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按照市委宣傳部的工作總體安排,社科聯抽調專人參與了宣傳部災后城鎮住房重建包街區工作組工作,協助蒲陽鎮上陽社區開展災后住房重建工作。自今年3月工作組成立以來,圍繞上陽社區災后住房重建做了大量艱苦細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上陽社區災后住房重建各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受到了市重辦的通報表彰和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
市社科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成都市社科聯的具體指導下,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通過不斷整合社科資源,逐步構建大社科格局,切實加強對全市社科團體的管理和服務,積極開展應用性對策研究,大力普及哲學社會科學知識,為我市“爭當災后重建的樣板和試驗區的示范”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服務災后重建和試驗區建設為主題,積極開展應用性對策研究
年初,按照市委提出的落實“四個優先”、實現“四個突破”要求,社科聯確定了年度社科課題研究計劃,圍繞全市災后重建和試驗區建設組織開展集體攻關。組織市委黨校、市委政研室、統籌局、重建辦、農發局、旅游局、教育局、衛生局、統計局、文廣新局以及灌口鎮、幸福鎮等鄉鎮和部門,緊緊圍繞災后重建和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全市重點工作,積極開展社科課題申報,集中集體智慧深入開展應用性對策研究。目前,各相關部門社科課題已全部結題,并分別形成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
5月份,會同市委宣傳部開展了災后重建群眾精神家園的調研活動,并撰寫了《**市重建精神家園的實踐與思考》的調研文章刊發在《四川日報》上。6月初,牽頭組織市統籌局有關人員,對我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完成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調查問卷》,被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立項并成功結題。
9月份,按照成都市社科聯的要求,組織我市相關部門歷時3個月,完成了2萬余字的《**市發展報告()》的調研撰寫工作。該《報告》作為成都市社科規劃項目重點課題,認真總結了我市經濟社會等領域的改革和發展經驗,深入分析了我市在災后重建的特殊時期克服困難,實現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的新舉措和新辦法,研究并謀劃了我市今后的改革發展思路。目前,《**市發展報告》已上報成都市社科聯,并將作為《成都發展報告()》的分報告于明年1月正式出版。
二、以“百千萬”科普宣傳和“金沙講壇”為載體,大力開展社會科學知識普及活動
3月份,按照省社科聯、成都市社科聯的要求,會同市科技局在青城山鎮、中興鎮、崇義鎮、灌口鎮等鄉鎮組織開展了“送科技下鄉”活動,工作人員深入社區和受災群眾板房安置點,宣傳科學知識,為群眾解疑釋惑,受到了城鄉群眾的熱烈歡迎。活動累計散發科普資料和宣傳掛圖20余種3萬余份,受教群眾達3萬余人。5月份,配合市委宣傳部組織召開了國務院批復《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專題研討會。7月份,按照成都市社科聯的統一要求,開設了“金沙講壇”**分講壇科普活動。
7月12日,會同市委宣傳部、市委黨校舉辦了“災后重建論壇”;7月30日,會同市文明辦在幸福家園板房安置點舉辦了《板房社區文明禮儀》專題講座,安置點200多名群眾聽取了講座;8月3日,會同市婦聯在城北馨居板房安置點舉辦了《板房社區居民的養生保健》專題講座;10月9日,會同市委黨校邀請四川省心理學會副會長張渝作了《災后公務員心理調適》的專題講座,市級機關和各鄉鎮公務員代表200多人聽取了講座;11月19日,會同市委宣傳部邀請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杜受酤祜教授在市委黨校作了《全球變暖與成都低碳崛起》的專題報告,全市機關、學校的200多名黨員干部聽取了講座;11月20日,依托市委黨校邀請了上海電影集團副總裁汪天云作《主流電影與傳統文化》的專題講座,全市300余名基層青年干部、上海援建代表和駐高校學生聽取了講座。12月22日開始,在全市中小學校舉辦了為期半個月的主題為“走近英雄、走向崇高”的《紅色文化校園主題巡展》,弘揚革命精神,宣傳紅色文化。
三、以構建大社科格局為抓手,加強各社科團體的管理
今年以來,市社科聯堅持一手抓規范管理、一手抓優質服務,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了對全市社科團體的管理和服務。一方面按照《**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章程》的規定,加強了對我市現有的26個學會、協會、研究會的工作指導,認真做好新成立社科團體的申報審核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全市社科管理檔案,規范了社科團體的換屆選舉工作,并會同市民政局積極做好社科團體的年檢工作。
9月份會同市民政局審批成立了**市長征歷史文化研究會。同時,根據市委組織部的要求,著手建立了全市社科人才數據庫,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市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的專題報告》。另一方面,積極做好社科團體的協調服務工作,加強了對社科團體骨干的培訓,努力提高社科團體管理和建設的工作能力,積極支持社科團體開展學術活動,充分發揮了各社科團體在我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協助、支持市長征歷史文化研究會編寫《尋找中國紅》長篇紅色專著,近日將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同時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活動,全年共接待了2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社科專家,并陪同走訪調研我市統籌城鄉發展和災后重建工作,提升了我市社科聯在省、成都市社科系統的影響力。
四、以災后城鎮住房重建為重點,積極參與社區住房重建工作
為使社區群眾能盡快簽定災毀房屋置換協議,工作組多次以宣傳部的名義至函市房管局、國土局、信息辦等部門,協調各有關部門為社區群眾盡快辦理各種手續提供方便。
工作組成員多次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到有關部門查詢信息,溝通情況,協助社區居民辦理《土地證》和《房產證》等相關手續。6月初,工作組以市委辦名義印發了《中共**市委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災后城鎮住房重建宣傳工作的通知》(都委辦110號),要求《**》編輯部、市廣播電視臺和有關部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大力開展災后住房重建宣傳工作,為全市災后重建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社科聯2010年工作要點
2010年,是我市深入實施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戰略,建設災后重建樣板和試驗區示范的關鍵之年。社科聯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主線,以繁榮發展**市社會科學為目標,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積極推動理論創新,為把我市建成災后重建的樣板和試驗區的示范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大力開展應用性對策研究
全面整合全市社科資源,充分調動社科隊伍的工作積極性,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和多種形式的學術研討,努力推出一批有價值、有深度的理論成果,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有益的決策參考。
(一)開展“城鄉統籌、科學重建”社科課題研究。緊緊圍繞我市試驗區建設、災后重建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邀請省內外專家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把脈,確定十五項社科重點研究課題,積極組織廣大社科工作者深入調研、集體攻關,力爭出一批優秀成果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服務,沖刺成都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編輯出版《城鄉統籌、科學重建--**市2010年社科課題優秀成果集》。
(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研討活動。邀請省著名黨史、軍史專家、學者及紅色后代和**市長征歷史文化研究會一道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開展紅色文化研究、紅色文化學術交流及紅色藏品大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