,分析換乘銜接中存在的矛盾,尋找解決的途徑等成為交通部門以及城市規劃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
2. 蘇州市公共交通工程的建設情況
經歷多年的潛心研究,蘇州市軌道交通工程終于拉開帷幕。根據相關建設規劃審批意見,截止到2020年,蘇州市將完成1號線、2號線、2號線延伸線、3號線、3號線支線、4號線、4號線支線等線路,產生“井”字型骨架網絡布局,地鐵網絡包含了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工業園區、高新區(虎丘區)、相城區、吳中區七個區。目前1號線、2號線已經投入使用。
2.1、投入使用的軌道交通一號線基本情況。蘇州軌道交通一號線全部是地下隧道,全線設置的車站達到24個,其中換乘站為4個。1號線位于蘇州市東西向軸線上,具有極其重要戰略影響,對于交通的疏導起到關鍵的作用。蘇州市的客流大部分集中在此地。1號線沿途經蘇州樂園、市政府、蘇州大學、園區中心,將蘇州古城區、蘇州高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緊密的聯系起來。
2.2、投入使用的軌道交通一號線基本情況。2號線及延伸線是城市南北向的骨干線路,與1號線形成“十”字形線網骨架,2號線及延伸線位于蘇州市的南北向發展軸線上,對于疏導南北方向的客流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聯系中心城區與相城區、吳中區、園區的一條關鍵線路,地位非常重要。沿線串聯的城市:“兩新城、三樞紐、一商業區”。平江新城和滄浪新城為兩新城,高速鐵路蘇州站、滬寧城際鐵路是蘇州火車站和通蘇嘉城際鐵路園區站為三樞紐,石路商業區為一商業區。
2.3蘇州市軌道交通對公交及其他交通的影響。軌道交通1號線與公交規劃線網共有39條公交線路銜接,其中公交干線6條,公交支線27條,公交輻射線6條。三縱兩橫兩環的公交干線和地鐵一線形成城市運輸的全部任務,通過他們形成一個客運走廊,運輸范圍包括:古城區、高新技術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吳中區、相城區,并且垂直接駁于2路、4路、6路,橫向相接于1路、5路,縱向相割于7路、8路,快速客運系統骨架通過良好的連通形成放射環狀的客運過道,具有方向性和客流的集散性的特點。
3.蘇州市公共交通不同層次協同研究
根據蘇州市的歷史文化和城市自身的特點,把城市軌道系統和常規公交系統分層次進行研究,從而提高整個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意識,使公交系統分層次,各個系統也能有序的連接,站點布局更為合理。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不同層次協同研究主要應該根據各層次公交線網布局和公交換乘樞紐布局來進行。
在1號、2號地鐵建成以前,常規公交起著主導的作用,公共交通的設置主要根據客流的方向、經濟發展的趨勢以及教育培訓等公共設施的位置進行布置。在1號、2號地鐵建成后,但是仍然覆蓋不完善,常規公交可以對軌道交通未到達的區域進行必要的補充,為地鐵起到疏散和聚集客流的作用。在1-4號地鐵全部投產以后,集散客流的主要任務由軌道交通負責,為軌道交通輸送客流由常規交通來負責。
盡量結合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站點的布局設置站點,根據新興開發區,城鎮的建設,經濟的發展,合理的選擇公交首末站,緊密結合地鐵站點布置公交站點,必要時可改變公交線網的分布格局。實時調度城市公交車,特別要關注堵車、到站延遲活提前,等車間距時間長,公交的車速效率低等問題。
5.結論與展望
改善蘇州市交通擁堵的最好措施就是擴大公共交通的主導地位,尤其要以軌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做為首先選取的途徑,公共交通體系的骨架要轉為快速軌道交通,公共交通體系的骨架要轉為快速軌道交通,其他客運交通方式作為體系的輔助部分。通過對蘇州交通規劃及現狀和蘇州市軌道交通工程及公共交通的情況及相互關系進行分析,把城市軌道系統和常規公交系統分層次進行研究,從而能夠提高整個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意識,使公交系統分層次運行,各個系統也能有序的連接,站點布局更為合理。在這個過程中,要重視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的協同問題,使出行者換乘方便,交通協同的整體作用便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黃平.城市公交線網優化及樞紐規劃的研究.[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武漢:武漢大學,2005.29
[2]莫海波.城市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一體化協調研究.[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6.13
[3]陸化普,朱軍,王建偉.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的研究與實踐.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