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1 前言
隨我國城市道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道路路面養護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早期通車的城市道路已經進入大修期。在各種各樣的道路管理問題中,養護道路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道路的服務水平,影響到社會的經濟效益。然而傳統的養護管理模式已經顯現出弊端,已不能完全適應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對于交通的新要求,難以實現城市道路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優化。為此要運行城市道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和創新機制,引入養護企業的合理競爭,促進城市道路養護更好發展。因而筆者對城市道路養護管理市場化進行了分析探討以及提出運行的對策。
2 城市道路養護管理市場化分析
所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市場化,就是將城市路養護工作全面推向市場,各養護管理單位不設立自己專門的養護隊伍,日常維修保養對外承包,專項工程和大修工程向社會公開招標,擇優選擇施工隊伍 。推行城市道路養護管理市場化是城市道路發展趨勢,要在理論上做全面分析,使其能在實際養護中得到有效應用。
2. 1養護管理市場化的必要性分析
2.1.1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作為城市交通的基礎設施,市政道路橋梁具有社會公益和商品經濟的雙重效能。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同樣會隨著市場經濟的要求,而逐步的走向市場化。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通過市場對養護資源的合理配置,能夠實現市政道路橋梁養護管理的最優化。在保證生產效率和資金使用率的同時提高城市交通的通行質量,確保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重實現。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城市道路養護發展走市場化道路能保證效益的更好實現,能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
2.1.2合理利用養護經費的需要。養護發展重要的環節是資金實現有效周轉。目前大多數的養護管理單位面臨的養護難題主要是養護經費無法落實到位,難以在養護市場中形成良性循環。由于傳統的養護模式下設立有龐大的養護施工隊伍,給養護費用造成了大量的負擔, 導致養護資金無法運用到有效的養護生產中,甚至造成了養人不養路的局面。而市場化養護管理的運行,減少養護過程中某些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同時養護單位不設立自有養護施工隊伍,從養護市場中擇優選取,在保證養護質量的同時使有限的養護經費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養護資金最大利用效能。
2.1.3形成有序養護市場的需要。有序的養護市場能引導養護企業的合理競爭,促進城市道路養護的更好發展。養護管理市場化的實行,能使養護管理部門和養護企業實行有效分離。在失去養護管理部門特殊照顧的情況下,養護企業為求得良好的生存發展,必然迫使自身加強憂患競爭意識 ,提高生存危機感,從而產生真正意 義上的養護企業。再加上合理的競爭機制和完善的市場規范,能促進有序養護市場的形成。從長遠來看,養護市場的形成,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能使城市道路的養護得到可持續性的發展。
2.1.4提高整體養護水平的需要。為更好的參與市場競爭,承擔更多的養護項目,進一步提高養護企業的效益,養護企業必然會投入更多的人員和資金進行養護工藝的創新與發展。 養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占取更多的養護市場份額,增強企業競爭力,做好企業品牌形象,對養護企業自身發展意義重大。從城市道路養護發展看,能促進整體養護水平的提高,保證城市交通更好的通行質量和運營效率。
3城市道路養護管理市場化運行對策
目前城市道路運營已經進入以養護管理為主的新時代。為順利推行城市道路養護管理市場化,提高養護效率和養護水平,應采取合理有效的運行對策。
3.1完善養護市場政策法規。現階段國家制定的養護管理規定還有不完善的地方, 需要在以后的養護工作實踐中, 不斷完善其規定,使其為養護市場化的規范化發揮作用。城市道路的養護市場化,必然涉及到養護工程招投標。因此,應進一步完善其中關于城市道路養護招投標管理的具體辦法,或者針對城市道路的養護制定《城市道路養護工程施工招投標管理規定》,努力完善城市道路養護實行的政策環境 ,推進城市道路養護市場化的進行。
3.2明確養護市場準入制度。在完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 ,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辦理進入城市道路養護管理養護市場的手續。嚴肅養護市場紀律,在開放的基礎上,政府作為養護市場的管理者和監督者,應當運用行政、法律等各種手段對養護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行政指導,計劃調節,行政管理,監督服務,滲入養護行業的經濟運行管理,組織協調養護市場的運轉。使優質養護企業進駐市場,避免不合格企業進駐養護市場造成的影響,保證形成健康養護市場。
3.3統一養護市場定額指標。在目前養護承包市場上,養護管理部門和養護企業在就養護費用估測上還沒有形成完全統一的定量化指標,主體雙方存在各自的養護定額指標。為得到養護市場參與雙方認可,完成定員養護向定額養護的轉變,就需要有一個統一的量化標準,即城市道路養護維修定額標準。使養護預算費用及運營成本得到有效確定,促進城市道路養護市場化的具體推行。此外各省市應結合實際制定和完善《公路工程養護預算定額》和《公路工程養護概算定額》及養護工程概預算編制辦法,為城市道路養護服務。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定額調查 , 測定與編制管理制度 ,為推行城市道路市場化運行提供可參考的技術指標。
3.4引導養護市場合理競爭。養護企業的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是城市道路橋梁養護實現市場化的前提,健康的養護企業更是養護市場有序運行的保證。養護企業的健康發展依托于養護市場的健康有序,不合理的市場競爭,會造成養護市場資源不必要消耗,資源配置的不合理,降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只有建立健全的市場規則,引導合理的市場競爭,同時避免養護市場中惡性競爭的發生,才能保證養護市場的有序運行,促進城市道路橋梁養護市場化的健康持續發展。
3.5提供企業進駐有利支持。在我國城市道路養護發展的起步階段,養護市場形成還不夠成熟,養護企業發展缺乏許多必要條件,為此,政府乃至社會應該從市場政策、準入制度、資金給予支持,合理調配城市道路養護資源,努力培育養護企業的發展壯大,使其具備參與養護市場競爭能力,最終形成成熟的養護市場。在政府部門的有利支持下,充分扶持新進養護企業發展,對促進市場競爭,形成完善養護市場有重要作用。
3.6建立科學養護質量監測系統。城市道路質量關系到城市交通的通行質量,有效的保障人民群眾對于城市生活的要求。但城市道路不同于其他公路,日常通行的車輛較多,地理環境較為復雜,不利于質量問題和通行問題的發現。為此應建立科學的質量檢測中心和實驗室,配備養護質量管理人員,嚴把養護質量關,及時有效的發現城市道路的質量問題,便于養護維修,保證城市道路安全有效的運行,提高使用壽命。為城市道路的養護市場化做好技術準備。
4 結語
城市道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勢在必行,通過建立健全科學的養護管理機制,實行養護工程招投標制,推進城市道路養護作業市場化,最終實現真正意義的管養分開。再者相較其他的養護發展模式,市場化養護管理能促進有效合理的競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