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法律
![]() |
期刊名稱: | 政治與法律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31-1106/D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5-9512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上海社會科學院 | |
主辦單位: |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政治與法律》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政治與法律》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政治與法律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政治與法律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政治與法律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政治與法律》主管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主辦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出刊周期:月刊出版地:上海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16開創刊時間:1982年郵發代號:4-375國際標準刊號:1005-9512國內統一刊號:31-1106/D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371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763萬方影響因子:0.775萬方總被引頻次:1345
• 期刊欄目:評論、市場經濟與法制、政治體制改革與法制建設、專題論文、立法工作探索、司法實務研究、基層政權建設研究、爭鳴園地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
• 辦刊宗旨:《政治與法律》(月刊)創刊于1982年6月,是由上海社會科學院主管、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主辦的、把政治學和法學融于一爐、以法學為主的理論刊物。是我國改革開放之后最早公開發行的政法類期刊。恪守“研究政法理論,推動法制建設”的編輯方針,積極推出國內外法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特點是:面向實際,不發空論;注重理論、不就事論事;力求觀點新顏,言之成理,為學科建設和法制建設服務。她是政法界的學術論壇,政治理論研究的向導,政法實務工作的助手。
《政治與法律》1994年,被評為首屆“中國中文法律核心期刊”;還被收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4年再次被北京大學圖書館評定為“中國中文法律類核心期刊”,載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8年《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CSSCI)。
• 2014年 11期《政治與法律》雜志投稿論文目錄:
主題研討——共同正犯若干問題研究
共同正犯若干問題研究……………………………… 2
經濟刑法
權利行使在財產犯罪中的類型化解讀——以取回所有物和實現債權二分為視角…………………………楊緒峰37-48
專論
行政參與的權利化:內涵、困境及其突破…………………………鄧佑文58-70
論裁判過程中的法律方法…………………………胡國梁71-79
爭鳴園地
論股東本位——阿里巴巴公司“合伙人”制度引發的思考…………………………周珺107-116
域外視野
美國“流動人口”的平等保護及其對中國的啟示…………………………牟效波127-136
實務研究
形式審查抑或實質審查: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審查標準探析………………………… 李林啟147-155
政治論文范文下載:探析經濟轉型時期企業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市場經濟具有自身的固有缺陷:盲目性、自發性、投機性和逐利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人過分追求財富,只為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損害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浮躁思想、投機心理加重。在個人的獨立自主意識增強的同時集體意識也在下降,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很強的凝聚力,相互之間變得冷漠疏遠,另外,國內的封建腐朽思想、邪教和迷信思想也有所抬頭,人們思想觀念的這些消極變化需要我們時刻警惕并及時予以糾正。
關鍵詞:經濟轉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不夠成熟,社會生活各方面正逐步調整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
新舊觀念碰撞沖突一個時期共同存在并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使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政治素質和道德意識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一、經濟轉型時期人們精神世界的變化一)思想觀念上的變化在過去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下形成了依賴性、保守性、封閉性和僵化性的思想觀念特點。雖然那時人們的思想偏向保守,但普遍具有較強的集體精神和協作意識,在面臨一些重大工程項目時,能夠集中人力物力去完成個人不能完成的工作。